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波;夏来阳;谢元财;邓小红
目的:观察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探讨HIE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两组除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纳络酮0.1mg/kg,iv,3~5分钟后改为0.03mg/kg/h,持续4~6小时,连用5天,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进行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BNA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欢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48例患者根据不同病期采用抗炎、切开引流及病灶清除手术等治疗,术中常规冰冻切片.结果:5例切口感染.2例形成瘘管再次手术后愈合,其余伤口一期愈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萍;万红霞;谭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解决卧床昏迷、大小便失禁及需留置尿管的手术病人不便穿裤子的护理问题.方法:自制病人开裆裤并临床应用.结果:病人开裆裤不仅保暖保洁方便护理,还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结论:病人开裆裤的应用,护理方便,能起到保暖保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钟冬秀;李桂英;吴莲香;刘华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多年来,高校德育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倾向,即认为德育是“两课”的事,与其他人员和课程无关,造成德育的实效性欠佳.当前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是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专业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技能,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作为预防医学教师,应通过对目标教学的具体实施,挖掘教材德育功能,寓德于教,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作者:邱伟;谢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在氨-氯化铵底液中,以扫描电压范围为0~-1.2V,扫描速度为50mV·s-1,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和本体电解.结果: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1V(vs.Ag/AgCl).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两电子的不可逆过程.诺氟沙星在1×10-4~5×10-6mol·L-1浓度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0-7mol·L-1.结论:对诺氟沙星样品进行测定,获得满意结果,为NFLX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旻杰;刘红波;赖闻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肺炎心衰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是辅助治疗肺炎心衰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瑞容;利初梅;李木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腔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直视下或超声引导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左侧大隐静脉穿刺,对左侧髂静脉进行DSA造影检查及左侧髂总静脉内支撑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完成11例,操作成功率100%.术后无浅静脉炎、皮下血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避免了对深静脉的医源穿刺损伤,更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易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波;夏来阳;谢元财;邓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疗文书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法律证据,而作为证据之一的长期医嘱执行单如何设计、填写、保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明确责任,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行设计了粘贴式电子长期医嘱执行单,自2002年12月应用以来收到较好的效果,既满足了客观真实便于保存的要求,又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丁梅;毛君晓;李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鼻内镜,根据不同手术目的采用个体化术式,从而对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进,探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并发症少.结论:鼻中隔矫正术的改进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简化手术程序,大可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涂向东;郭子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本院收治20例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清水洗胃,使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治疗,19例抢救成功,1例自动出院.结论:对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必须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彻底洗胃,早期、足量、反复持续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2001~2005年对10例脑质瘤患者术后采用局部化疗,有效地降低了脑胶质瘤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匡小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对近期所有收住我科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急性期进行了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胜荣;丁淑娟;何筱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因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置入钛质Bird'snestfilter(BNF).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或上腔静脉干内.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摄胸或腹部平片复查,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变化.结果:全部滤器经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经右股静脉15例,左股静脉3例,右颈内静脉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2例向头侧移,1例向足侧移位,2例跨度增大,腹部CT发现滤器的2只脚穿透腔静脉壁,未出现任何症状,无1例滤器发生倾斜.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复发肺栓塞.结论: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辛志业;魏绪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治疗)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及三个月随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人GCS计分在治疗后10天及三个月后随访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洛酮对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国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强的专业,而护理技术操作的实施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目前使用的临床护理教材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有关,其中各种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都与解剖学知识有关.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对解剖学知识印象不深,或早以遗忘.为使护生掌握、熟悉与基础护理、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知识,以弥补护生此知识面的不足与欠缺,以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实习工作,提高各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对护生实习前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应用解剖强化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罗滨;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plug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对68例各型腹沟疝行无张力手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7min,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较传统修补术轻,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获随访63例,无复发.结论:meshplug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是腹股沟疝的合理术式.
作者:熊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冬青;王水珠;宋志锋;章志敏;喻勤;吴志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当今,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高等院校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故高等院校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依靠网络了解和捕捉国内外关于各种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用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睿智的、紧跟时代发展的优秀学习型人才.
作者:孟利敏;刘波兰;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制药工程技术与设备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实用型课程.为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我校对2002级药学专业专科班学生实行了产学结合式教学法,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在实习阶段进入制药企业后都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和生产实践活动.
作者:郭玉娟;马兴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在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加黄芪当归煎服和单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血清胆固醇和尿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P<0.05).
作者:赖丽文;侯克镇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