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晓琴;韩立民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2].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此病病程长,为危重症,死亡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椎管内神经阻滞被认为是目前佳的分娩镇痛方法,传统的经硬膜外镇痛药物是芬太尼加上布比卡因,但我们发现产妇站立时常诉头晕和双脚无力,于是我们试着用罗哌卡因经硬膜外注射,以求找寻一种比芬太尼加上布比卡因经硬膜外镇痛行分娩镇痛更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梁小虎;罗小群;廖喜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对称性下肢软瘫,发作时查血钾低于正常,经补钾及甲亢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以青年男性为主,常合并低钾血症,积极补钾的同时合理治疗甲亢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作者:肖丽霞;舒涛;吕维名;钟国连;魏晓军;高晓梅;许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中安置腹腔引流管在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的运用,以减少术后腹腔积液,腹腔脓肿,腹膜后的感染及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选择了46例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分为23例置管组,23例未置管组,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置管组无1例有并发症,未置管组有10例腹腔积液,10例腹腔脓肿,15例出现肾周感染引起血尿,2例未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应该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钟瑞云;王健萍;欧阳唐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缺铁性贫血病人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各种胃炎占22%,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占23%,消化道肿瘤占25%,饮食因素占15%.结论: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消化道疾病引起者多见,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应注意检查,避免漏诊.
作者:张远平;袁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国外调查认为此类错(牙合)的发生率为37%,Mcncmara研究了27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患者,得出结论为此类错(牙合)明显的特征为下颌骨的后缩[1],而上颌骨并不前突,对于他们的治疗重点是下颌骨的改型,许多功能矫治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产生的,活动的功能矫治器一般需要患者的配合,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只能戴用所需要的一半时间,矫治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固定的功能矫治器的优势显示出来,它不需要患者的配合,Herbst矫治器就是一个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非常有效的矫治器[2].本文所使用的Forsus矫治器是在Herbst矫治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定的功能性矫治器,它通过固定于牙弓两侧的灵活的弹簧套管装置达到矫治目的.
作者:吴光宇;刘克华;邓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化学性眼外伤包括酸性物和碱性物两类损伤,是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低浓度的化学物质只引起疼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和角膜上皮脱落.高浓度的化学物质或与眼接触时间较长,会表现为剧烈眼疼、眼睑痉挛水肿、结膜苍白、角膜严重混浊甚至组织坏死、穿孔等.晚期可出现角膜血管翳、白斑、睑球粘连等.所以对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62眼)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肠肿瘤化疗周期初升白细胞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167名化疗周期前伴有白细胞下降的胃肠肿瘤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治疗组92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升白细胞治疗,二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升白细胞有效率87.0%,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化疗前伴有白细胞下降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获得较快的提升白细胞能力,同时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力.
作者:邓伟;王小萍;曾祥福;吴祥庸;刘海金;王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例1,患者女,60岁,平素身体健康.因半月前体检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肿瘤前来我院检查.否认血尿病史,查体:双肾无叩击痛.超声检查所见:左肾大小116mm×52mm,于肾脏的中上部探及一大小约为70.1mm×58mm的不均质稍高回声,边界不规则,欠清晰,向外隆起.
作者:肖文胜;凌月蓉;陈燕玲;葛贻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各类型冠心病(C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3例稳定性心绞痛(SA)及2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血清CRP含量,观察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AMI、UA、SA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与UA组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高于SA组.结论:不同类型CHD患者与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检测CHD患者CRP水平,有利于高危人群的发现,积极进行预防,减少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悦群;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来不少学者对敏感的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探索,但对于结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异常情况的实验室参数却少有涉及.为探讨结脑患者免疫学异常情况,我们对2005~2007年上半年在我院治疗的20例结脑患者进行了中枢神经系统24h鞘内IgG合成率(IgG-Syn)检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琳;熊义豪;赖燕蔚;方先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平均治疗观察20周后左室肥厚及血尿酸(UA)、血肌酐(Cr)的变化.结果: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厚度.而氯沙坦组对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的改善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二组比较氯沙坦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结论:氯沙坦可延缓和逆转心肌肥厚,改善肾功能.氯沙坦组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对Cr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能延缓或逆转高血压病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王诚高;王祥贵;蒋旭萍;许祖芳;张永忠;袁文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10.3%),5例保守治疗痊愈,4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取决于:(1)吻合口远、近端血液供应;(2)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吻合口漏的客观因素;(3)外科医师的操作水平,如手工吻合的技巧、吻合器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前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36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阳性率并不高.结论:术中经胆道造影可提高胆道探查阳性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防止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损伤发生.
作者:陈杨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脸术使用传统的埋线法和缝线法存在易脱线,术后效果不稳定.我们自2003年开始用尼龙线贯穿上睑埋线法行重睑术15例28眼,术后重睑外形良好、明显,持久.
作者:陈岩青;罗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NGU)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物敏感性的现况.方法:对1060例NGU患者的前列腺液、分泌物等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10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60例NGU中支原体阳性330例,感染率31.25%;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3.40%(248)、2.36%(25)、5.38%(57);Uu对10中抗菌药物敏感性高的是美满霉素(94.76%),其次是强力霉素(92.74%),交沙霉素(91.94%),克拉霉素(85.08%),阿齐霉素(81.85%);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沙星(50.40%),其次是氧氟沙星(43.95%),壮观霉素(35.89%).结论:尿道生殖器支原体感染中以Uu感染为主,存在一定比例的Uu+Mh混合感染;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叶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TCI及CSI技术用于硬膜外麻醉下清醒镇静的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确且后,行异丙酚TCI清醒镇静,记录OAA/S评分在4、3、2、1分时效应室靶浓度、CSI值,及MAP、HR、SpO2变化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OAA/S评分在4、3、2、1分时效应室靶浓度、CSI值分别为:0.98±0.19、1.36±0.13、1.75±0.16、2.16±0.23,和86.2±11.2、74.7±9.4、61.8±9.7、52.3±12.3,CSI值与OAA/S评分相关系数r=0.893(P<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行异丙酚TCI清醒镇静可控性强,循环、呼吸维持稳定,CSI技术可较好地反应镇静程度,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魏俊;叶军明;钟茂林;单热爱;温新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CD34、CD45、CD105的表达率.取第4代MSCs进行成骨、成脂肪、成软骨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在诱导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以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骨和脂肪细胞;在诱导第21d用阿新蓝染色法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软骨细胞.结果:从骨髓分离获得的MSCs为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旋涡状生长的梭形细胞.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CD14:0.67%,CD29:94.5%,CD34:0.72%,CD45:0.39%,CD105:86.36%.MSCs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出较纯的MSCs,经扩增培养后获取足够数量的MSCs,能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在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甘凤英;肖丽霞;陈彬娟;叶德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有90%以上患者先后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有3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占70%以上,其中2例白细胞低于1×109/L;5例发生化疗药液外渗,占12.5%,2例发生静脉炎占5%;无肝肾心脏严重毒性者;22例发生明显脱发,发生率为55%.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涂发妹;杨萍萍;聂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木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