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郑伟英

关键词:急性出血, 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手术引流, 护理体会, 功能改变, 死亡率, 急腹症, 器官, 疾病, 患者, 报告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达30%~50%[1].如不及时手术引流,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3月共为16例该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CAF方案化疗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有90%以上患者先后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有3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占70%以上,其中2例白细胞低于1×109/L;5例发生化疗药液外渗,占12.5%,2例发生静脉炎占5%;无肝肾心脏严重毒性者;22例发生明显脱发,发生率为55%.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涂发妹;杨萍萍;聂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诊治(附2例报告)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病例,并复习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的部位、侵犯范围相关.鼻咽镜下活检可明确诊断.本病例采用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放射治疗,剂量70GY/35次,同时继续抗结核至足疗程,治疗结束后,1例鼻咽及颈部病灶完全消退,随访2.5年,无复发.1例治疗结束3月后,右颈部淋巴结残留,行分区性颈清扫术,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与肿物发生部位、侵犯范围相关.鼻咽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活检方法及活检技巧是活检成功的关键.对本病同时采用抗结核药物和放射治疗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相民;蓝小林;吴修洪;张群贵;王勇斌;叶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术后脱管原因和脱管处理的探讨

    上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有效的方法就是气管切开,但气管切开术本身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也很常见.脱管是该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发生时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通过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共18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对其中并发脱管的11例患者病史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脱管发生的原因,探讨脱管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谌华;王跃武;谢瑞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章贡区2006年强戒人员HIV感染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区强戒人员HIV感染现状,分析其流行态势,为今后实施干预对策和评价措施提供依据,我中心2006年对赣州市强戒所的强戒人员进行了HIV检测和行为学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6年赣州市强戒所的强戒人员.(2)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记录,并采集血清送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HIV检测,对初筛阳性者送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

    作者:李忠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美克儿憩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分析

    美克儿憩室临床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由于憩室靠近回盲部,可能并发出血、穿孔、炎症、肠梗阻.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就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蒙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不断增多.我院自2004~2006年共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6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及合理的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达30%~50%[1].如不及时手术引流,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3月共为16例该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在乳糜尿治疗中的应用

    乳糜尿是一种地方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开放手术为主,术中将肾蒂和输尿管上段淋巴管全部结扎.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中医中药治疗,疗程长,疗效差.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苏松;张敬智;王美霞;邱国秀;曾丽霞;袁媛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阑尾炎病理、手术操作时间及操作技术,患者全身及局部抗御能力,抗生素的应用等均可影响到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阳云;刁秀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2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从术前有无乙肝病毒感染、有无肝硬化、AFP及转氨酶(ALT)高低、肿瘤有无破裂出血、术中阻断肝门次数、肿瘤直径大小、有无包膜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等指标分析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术前ALT高低、有无肝硬化、肝癌有无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相关(P<0.05),而与术前AFP值、乙肝病毒感染状态、肿瘤大小、有无包膜无关(P>0.05).结论:术前ALT升高、合并肝硬化、肝癌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增多及术中或术后输血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晓;王小农;王小华;应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道探查前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附36例报告)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前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36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阳性率并不高.结论:术中经胆道造影可提高胆道探查阳性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防止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损伤发生.

    作者:陈杨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与传统方法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200 例重症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mg/kg·d+IVIG400 mg/kg·d静脉点滴3~5d;对照组100例给予地塞米松针0.3~0.5 mg/kg·d静脉点滴3~5 d.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喘憋明显缓解时间、痊愈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结果、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喘憋明显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6.37、5.86、6.22,P均<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副作用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长浦;方敬;刘跃梅;王华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切口取下肢接骨板20例报告

    骨折愈合后,常需取出内固定.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4月采用小切口取下肢接骨板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2~47岁,平均35.5岁.接骨板类型:直型11例,其中8孔4例,10孔5例,12孔2例;髁部异形接骨板9例.

    作者:肖诗梁;钱锐;郭来洲;刘振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进口药品与国产药品有效期调查与分析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稳定性的期限,是药品采购、保管、使用等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管,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依据之一.药品有效期的标示为安全使用药品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药品制剂水平的高低,笔者抽查了我院500种西药,对涉及有效期的各项内容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佩文;付晓;张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道清洗护理方法的改进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木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52例疗效观察

    肺炎是我国儿童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患病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我科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滴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致新;谢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ell首次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关系已逐渐得到确认.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人群中逐年下降,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后续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有明显上升趋势[1].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Hp可能对GERD有保护作用[2].但有不少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Hp感染对GERD的发生并无保护作用,根除Hp与GERD发生大多无关,而且一般不加重已经存在的GERD.为此,本文对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晓琴;韩立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方法与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输尿管狭窄长度及程度,对26例27处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内切开进行治疗,术后留置双J管6~12周.结果:26例均手术成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月,痊愈19例,好转4例,无效3例.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宋乐明;杜传策;秦文;钟久庆;胡敏;朱伦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体会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无排卵功能不孕及男性精液质量问题不育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宁;许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发锌含量与弱视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弱视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0例3~14岁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发锌含量测定.结果:(1)弱视组发锌均值为76.93ppm,明显低于对照组发锌均值119.73ppm,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眼和双眼弱视发锌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P>0.05).(3)弱视程度与发锌含量比较,三者之间发锌值无递增或递减现象,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4)弱视组中不同屈光度的发锌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弱视眼患者发锌含量明显低下,支持缺锌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因素之一.但单眼或双眼弱视,不同弱视程度及弱视眼患者不同屈光度的比较发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即儿童弱视与其发锌含量并不呈平行关系.

    作者:林国才;邱品生;肖海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