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满;徐敏雯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本院收治20例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清水洗胃,使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治疗,19例抢救成功,1例自动出院.结论:对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必须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彻底洗胃,早期、足量、反复持续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近三年的发生率和耐药状况,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该酶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对产ESBLs菌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细菌三年的总检出率为28.9%,2002年的检出率为25.0%,2003年的检出率为28.3%,2004年的检出率为32.4%,产ESBLs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仅亚胺培南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亚胺培南仍可作为治疗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实验室应注重产ESBLs细菌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产ESBLs细菌的播散和流行.
作者:林燕;张孝德;黄承斌;李世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脂氧化酶(5-LO)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细胞(PMN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0例活动期SLE患者和20名正常人PMNS中5-LO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5-LO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活动期SLE患者PMNS中的5-LO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SLE和正常对照组,而非活动期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5-LO的平均表达强度元显著差异.结论:活动期SLE患者中5-LO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为特异性5-LO抑制剂或CysLTs受体拮抗剂应用于SLE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朱远胜;彭学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鼻内镜,根据不同手术目的采用个体化术式,从而对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进,探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并发症少.结论:鼻中隔矫正术的改进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简化手术程序,大可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涂向东;郭子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体会.方法: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全面评估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口头讲述、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疾病专栏、推荐相关报刊及书籍、患者提问、护患互相讨论、患者之间互教互学等形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及功能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艳红;林少虹;邵秀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银杏达莫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及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组(n=120)、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n=120)及自愿健康体检对照组120例,采用PCR酶切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分析其等位基因分布.结果: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YACI)患者ApoE基因型E3/4型频率(2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YACI患者E4(17.9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33%)等位基因频率(P<0.01).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YHICH)患者ApoE基因型E2/4、E3/4、E4/4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YHICH患者E4(37.9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4(8.33%)等位基因频率(P<0.01).结论: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及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组E4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组E3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E4为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及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江震钦;刘慧;张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在氨-氯化铵底液中,以扫描电压范围为0~-1.2V,扫描速度为50mV·s-1,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和本体电解.结果: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1V(vs.Ag/AgCl).诺氟沙星在玻碳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两电子的不可逆过程.诺氟沙星在1×10-4~5×10-6mol·L-1浓度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0-7mol·L-1.结论:对诺氟沙星样品进行测定,获得满意结果,为NFLX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旻杰;刘红波;赖闻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接触过死猪的特殊人群在封闭式管理下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一般状况调查表,总人数56人,分成三组的方法分别对深圳市宝安区14例特殊人群,与特殊人群匹配的14例住同一医院的病人和28例市民进行了心理状况自评问卷调查.结果:14例特殊人群有明显的焦虑,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重要作用,护士要重视应激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叶良玉;李坊贞;施海红;赖伏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增.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BPH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中国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仍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尿失禁、阳痿、逆向射精等不良影响,而且手术存在的危险性使人们一直在探讨可以替代手术的内科治疗.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BPH上具有独到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昭毅;肖海;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鼻内窥镜手术以其照明良好、术野清晰、操作精确以及损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我们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古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婴幼儿哮喘过去与遗传、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潢的兴起,环境污染,许多生化有害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婴幼儿,哮喘持续时间长,传统治疗手段往往不尽人意,我们于2001年8月至今采用爱喘乐联合喘乐宁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巍;胡娉婷;周永镇;魏泽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因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置入钛质Bird'snestfilter(BNF).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或上腔静脉干内.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摄胸或腹部平片复查,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变化.结果:全部滤器经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经右股静脉15例,左股静脉3例,右颈内静脉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2例向头侧移,1例向足侧移位,2例跨度增大,腹部CT发现滤器的2只脚穿透腔静脉壁,未出现任何症状,无1例滤器发生倾斜.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复发肺栓塞.结论: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辛志业;魏绪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在鼻后部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鼻后部出血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结果:30例鼻后部出血接受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全部获得成功.结论:气囊导尿管在鼻后部止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在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加黄芪当归煎服和单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血清胆固醇和尿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P<0.05).
作者:赖丽文;侯克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对21例膀胱肿瘤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W形回肠代膀胱术,并对术式进行改进.结果:21例手术时间平均4.5小时,随访12~60个月,平均3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白天控尿良好者19例(90.5%),夜间控尿良好者18例(85.7%).术后12个月贮尿囊容量360±45ml,充盈压16.1±4.3cmH20,大排尿压84.8±20.4cmH2O,大尿流率17.4±5.9ml/s.新膀胱造影发现新膀胱呈球形,完全位于盆腔,未见输尿管返流.B超及IVU检查发现原上尿路积水3例均明显减轻,其余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和上尿路积水征象.肾功能正常.结论: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新膀胱容量大,内压低,顺应性好,功能接近于正常膀胱,保持原位排尿,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德生;韩垂栋;吴开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对近期所有收住我科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急性期进行了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胜荣;丁淑娟;何筱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给药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术患者,其中80例于手术结束后行PCEA(PCEA组),另70例于手术结束后肌肉注射哌替啶止痛(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阴道流血量等指标.结果:施行PCEA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P<0.01),下床活动时间早(P<0.05).肛门排气时间及阴道流血量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地减轻手术后伤口的疼痛,镇痛效果肯定、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彤;罗红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测定各类肝胆疾病组117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的5'-N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肝癌组、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炎组的5'-NT分别为4.43±2.92、24.4±12.30、8.59±4.48、22.90±8.62、54.3±30.40、9.84±6.49.肝胆疾病组与对照组的5'-N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诊断肝胆疾病中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7%.结论:5'-NT是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一个敏感指标,当发生胆汁郁积时其特异性相当高.
作者:肖九长;张孝德;黄承斌;吕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MUC1及CA-125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MUC1及CA-125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MUC1及CA-125在上皮性肿瘤中有表达,其表达率随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在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中依次增高;且与卵巢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MUC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作为新型肿瘤标记物,对评价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癌变潜能及卵巢癌预后有重要意义;MUC1及CA-125两者结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
作者:许险峰;王建中;邹向红;张功亮;郭广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