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琴;杨晶珍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对早期妊娠胚胎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妊娠妇女(孕8~12周)256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对256例孕妇进行胚胎发育的追踪、随访.结果:256例孕妇中发生先兆流产27例,其血清瘦素水平为6.25±1.2ng/ml,稽留流产5例,其血清瘦素水平为3.50±1.96ng/ml,胎儿畸形2例,其血清瘦素水平平均为8.24±1.61ng/ml.在正常妊娠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正常组9.15±1.21ng/ml.血清瘦素水平在稽留流产组、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组有明显差异.血清瘦素水平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瘦素浓度的下降可能作为一个妊娠即将终止的信号.血清瘦素水平与早期妊娠胚胎发育有关.
作者:胡晓婷;周小玲;杨惠芬;王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3例患者均在鼻内镜明视下行腺样体切割吸引术.结果:术后观察3~6个月,全部病例症状均明显好转或消失,均一次手术治愈,未见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术,具有视野清晰、切除腺体准确、彻底,避免腺体残留、损伤周围组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宇勇;张凯杨;黄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plug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对68例各型腹沟疝行无张力手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7min,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较传统修补术轻,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获随访63例,无复发.结论:meshplug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是腹股沟疝的合理术式.
作者:熊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鼻内镜,根据不同手术目的采用个体化术式,从而对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进,探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并发症少.结论:鼻中隔矫正术的改进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简化手术程序,大可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涂向东;郭子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体系是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的教学体系.它的教学特点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学生则系统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听懂和理解所讲授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不太注意培养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其优点是学生能打下扎实的基础,缺点是创新不足.当前我们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还要具有探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性教育观念,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建立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作者:兰海英;陈建文;苏水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当今,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高等院校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故高等院校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依靠网络了解和捕捉国内外关于各种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用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睿智的、紧跟时代发展的优秀学习型人才.
作者:孟利敏;刘波兰;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2005年应用张力带法,同时行肩锁关节周边关节囊、筋膜、韧带修复重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伟建;洪忠;郭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近三年的发生率和耐药状况,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该酶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对产ESBLs菌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细菌三年的总检出率为28.9%,2002年的检出率为25.0%,2003年的检出率为28.3%,2004年的检出率为32.4%,产ESBLs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仅亚胺培南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亚胺培南仍可作为治疗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实验室应注重产ESBLs细菌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产ESBLs细菌的播散和流行.
作者:林燕;张孝德;黄承斌;李世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48例患者根据不同病期采用抗炎、切开引流及病灶清除手术等治疗,术中常规冰冻切片.结果:5例切口感染.2例形成瘘管再次手术后愈合,其余伤口一期愈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萍;万红霞;谭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杀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状态和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自杀普遍存在自卑绝望、感情脆弱、信赖性强、敏感多疑、自私霸道、不负责任、情绪不稳、焦虑不安、心理闭锁、抑郁悲观等心理特点.结论:心理护理不仅能治愈患者的生理创伤,更能治愈其心理创伤,利于患者身心全面恢复健康,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走向社会,重获新生.
作者:黄小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效果,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经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诊断为CIN患者96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送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65%,术后1个月随访宫颈上皮覆盖80%~85%,术后2个月随访宫颈光滑上皮覆盖达100%,平均手术时间4.9分钟,出血量平均5ml.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良好的护理配合可减轻病人痛苦,易被接受.
作者:宋娟;许宁;胡秋艳;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法洛氏三联症少见,现将我院三年彩超检查发现4例,复习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周某,男,7个月.出生后出现发绀.查体:患儿口唇发绀,听诊胸骨左缘2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
作者:陈燕玲;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同时作CT与MRI检查的56例鼻咽癌,观察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结果:56例进行CT与MRI检查的病例,CT发现颅底骨质破坏14例,占26.4%,MRI发现颅底骨质破坏或者骨髓浸润为22例,占41.5%;CT发现颅内侵犯11例(19.6%),MRI为18例(32.4%).结论: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检测能力优于CT,可作为评价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欧阳晓明;许梅莲;陈秋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身治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发病期间连续口服知柏地黄丸一个月,口腔局部创面用EGF喷雾剂喷洒;对照组19例单纯应用EGF喷雾剂.结果:治疗组3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治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7%.结论:全身治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
作者:李衬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风心病发生的脑卒中以脑栓塞多见,脑出血少见,一般不为人们注意,我院2003年3月以来收治风心病伴脑出血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林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增.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BPH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中国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仍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尿失禁、阳痿、逆向射精等不良影响,而且手术存在的危险性使人们一直在探讨可以替代手术的内科治疗.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BPH上具有独到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昭毅;肖海;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的62例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病人全部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只要充分了解病情,具有合适的条件,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损伤已成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伟雄;魏滔哲;王心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银杏达莫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体会.方法: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全面评估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口头讲述、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疾病专栏、推荐相关报刊及书籍、患者提问、护患互相讨论、患者之间互教互学等形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及功能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艳红;林少虹;邵秀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溶血症的10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抽血,每次抽输血量3~4ml/kg,每次5~10分钟,换血量以150~180ml/kg计算,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压.结果:换血前总胆红素438.43μmol/L,间接胆红素429.57μmol/L,换血后分别降为188.79μmol/L,181.55μ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P<0.01),电解质、钾、钠无明显变化,血钙略有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黄荣;谢鸿翔;陈福建;张峰;杨霖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