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飞;兰滨;刘军麟
患者男,41岁,工人.因全身起皮疹伴脱屑1月余于2003年11月15日就诊.1月前患者双上肢出现丘疹、鳞屑.初步诊断:寻常性银屑病.经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皮诊逐渐扩展至全身,弥漫分布,多数融合成斑块,脱屑明显.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冶游史.体检: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可活动,质硬.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多数密集斑疹,类圆形,大小不一,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掌跖部未见特征性皮疹,粘膜无受累.
作者:陈婷;曾祥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髓室底穿孔的患者64例,患牙67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修复髓室底穿孔,再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对照组直接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穿孔.一年后复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成功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其疗效与穿孔原因及穿孔直径有密切关系.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是一种良好的髓室底穿孔的修复材料.
作者:温济全;郭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白内障患者眼球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彩超在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本院住院或门诊白内障患者63例108只眼.仔细观察晶状体前后缘及内部回声,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等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回声,测量晶状体大小、后缘长度,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眼球内部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结果.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超声表现为晶状体增厚或正常,后囊膜增长,回声增强、增厚,依晶状体混浊部位不同呈分布不一的稍强回声.外伤性白内障,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导致晶状体声像图表现各异.先天性白内障,患眼晶状体回声明显增高,呈光团型,前后囊膜回声增强,毛糙.结论:彩超诊断白内障简便、迅速、无创、可反复进行,弥补了眼科裂隙灯和检眼镜的不足,能全面了解眼球内的情况,在眼科临床诊疗及手术方式的拟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无关.
作者:陈卫华;曾传美;彭凤裘;曾祥云;游宇光;葛贻珑;肖文胜;任苓;谢谨捷;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穿刺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分2组,每组各选重度5例,中度15例,轻度10例,平行对照.观察组:严格无菌条件下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积液后,取生理盐水20ml冲洗关节腔并抽出,再注入玻璃酸钠2ml+1%利多卡因1ml;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强的松龙0.5ml/12.5mg+1%利多卡因1ml.两组病人均每周1次,3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0例病人均获得4~8周的随访,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结论:膝关节穿刺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作者:吴东保;方景春;姬广林;张乃夫;刘午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湿疹病例98例,其中急性湿疹30例,亚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36例,外用海普林软膏治疗,每日3次,疗程3周,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海普林软膏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75.00%、66.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结论: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有效、安全.
作者:王建东;黄小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无浸润的浅表性癌,初次治疗后复发率高达70%[1],为进一步降低膀胱癌的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即用回肠或盲肠做成贮尿囊,用另一段做成具有活瓣功能的输出段并行腹壁造口.
作者:方强;章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34例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例(55.9%),好转15例(44.1%),无恶化及死亡.结论: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在MRI成像上有一定的特征,皮质激素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懿;李广生;兰艳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泰素加5-氟尿嘧啶持续输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该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3例病人先给予置好深静脉埋入式导管(贝朗管),给予泰素90mg/m2,dl,3小时滴注(先预处理);5-氟尿嘧啶0.5mg,iv,d1,2500mg/m2,持续静脉输注共二天(48小时),每二周一次,二次为一周期.结果:13例病人中CR 1例,PR 8例,NC 3例,PD 1例.总有效率69.2%(9/1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Ⅲ°、Ⅳ°占61.5%(8/13),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结论:该方案有效率高,毒副作用不大,经济条件较好的晚期胃癌患者可试用.
作者:张自翔;王祥财;许明君;李树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室在遗传咨询门诊中,发现了3例因染色体平衡易位所致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现将这3例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及异常染色体发生的机制和遗传效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肖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功能或美观.近年来国内外用放射性核素90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核医学科门诊自1998~2002年间采用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朴;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和随访的可靠性.方法:58例确诊的HCC患者,CDFI检查后三天内行肝血管造影(HAG),重点观测肿瘤血供、门脉、肝动脉.结果:CDFI检测肿瘤血供:Ⅰ级6例,Ⅱ级19例,Ⅲ级40例;HAG示: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48例,两组间无差异(P>0.05),相关分析r=0.87(P<0.05).门脉癌栓CDFI发现36例,HAG发现42例,两组数据之间无差异(P>0.05);动静脉瘘CDFI发现14例,HAG发现26例,它明显优于CDFI(P<0.05).CDFI和HAG肝静脉受累检出结果完全一致,均为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介入治疗前和随访的评价手段.
作者:魏绪龙;周曼恬;肖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的疗效.方法:对688例活动性病变的沙眼,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FGI-A型沙眼治疗仪,进行气化治疗;另一组应用药物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气化治疗组(实验组)临床治愈301例,好转39例,治愈率为87.5%,有效率为100%.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治愈79例,好转237例,治愈率仅为23%,有效率为92%.两组治愈率对比,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疗效确切,具高效、速效、安全、简便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可在城乡防盲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太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88.8%;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为63.6%和6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30.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及早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郑少逸;陈华德;赖文;高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米非司酮减少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取环困难.方法: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分别取环前连续2天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返院取环.结果:服用米非司酮,40例围绝经期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为82.5%,40例绝经后一年以上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为72.5%;与相应不用药组的成功率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环可改善宫颈条件,减少取环的痛苦.
作者:盛立红;李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治疗各类型白内障手术的观察效果.方法:对177例183眼各类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0.5占61%,矫正视力≥0.5占82%.结论:超声乳化术切口小,损伤少,视力恢复快而稳定为其优点,但技术操作要求高.
作者:邝松基;朱宝卿;何国伟;梁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0例,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B型终点(保留慢径且不能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和C型终点(保留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回波)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及与AVNRT复发的关系.结果:(1)消融后A型终点76%(23例),B型终点16%(5例),C型终点8%(2例).(2)消融后A型终点病人的房室传导功能明显改善,B,C型变化不明显.(3)A,B,C三型,平均随访12±8.9个月,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A型终点病人阻断慢径后房室结传导功能明显改善,B,C型无明显改善,A,B,C型近,远期复发率相同.
作者:谢东明;廖伟;钟一鸣;危小军;刘训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材料在各类型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7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74例无近期复发,12例嵌顿疝中5例合并肠坏死施行肠切除肠吻合后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治愈.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便,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应症广.
作者:曾宪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P170检测在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PAAO免疫组化法对35例已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进行P170检测,给予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P170阳性表达者达34.3%,其中M4、M5患者中P170阳性表达者达50%;P170阳性表达者治疗有效率40%,P170阴性表达者治疗有效率73.7%.结论:M4、M5原发性多药耐药常见,P170阳性表达者治疗有效率低,预后差.
作者:王祥财;张庭龙;李海亮;万通;李树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作用.方法:称重法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结果:大豆苷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及其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大豆苷元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器官的重量.
作者:曾靖;邱峰;叶和杨;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的关系.方法:常规12导心电图测定69例COPD、88例肺心病和32例对照者的QTd,求得校正的QTd(QTcd),并测定同一日的血钾、气血分析及入院后三天之内的肺功能.结果:COPD组、肺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肺心病死亡组32例与肺心病治疗组57例之间QTd、QTc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QTd测定可作为COPD和肺心病病情变化的一种监测指标.
作者:聂春根;白冲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