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切除加左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罗列;吉灵;廖晓辉

关键词:肺切除, 切除治疗, 局部, 肺静脉, 中央型, 术后放化疗, 现报道如下, 部分切除术, 治疗疗效, 肺叶切除, 肺癌, 患者, 病例
摘要:中央型肺癌沿肺静脉侵及肺静脉根部或左房时,已属于Ⅲb期(T4),单纯保守治疗疗效很差,若能切除部分左房达到根治,配以术后放化疗,很多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我院自2000年1月到2005年1月对5例中央型肺癌侵及肺静脉根部或左房病例施行肺叶切除加左房部分切除术,术后配以放化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本院自2000~2005年采用AO斜T形钢板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患者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以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精神差、抑郁、感染和体质质量下降加重脑卒中,因此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作者:何莹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8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8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08例均发生于腹腔手术后,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208例,208例均确诊,其中不完全性肠梗阻137例,完全性肠梗阻71例.行非手术治疗59例,手术治疗149例.结论: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来诊断.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而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

    作者:张帅;杨劭宇;罗宏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色彩的喜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本研究试图探明色彩的喜、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为美术心理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UPI)调查表和自编色彩的喜、恶调查表测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生活中色彩的心理感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心理健康的男女大学生色彩的喜、恶态度并无显著差异,但男生色彩心理具有广泛性,女生则呈集中性特点.(2)非心理健康的男女大学生色彩的喜、恶态度具有较强的转移性、集中性增强.(3)心理异常(重)大学生出现类型多样、涉及色彩组较多的断线情况.

    作者:刘珏琏;郭梅;甘雅芬;陈联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600例老年人尿糖、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糖、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对600例老年人与健康对照组410例用尿糖测定试纸测定尿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趋势;(2)老年人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除外糖尿病,同时检测尿糖和血糖一方面可排除某些肾性糖尿及神经性糖尿,另一方面还可早期发现高血糖症和隐性糖尿;(3)发现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时,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合并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结论:检测尿糖、血糖、餐后2h血糖含量有助于筛选诊断糖尿病、判断病情与愈后转归、指导治疗.

    作者:黄丽芳;朱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液联合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25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时,要以快的速度解除痉挛,解决低氧血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此时吸入疗法为首选,我们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液联合经氧驱动雾化吸入1周,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以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支气管哮喘新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银杏达莫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知柏地黄丸联合EGF治疗口腔溃疡3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治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发病期间连续口服知柏地黄丸一个月,口腔局部创面用EGF喷雾剂喷洒;对照组19例单纯应用EGF喷雾剂.结果:治疗组3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治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7%.结论:全身治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

    作者:李衬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闭合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的62例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病人全部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只要充分了解病情,具有合适的条件,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损伤已成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伟雄;魏滔哲;王心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63个髋关节,女25例39髋,男17例24髋,年龄48~91岁,平均年龄63 8岁.原发病: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和陈旧型)3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骨性关节炎6例,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作者:黄若华;黎冬梅;黄爱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CT与MRI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同时作CT与MRI检查的56例鼻咽癌,观察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结果:56例进行CT与MRI检查的病例,CT发现颅底骨质破坏14例,占26.4%,MRI发现颅底骨质破坏或者骨髓浸润为22例,占41.5%;CT发现颅内侵犯11例(19.6%),MRI为18例(32.4%).结论: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检测能力优于CT,可作为评价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欧阳晓明;许梅莲;陈秋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教学质量探讨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与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妇科、计划生育、儿科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组织胚胎学内容都是微观结构,所讲述的教材中名词术语多,抽象内容多,教授的对象又是刚刚步入医学殿堂的新生,许多学生反映组织胚胎学单调枯燥,抽象艰涩,难以理解与记忆.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组织胚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们组织胚胎学科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作者:郭丹;陈同强;邓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议高等院校的德育创新

    一高校德育功能观念的创新是德育创新的基础观念的创新是机制创新的前奏.高校必须走出那种把德育的功能政治化、单一化的认识误区,与时俱进,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把握德育功能观念.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三个统一.

    作者:严由铭;刘波兰;肖修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三年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近三年的发生率和耐药状况,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该酶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对产ESBLs菌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细菌三年的总检出率为28.9%,2002年的检出率为25.0%,2003年的检出率为28.3%,2004年的检出率为32.4%,产ESBLs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仅亚胺培南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亚胺培南仍可作为治疗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实验室应注重产ESBLs细菌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产ESBLs细菌的播散和流行.

    作者:林燕;张孝德;黄承斌;李世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风心病伴脑出血2例报告

    风心病发生的脑卒中以脑栓塞多见,脑出血少见,一般不为人们注意,我院2003年3月以来收治风心病伴脑出血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林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氟化玻璃聚合体加螺纹桩制作桩核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氟化玻璃聚合体加螺纹桩制作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牙体缺损病例,采用氟化玻璃聚合体加螺纹桩制作桩核后,再进行冠桥修复,制作修复体106件.结果:经过1~3年临床观察,成功率为96.11%.结论:应用氟化玻璃聚合体加螺纹桩制作桩核对残根残冠进行冠桥修复,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李艳娥;索万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法乐氏四联症彩超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研究

    法乐氏四联症(TOF)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畸形,从1991年开始我们就应用彩超开始诊断TOF,现将近几年来我院诊断的62例TOF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华;葛贻珑;徐琍;任苓;叶军;肖文胜;谢谨捷;陈燕玲;游宇光;凌月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剂量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治疗)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及三个月随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人GCS计分在治疗后10天及三个月后随访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洛酮对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国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目的:探讨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腔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直视下或超声引导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左侧大隐静脉穿刺,对左侧髂静脉进行DSA造影检查及左侧髂总静脉内支撑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完成11例,操作成功率100%.术后无浅静脉炎、皮下血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避免了对深静脉的医源穿刺损伤,更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易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波;夏来阳;谢元财;邓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部分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手术治疗外,尚有部分病人需要长期留置导尿,而留置导尿常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从护理角度分析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戴仁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