李金梅;付金林;刘淑梅;隋虹
疼痛是术后病人的共同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机体内分泌及心理状态.为了探讨术后较可靠的止痛方法,我们对2005年3月-2005年9月我院妇科100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PCA50例与术后应用肌注或口服止痛药50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脉PCA镇痛效果更为满意.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痹祺胶囊由中药马钱子、党参、丹参、白术、茯苓、川芎、三七等十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不足,风湿阻滞,肌肉关节酸痛,关节僵硬变形等[1],是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疗效确切.
作者:过振华;刘永芹;马红梅;张伯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病例患者34岁,孕2产1,因停经9周,自觉腹部迅速增大一个月,急性腹痛二天.于2007年4月6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2月2日,停经后有轻微早孕反应,停经40天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提示:单活胎,正常妊娠合并宫底部子宫肌瘤,大如鸭卵.于入院2天前,腹部迅速增大,伴腹痛,渐重.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样变收治.
作者:张宝印;关明凤;张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可颗粒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5d后,利用血糖试纸检测不同剂量益可颗粒对正常小鼠血糖影响;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益可颗粒高剂量组(6.0g/kg)、益可颗粒中剂量组(3.0g/kg)及益可颗粒低剂量组(1.0g/kg),连续灌胃30d后,以血糖试纸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结果:三个剂量的益可颗粒连续灌胃给药15天,均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血糖和体重;6.0g/kg益可颗粒组连续灌胃给药30d,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结论:益可颗粒不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作者:李晓娜;白玉;王会肖;卢春玲;王爱华;张彦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以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为主,目前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临床观察发现,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还不是令人完全满意.
作者:孙晓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观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临床多以抗病毒、营养心肌细胞治疗,近两年,我们应用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新的一种治疗途径,取得了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介绍复方三棱胶囊的处方,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挥发油的提取,并利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达到了防止莪术挥发油挥发,增大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结果:复方三棱胶囊的质量标准主要对性状,水分测定,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项目进行了研究,均符合《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的标准.结论:复方三棱胶囊处方合理,制备简单科学,质量可控.
作者:马婧;杜智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运霞;袁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了解褥疮的发生原因,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减少褥疮的发生.在对发生褥疮的病人护理过程中,局部使用云南白药、烧伤膏、马应龙、褥疮音等药物,对褥疮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恩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0%-25%.传统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局限性大,损伤大.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入性治疗正广泛渗透于临床各个领域.由于其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放弃传统的手术切除,而要求保留子宫接受介入治疗.
作者:王爱英;沙明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维生素C在常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酸、盐酸、磷酸、蒸馏水、碳酸钠和磷酸缓冲液(pH=5.8,pH=6.5)为溶剂,分别在245、243、241、269、268、269、26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维生素C在盐酸溶液中较稳定.结论:用本法测定维生素C稳定性,方法简便,成本低.
作者:张爽;张华;赵思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去痛片脆碎度的工艺优化问题.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找出生产工艺的佳参数.结论:粘合剂的用量和浓度、喷浆速度、原料细度均是影响去痛片脆碎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崔寒;孙艳美;杨秀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颈椎病患者多达5000万-1.5亿,2004年天津市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有6成多的眩晕症的患者缘于颈椎病,而且青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袁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介入治疗病毒性肝炎是指将干扰素注入肝动脉或门静脉进而直接到达肝脏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应用起来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育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超声诊断对临床保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四年多来我院因异位妊娠住院保守治疗的15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4例保守治疗后转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结果:保守治疗15例患者,其中治疗缓解、治愈的11例(占73.3%),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切除的2例(占13.3%),保守治疗后好转但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的2例(占13.3%).结论:充分掌握早期宫外孕的各种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对指导临床保守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静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现实生活中急性中毒常见原因之一,本人自1997年以来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3例临床分析发现积极尽早采取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且可防止迟发性脑病,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庆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l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作者:陈秀娟;王利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川芎嗪为著名的活血化瘀兼理气功用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疾病、部分泌尿系统疾病等,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安全而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沈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据临床资料统计,在癌症患者中老年占35.25%.患者一旦被诊断身患癌症后,其心理反应,一般可分为六个阶段,即体验期、怀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1].对癌症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老年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作者:曹锦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国外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手术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涉足这个领域[1],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的护理程序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付会波;刘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