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输出道脐部造口术的术中护理

方强;章一华

关键词:升结肠, 可控膀胱输出道, 脐部, 造口术, 泌尿生殖系统, 移行细胞癌, 尿流改道术, 膀胱肿瘤, 腹壁造口, 贮尿囊, 死亡率, 输出段, 浅表性, 可控性, 复发率, 膀胱癌, 治疗, 盲肠, 浸润, 回肠
摘要: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无浸润的浅表性癌,初次治疗后复发率高达70%[1],为进一步降低膀胱癌的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即用回肠或盲肠做成贮尿囊,用另一段做成具有活瓣功能的输出段并行腹壁造口.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晚孕妇双重免疫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sB Virus,HBV)宫内传播的有效途径.方法:将乙型肝炎孕妇100例为A组于孕28w、32w、36w、40w分别给予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100IU及皮下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另乙型肝炎孕妇100例为B组未行任何干预措施.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即取脐血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观察新生儿窒息率及出生体重.结果:A组新生儿HBsAg携带率显著低于B组(P<0.01);其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新生儿大三阳率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出生体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孕妇联合注射HBIG及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V的宫内传播,对新生儿无影响.

    作者:龙礼华;叶耀群;李伟英;许浩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血清钾与心电图、肌力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相关性.结果:各种原因所致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肌无力程度可不一致.结论:心电图、肌力与血清钾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电图比肌力能更准确反映血清钾水平.

    作者:林轶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06例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及用ATB系统鉴定细菌和药敏.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9%(106/532),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7%(57/106),不动杆菌占16%(17/1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15/106).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为20%,亚胺培南为2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为18%,多粘菌素B为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至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为28%,多粘菌素B为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的显示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冰芬;任瑞庆;游丽莎;邓瑞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免疫不孕的因素.方法:对1115例不孕不育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联合测定血清中的AsAb、EmAb、AoAb、HCGAb、ATAb、ACA.结果:174例男性的AsAb阳性率为46.55%.941例女性中,六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9.34%、14.96%、11.05%、10.31%、7.26%和15.30%.原发性不孕的AsAb阳性率为22.33%;继发性不孕的AsAb阳性率为11.32%,两者比较X2=14.47,P<0.01.结论:在不孕不育临床中常见的是由于精子免疫引致的男、女性免疫不育,尤以原发性不孕为甚,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免疫因素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刘军;陈健华;卢义生;黄绍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作用.方法:9对18例早产双胎儿,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SBG).出生前母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三剂,双胎儿出生后4小时内气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剂量和用药后血气变化,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转归.结果:第一出生组和第二出生组平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量分别为78.5±23.9mg/kg和79.5±15.9mg/kg,t=0.31,P>0.05.两组的需氧时间分别为8.2±8.2天和8.9±8.4天.各有1例需氧超过28天.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pH和PaO2差异显著,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F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33.33%,S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55.56%,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8.89%,总存活率94.44%.结论: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作者:邓皓辉;陈健华;朱晓燕;曾伟斌;叶毅桦;李锐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白内障的彩超诊断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白内障患者眼球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彩超在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本院住院或门诊白内障患者63例108只眼.仔细观察晶状体前后缘及内部回声,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等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回声,测量晶状体大小、后缘长度,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眼球内部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结果.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超声表现为晶状体增厚或正常,后囊膜增长,回声增强、增厚,依晶状体混浊部位不同呈分布不一的稍强回声.外伤性白内障,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导致晶状体声像图表现各异.先天性白内障,患眼晶状体回声明显增高,呈光团型,前后囊膜回声增强,毛糙.结论:彩超诊断白内障简便、迅速、无创、可反复进行,弥补了眼科裂隙灯和检眼镜的不足,能全面了解眼球内的情况,在眼科临床诊疗及手术方式的拟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无关.

    作者:陈卫华;曾传美;彭凤裘;曾祥云;游宇光;葛贻珑;肖文胜;任苓;谢谨捷;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抢救成功10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10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立即呼吸机通气,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蓝光军;黄志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材料在各类型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7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74例无近期复发,12例嵌顿疝中5例合并肠坏死施行肠切除肠吻合后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治愈.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便,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应症广.

    作者:曾宪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改善脑供血治愈顽固失眠30例

    失眠是神经衰弱主症,临床常见,一般用安眠镇静药物治疗能取得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经对30例重症失眠患者用常规治疗无效,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仪(简称TCD)检查均存在大脑供血不足,5例伴有脑动脉痉挛,13例伴血管弹性减弱,遂以改善大脑供血为主,辅以安神镇静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湿疹病例98例,其中急性湿疹30例,亚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36例,外用海普林软膏治疗,每日3次,疗程3周,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海普林软膏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75.00%、66.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结论: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有效、安全.

    作者:王建东;黄小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误诊分析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占成年人眼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死亡率国内外报道为13%~70%[1].在临床诊断上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因而如何提高CM的临床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本院曾收治2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厚飞;刘精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米非司酮减少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取环困难.方法: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分别取环前连续2天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返院取环.结果:服用米非司酮,40例围绝经期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为82.5%,40例绝经后一年以上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为72.5%;与相应不用药组的成功率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环可改善宫颈条件,减少取环的痛苦.

    作者:盛立红;李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于发病3天内、发病2周时、发病4周时取静脉血测定LPA含量,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LPA检测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LPA,用定磷法测定.结果: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3天内血浆LPA含量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63μmol/L±3.67μmol/L,2.67μmol/L±1.40μmol/L,2.04μmol/L±1.01μmol/L;脑血栓形成组LPA的增高可持续2周(发病2周时含量为5.31μmol/L±1.94μmol/L),发病第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2.09μmol/L±1.01μmol/L),总体规律为发病时明显增高,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脑出血组发病2周时含量2.54μmol/L±.91μmol/L、发病四周时含量2.28μmol/L±1.04μmol/L,与出血发病3天内含量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PA可以作为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一个指标,用来指导脑梗死的治疗.

    作者:刘南海;朱祖余;刘春棋;黄晓峰;邱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流行性癔症18例报告

    目的:探讨流行性癔症的特点.方法:分析18例流行性癔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病例皆为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心理暗示性高,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本病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女生的心理辅导,对流行性癔症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作者:李正春;兰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食管膀胱异时多重癌一例

    患者男性,65岁,2001年7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食欲精神好,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CT、B超及输尿管镜检查均报告为肾癌.膀胱正常.当月在我院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右肾移行细胞癌(Ⅰ-Ⅱ级).术后未行放化疗.2003年4月因进食梗阻感半月入院.食管吞钡检查可见胸下段食管不规则充盈缺损,管腔有狭窄,窄前有食管扩张,提示胸下段食管癌.食管镜提示胸下段食管肿物,距门齿32cm.病理报告为中~低分化腺癌.当月在本院行气管内麻下经左胸胸下段食管癌切除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食管腺癌.术后未行放化疗,仅行中医辅助治疗.2003年7月出现解无痛性肉眼血尿.

    作者:叶红卫;曾宪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作用.方法:称重法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结果:大豆苷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及其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大豆苷元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器官的重量.

    作者:曾靖;邱峰;叶和杨;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滴眼剂与塑料滴眼瓶相容性考察项目初探

    目的:研究中药滴眼剂装入塑料滴眼瓶后,滴眼剂质量是否受影响的可行有效检测项目.方法:观察滴眼剂的性状、澄明度、测定pH值、渗透压、吸光度和失重.结果:用塑料滴眼瓶包装的四种中药,滴眼剂的质量未受影响.结论:检测指标有效、可行,可作为考察中药滴眼剂和塑料滴眼瓶相容性的重点检测项目.

    作者:张志祖;何晓南;黎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以往的心内直视手术通常需要在低温、心脏停跳的条件下完成.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对一些先心矫治手术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的要求.我院自99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实施体外循环手术44例,病例有复杂先心、大动脉转位、F3、F4等,其中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不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其文;查良华;毛君晓;付金风;杨琼;刘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尿道直肠瘘1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婚后5年不育而来就诊.询问病史,患者有先天性肛门闭锁史.自出生后至今排尿时肛门也出现尿流,不能正常站立位排尿.婚后性生活正常,但射精时精液均从肛门排尿,不能进入女方阴道.体检:生长发育良好,外生殖器未见畸形,会阴部及肛门均出现尿流.在X线透视下经静脉肾盂造影待造影剂排泄至膀胱后嘱患者排尿行动态观察,可见尿道膜部至肛门有造影剂呈线状显影.

    作者:肖春生;刘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12例报告)

    目的:提高输尿管镜的临床运用技术,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及输尿管石街结石一次碎石取尽率分别为70.8%(17/24)、94.7%(18/19)、96.7%(59/61)、83.3%(5/6).3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发生输尿管穿孔,5例发生输尿管粘膜下假道形成.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用于治疗各段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开放手术.

    作者:曾志宇;欧阳少青;丁龙辉;赵远根;曾宪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