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456例分析

谢东明;黄凌军;钟一鸣;廖伟;危小军;阳贻红;谢东阳;严章林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现报告如下, 根治性, 根治术, 成功率, 并发症, 人行, 技术, 方法
摘要: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456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分娩的护理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ECA)是一种应用具有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特性和更低的心脏毒性的新型麻醉药-罗哌卡因对进入正规产程的孕妇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来消除或减轻分娩疼痛的麻醉技术.同时应用自控镇痛泵.由孕妇自己控制一定范围内药物的进入,在解决疼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心理治疗效果.而系统合理的护理能够指导孕妇选择正确的镇痛时机,促使无痛分娩顺利进行,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柳;刘艳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9例3个月~2年,皮瓣颜色质地接近正常,拇指功能良好,皮肤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拇指是重要且灵活的运动器官,其皮肤软组织缺损后,修复要求高,以质地相似、弹性好的皮瓣修复效果更满意.

    作者:黄为民;姬广林;刘午阳;何澄;徐房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诊治(附2例报告)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病例,并复习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的部位、侵犯范围相关.鼻咽镜下活检可明确诊断.本病例采用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放射治疗,剂量70GY/35次,同时继续抗结核至足疗程,治疗结束后,1例鼻咽及颈部病灶完全消退,随访2.5年,无复发.1例治疗结束3月后,右颈部淋巴结残留,行分区性颈清扫术,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部位、侵犯范围相关.鼻咽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活检方法及活检技巧是活检成功的关键.对本病同时采用抗结核药物和放射治疗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相民;蓝小林;吴修洪;张群贵;王勇斌;叶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鉴定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CD34、CD45、CD105的表达率.取第4代MSCs进行成骨、成脂肪、成软骨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在诱导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以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骨和脂肪细胞;在诱导第21d用阿新蓝染色法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软骨细胞.结果:从骨髓分离获得的MSCs为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旋涡状生长的梭形细胞.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CD14:0.67%,CD29:94.5%,CD34:0.72%,CD45:0.39%,CD105:86.36%.MSCs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出较纯的MSCs,经扩增培养后获取足够数量的MSCs,能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在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甘凤英;肖丽霞;陈彬娟;叶德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例肾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例1,患者女,60岁,平素身体健康.因半月前体检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肿瘤前来我院检查.否认血尿病史,查体:双肾无叩击痛.超声检查所见:左肾大小116mm×52mm,于肾脏的中上部探及一大小约为70.1mm×58mm的不均质稍高回声,边界不规则,欠清晰,向外隆起.

    作者:肖文胜;凌月蓉;陈燕玲;葛贻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杏丁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杏丁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各5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应用杏丁注射液无明显严重副反应发生,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杏丁注射液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尚需相关随访研究证实.

    作者:易飞;曾伟;贺琼;郑晓东;熊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临床上多年采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受到较好效果,但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为寻找一种防止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的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给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

    作者:王健萍;彭国兰;万慧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发锌含量与弱视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弱视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0例3~14岁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发锌含量测定.结果:(1)弱视组发锌均值为76.93ppm,明显低于对照组发锌均值119.73ppm,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眼和双眼弱视发锌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P>0.05).(3)弱视程度与发锌含量比较,三者之间发锌值无递增或递减现象,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4)弱视组中不同屈光度的发锌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弱视眼患者发锌含量明显低下,支持缺锌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因素之一.但单眼或双眼弱视,不同弱视程度及弱视眼患者不同屈光度的比较发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即儿童弱视与其发锌含量并不呈平行关系.

    作者:林国才;邱品生;肖海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60例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NGU)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物敏感性的现况.方法:对1060例NGU患者的前列腺液、分泌物等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10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60例NGU中支原体阳性330例,感染率31.25%;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3.40%(248)、2.36%(25)、5.38%(57);Uu对10中抗菌药物敏感性高的是美满霉素(94.76%),其次是强力霉素(92.74%),交沙霉素(91.94%),克拉霉素(85.08%),阿齐霉素(81.85%);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沙星(50.40%),其次是氧氟沙星(43.95%),壮观霉素(35.89%).结论:尿道生殖器支原体感染中以Uu感染为主,存在一定比例的Uu+Mh混合感染;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叶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贯穿埋线法行重睑术

    重脸术使用传统的埋线法和缝线法存在易脱线,术后效果不稳定.我们自2003年开始用尼龙线贯穿上睑埋线法行重睑术15例28眼,术后重睑外形良好、明显,持久.

    作者:陈岩青;罗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8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观察治疗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治愈率超声组明显高于微波组,治疗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组明显低于微波组.结论: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术后没有宫颈管狭窄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

    作者:戴星;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达30%~50%[1].如不及时手术引流,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3月共为16例该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探讨

    临床上经常出现脑出血(ICH)患者在早期因血肿扩大而致使病情加重.笔者集中近二年脑出血病人86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对早期血肿扩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CH患者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46~81岁,头痛呕吐69例,意识障碍36例,肢体瘫痪86例,有高血压史45例,其中当时平均动脉压MAB≥130mmHg 21例,长期酗酒8例,肝病史2例,肝功能不正常2例,凝血功能不正常2例,全部病例CT确诊.

    作者:江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血管意外后应激性溃疡出血26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上常见,报道也较多.是常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其防治的好坏对危重患者的预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其应给予足够重视.为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26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制异物钩在金属硬币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及时适当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延误治疗或处置不当则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小儿食道异物多由口中含物或进食时嬉戏逗闹造成,其中以金属硬币异物多见,我科应用一种自制的异物钩在小儿金属硬币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乐;游全贵;饶裕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在鼻科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及CT普遍应用,鼻窦真菌病有逐年增多之趋.现就我科自1999~2005年间用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4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52例疗效观察

    肺炎是我国儿童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患病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我科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滴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致新;谢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总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10.3%),5例保守治疗痊愈,4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取决于:(1)吻合口远、近端血液供应;(2)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吻合口漏的客观因素;(3)外科医师的操作水平,如手工吻合的技巧、吻合器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解质分析仪电极假损坏现象分析与解决措施

    为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加快更新科室设备,我科近期购进了深圳康立公司新产品AFT-500D型电解质分析仅(离子选择电极ISE),包含电极有:K+、Na+、Ca2+、pH、Cl-、Ref等.该分析仪具有先进的测量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

    作者:吕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椎体间融合器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椎间融合器(TFC)和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31例.结果:随访12~38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维持复位且骨性融合,临床结果按照Nakai分级评估,优23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3.5%.结论:应用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

    作者:温桃芳;赖光松;何朝洪;曾广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