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46例临床分析

钟瑞云;王健萍;欧阳唐锋

关键词:肾周筋膜, 盲肠后位阑尾炎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安置腹腔引流管在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的运用,以减少术后腹腔积液,腹腔脓肿,腹膜后的感染及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选择了46例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分为23例置管组,23例未置管组,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置管组无1例有并发症,未置管组有10例腹腔积液,10例腹腔脓肿,15例出现肾周感染引起血尿,2例未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应该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赣州市章贡区重点中学心理辅导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由于其身心发展不平衡,易受内外干扰和不良刺激而出现问题,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赣州市1 00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刘丽敏;钟秋园;杨永春;于小洪;王玲;王德亮;周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达30%~50%[1].如不及时手术引流,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3月共为16例该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8例危重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5年9月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以来,均由ICU医生指导下护士完成技术操作,给ICU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将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莉;唐志洁;刘芝兰;刘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美克儿憩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分析

    美克儿憩室临床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由于憩室靠近回盲部,可能并发出血、穿孔、炎症、肠梗阻.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就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蒙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对称性下肢软瘫,发作时查血钾低于正常,经补钾及甲亢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以青年男性为主,常合并低钾血症,积极补钾的同时合理治疗甲亢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作者:肖丽霞;舒涛;吕维名;钟国连;魏晓军;高晓梅;许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赣州市129例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慢性荨麻疹及慢性湿疹与接触性致敏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按斑贴试验标准方法将受试抗原贴在背部脊柱两侧,48h后揭去.在斑试后48h、72h和90h根据ICDRG进行结果判断.结果:129例患者中96例对1种以上抗原成份呈阳性反应,总阳性率74.42%(96/129),其中湿疹组39例(阳性率76.49%),慢性荨麻疹组57例(阳性率73.0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我市慢性荨麻疹及湿疹与接触性致敏原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建香;卢芳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在乳糜尿治疗中的应用

    乳糜尿是一种地方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开放手术为主,术中将肾蒂和输尿管上段淋巴管全部结扎.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中医中药治疗,疗程长,疗效差.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苏松;张敬智;王美霞;邱国秀;曾丽霞;袁媛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调查1385例手术患者,感染89例,感染率6.43%.送检246份标本,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53.13%,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44株,占45.8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1株,占1.04%.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加强致病菌的分离与耐药性检测,有助于感染的防治.

    作者:敖沸;王斌;彭小龙;刘健;王俊东;周旭东;文毅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损伤后发音功能不能恢复,将终生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如何降低其发生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958例手术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5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廖家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2].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此病病程长,为危重症,死亡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GSS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具备手术适应征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路减压、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随访10~26个月,平均16.1个月.滑脱完全复位26例,部分复位6例.全部病例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例发生1枚椎弓根螺钉断裂,但植骨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90.6%.结论:后路椎管减压、GSS-Ⅱ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朝阳;黄珍梅;肖建华;吴琼;张福生;黄奕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布比卡因适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腰麻液布比卡因的适剂量.方法:3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90例,腰麻布比卡因剂量A组4mg,B组6mg,C组8mg,D组10mg.记录术前及注药后5nin、10min、15min、30min的血压(BP)、心率(HR)以及腰麻平面固定后的绝对平面和相对平面,绝对平面低于T8者通过硬膜外导管推入1.6%利多卡因并记录推入的数量(ml),BP<基础值30%或收缩压(SBP)<90mmHg时静注麻黄素5~10 mg,并记录麻黄素的用量(mg).结果:A组麻醉平面较低,需加入较大量的利多卡因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麻醉平面过高,BP,HR变化剧烈,需加用较多的麻黄素以维持BP、HR的稳定,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麻醉平面适宜,BP、HR稳定,硬膜外加入少量的利多卡因,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剖宫产手术时腰麻布比卡因剂量6~8 mg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很好的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钟宝琳;徐庆;黄桂明;廖万东;陈远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对120例婴幼儿腹泻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用干扰素100万 u/d,肌注1次,连用3天,西咪替丁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龙博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自1972年Kessler[1]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道,我科近2年收治该疾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闺娥;吴志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与传统方法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200 例重症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mg/kg·d+IVIG400 mg/kg·d静脉点滴3~5d;对照组100例给予地塞米松针0.3~0.5 mg/kg·d静脉点滴3~5 d.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喘憋明显缓解时间、痊愈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结果、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喘憋明显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6.37、5.86、6.22,P均<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副作用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长浦;方敬;刘跃梅;王华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脓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术后不缝合腹膜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很多方法已被用于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作者自1996年1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在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海连;刘宗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活动式清创车的制作及应用

    创伤清创是医院手术室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之一.清创是否干净彻底是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关键问题,所以,清创时为了将创口的污物清洗干净,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特别是遇及大面积多处创伤更是如此.而大量冲洗创面的盐水怎么处置是一个让手术室护士非常关心的问题,早期我们用一次性中单和污物桶处理,但因效果差,而达不到目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探索、研究,改进提高,现自行设计制作了一辆活动式清创车,经临床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舒玉兰;李月兰;林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在鼻科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及CT普遍应用,鼻窦真菌病有逐年增多之趋.现就我科自1999~2005年间用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4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不断增多.我院自2004~2006年共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6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及合理的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8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观察治疗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治愈率超声组明显高于微波组,治疗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组明显低于微波组.结论: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术后没有宫颈管狭窄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

    作者:戴星;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