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华;吴坚
目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45例孕14~20周的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通过专门数据分析软件系统计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危险系数(大于1/275为高危).结果:645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危26例,其中1例经做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结论:孕中期母血清唐氏综合征筛查是一种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方法,是预防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凡;温庆荣;郑胤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上经常出现脑出血(ICH)患者在早期因血肿扩大而致使病情加重.笔者集中近二年脑出血病人86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对早期血肿扩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CH患者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46~81岁,头痛呕吐69例,意识障碍36例,肢体瘫痪86例,有高血压史45例,其中当时平均动脉压MAB≥130mmHg 21例,长期酗酒8例,肝病史2例,肝功能不正常2例,凝血功能不正常2例,全部病例CT确诊.
作者:江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mA)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产前监测胎儿MCA及UmA血流指标,计测血流的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Vs和Vd比值(S/D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妊娠结果对照.结果:正常妊娠时随孕周增加UmA、MCA的S/D值及RI值逐渐下降,异常妊娠时UmA的S/D值及R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MCA的S/D值及RI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当胎儿MCA血流S/D<4,PI<1.6,RI<0.6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说明当异常妊娠情况下,脑血流阻力下降首先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结论: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检测胎儿MCA及UmA的S/D值、PI及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提示意义.
作者:陈卫华;罗红凤;叶军;谢晓英;韩文玲;丰靖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腰麻液布比卡因的适剂量.方法:3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90例,腰麻布比卡因剂量A组4mg,B组6mg,C组8mg,D组10mg.记录术前及注药后5nin、10min、15min、30min的血压(BP)、心率(HR)以及腰麻平面固定后的绝对平面和相对平面,绝对平面低于T8者通过硬膜外导管推入1.6%利多卡因并记录推入的数量(ml),BP<基础值30%或收缩压(SBP)<90mmHg时静注麻黄素5~10 mg,并记录麻黄素的用量(mg).结果:A组麻醉平面较低,需加入较大量的利多卡因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麻醉平面过高,BP,HR变化剧烈,需加用较多的麻黄素以维持BP、HR的稳定,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麻醉平面适宜,BP、HR稳定,硬膜外加入少量的利多卡因,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剖宫产手术时腰麻布比卡因剂量6~8 mg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很好的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钟宝琳;徐庆;黄桂明;廖万东;陈远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宫颈癌Ⅰb~Ⅱa期的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术后所有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明显者高达50%[2],表现为排空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7例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实施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恰当的尿管管理,对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民;王建中;邹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创伤清创是医院手术室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之一.清创是否干净彻底是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关键问题,所以,清创时为了将创口的污物清洗干净,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特别是遇及大面积多处创伤更是如此.而大量冲洗创面的盐水怎么处置是一个让手术室护士非常关心的问题,早期我们用一次性中单和污物桶处理,但因效果差,而达不到目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探索、研究,改进提高,现自行设计制作了一辆活动式清创车,经临床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舒玉兰;李月兰;林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动脉瘤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出血后经检查发现,一旦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动脉瘤需手术治疗以避免再出血.做好动脉瘤夹闭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防止术前再次破裂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临床关注的重点.我科自2005年~2006年为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有上升趋势.大肠癌的误诊率较高,一般为38%~97%,平均在50%以上[1].由于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部位特点,更容易误诊和漏诊.现对88例误诊和漏诊的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生原因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措施.
作者:肖承文;王家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ECA)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剖宫产术后病人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1%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0.3mg,格拉斯琼3m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到100ml.持续输注2ml/h,自控按键0.5ml/次,锁定时间15min.结果:镇痛效果好,利于早期母乳喂养,副作用少.结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ECA)安全、有效、简便.
作者:王楚平;张雄文;韦雪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奥昔布宁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64名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完全随机分为4组,3组分别给予口服不同剂量奥昔布宁控释片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总疗程12周.进行临床参数和尿动力学监测,通过它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改变进行有效性评估.对奥昔布宁控释片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进行监测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各奥宁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参数比较χ2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在尿动力学上各奥昔布宁治疗组各组治疗前后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治疗后在尿动力学上的改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有效且随治疗剂量的增大疗效增加.在奥昔布宁治疗的安全性上,奥昔布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口干等副作用,总体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事件影响治疗.结论:奥昔布宁控释片是一种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赵树华;曾志勇;李彤;欧宗泉;郭志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456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黄凌军;钟一鸣;廖伟;危小军;阳贻红;谢东阳;严章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豆苷元高、低剂量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10min经舌下静脉注入大豆苷元溶液,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经舌下静脉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40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12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值.结果:大豆苷元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值降低,血清MDA值减小,SOD值升高,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万国兰;黎晓;周菊芬;黄志华;叶和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来不少学者对敏感的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探索,但对于结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异常情况的实验室参数却少有涉及.为探讨结脑患者免疫学异常情况,我们对2005~2007年上半年在我院治疗的20例结脑患者进行了中枢神经系统24h鞘内IgG合成率(IgG-Syn)检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琳;熊义豪;赖燕蔚;方先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例1,患者女,60岁,平素身体健康.因半月前体检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肿瘤前来我院检查.否认血尿病史,查体:双肾无叩击痛.超声检查所见:左肾大小116mm×52mm,于肾脏的中上部探及一大小约为70.1mm×58mm的不均质稍高回声,边界不规则,欠清晰,向外隆起.
作者:肖文胜;凌月蓉;陈燕玲;葛贻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壁膨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采用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壁膨出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术中无并发症、无直肠损伤,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1~15个月)至今元并发症发生.结论:桥式缝合术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少、并发症少、不易损伤直肠,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军晖;朱延丹;吴闽君;杨琳;郭璐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丙多卡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无蓄积、苏醒迅速而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其静脉注射痛是其缺憾之一.临床上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方法有许多报道,本文着重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预防作用.
作者:黄起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10.3%),5例保守治疗痊愈,4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取决于:(1)吻合口远、近端血液供应;(2)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吻合口漏的客观因素;(3)外科医师的操作水平,如手工吻合的技巧、吻合器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对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中选取5例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病人,行囊肿开窗减压术后随访3年.结果:通过曲面断层片中观察发现囊肿腔内骨密度增高,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囊肿体积明显变小.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较大颌骨囊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越来越常见,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24例(隐脑)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斯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 ml,每天1次,15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骨折安全有效,能够促进老年骨折的愈合.
作者:肖文德;姬广林;高辉;吴东保;黄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