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尿道直肠瘘1例报告

肖春生;刘立新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闭锁, 尿道直肠瘘, 排尿, 造影剂, 静脉肾盂造影, 患者, 外生殖器, 生长发育, 尿道膜部, 站立位, 性生活, 透视下, 会阴部, 阴道, 线状, 显影, 体检, 射精, 排泄, 精液
摘要:患者,男,30岁,因婚后5年不育而来就诊.询问病史,患者有先天性肛门闭锁史.自出生后至今排尿时肛门也出现尿流,不能正常站立位排尿.婚后性生活正常,但射精时精液均从肛门排尿,不能进入女方阴道.体检:生长发育良好,外生殖器未见畸形,会阴部及肛门均出现尿流.在X线透视下经静脉肾盂造影待造影剂排泄至膀胱后嘱患者排尿行动态观察,可见尿道膜部至肛门有造影剂呈线状显影.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误诊分析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占成年人眼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死亡率国内外报道为13%~70%[1].在临床诊断上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因而如何提高CM的临床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本院曾收治2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厚飞;刘精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频静电气化治疗沙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的疗效.方法:对688例活动性病变的沙眼,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FGI-A型沙眼治疗仪,进行气化治疗;另一组应用药物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气化治疗组(实验组)临床治愈301例,好转39例,治愈率为87.5%,有效率为100%.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治愈79例,好转237例,治愈率仅为23%,有效率为92%.两组治愈率对比,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疗效确切,具高效、速效、安全、简便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可在城乡防盲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太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34例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例(55.9%),好转15例(44.1%),无恶化及死亡.结论: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性脑病在MRI成像上有一定的特征,皮质激素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懿;李广生;兰艳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例平衡易位携带者所致习惯性流产的遗传效应分析

    我室在遗传咨询门诊中,发现了3例因染色体平衡易位所致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现将这3例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及异常染色体发生的机制和遗传效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肖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输出道脐部造口术的术中护理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无浸润的浅表性癌,初次治疗后复发率高达70%[1],为进一步降低膀胱癌的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即用回肠或盲肠做成贮尿囊,用另一段做成具有活瓣功能的输出段并行腹壁造口.

    作者:方强;章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作用.方法:称重法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结果:大豆苷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及其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大豆苷元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器官的重量.

    作者:曾靖;邱峰;叶和杨;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常见的遗传性眼底病,其发病率约为1:3 500~1:4500.RP有三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RP),约占6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RP),约占10%~25%;X-连锁遗传,约占5%~8%.此外,尚有一些孤立散发.

    作者:唐爱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血清钾与心电图、肌力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相关性.结果:各种原因所致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肌无力程度可不一致.结论:心电图、肌力与血清钾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电图比肌力能更准确反映血清钾水平.

    作者:林轶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泰素加5-氟尿嘧啶持续输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泰素加5-氟尿嘧啶持续输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该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3例病人先给予置好深静脉埋入式导管(贝朗管),给予泰素90mg/m2,dl,3小时滴注(先预处理);5-氟尿嘧啶0.5mg,iv,d1,2500mg/m2,持续静脉输注共二天(48小时),每二周一次,二次为一周期.结果:13例病人中CR 1例,PR 8例,NC 3例,PD 1例.总有效率69.2%(9/1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Ⅲ°、Ⅳ°占61.5%(8/13),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结论:该方案有效率高,毒副作用不大,经济条件较好的晚期胃癌患者可试用.

    作者:张自翔;王祥财;许明君;李树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灭鼠药中毒救治体会(附16例分析)

    灭鼠药在市场广泛有售,购买方便,灭鼠药中毒屡有发生.此16例均为2002年在我院急诊科抢救治疗的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钟小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材料在各类型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7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74例无近期复发,12例嵌顿疝中5例合并肠坏死施行肠切除肠吻合后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治愈.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便,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应症广.

    作者:曾宪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中脂肪肝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食物的变化和健康体检工作的开展,以及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是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方法,超声对脂肪肝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们对3000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的脂肪肝根据超声像图特征予以分类,以及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羊膜治疗翼状胬肉及术后观察

    目的:对34例36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羊膜移植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羊膜溶解时间进行跟踪.方法:采用DMEM培养液与纯甘油1:1比例的保存液-80℃保存的羊膜对翼状胬肉患者行AMT术,随防时间18个月,其中术后1月、2月、半年观察AMT术后及羊膜溶解的时间进行跟踪.结果:36眼患者中,治愈(角膜透明,巩膜术区结膜生长良好,充血消失)34眼,占94.5%,复发(手术后6个月纤维组织增生侵入角膜伴新生血管)2例,占5.5%.羊膜溶解:1个月3例,占8.3%、2个月30例,占83.3%,半年全部溶解.结论:AMT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大多数羊膜溶解时间是1~2月.

    作者:蒙云燕;董世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的关系.方法:常规12导心电图测定69例COPD、88例肺心病和32例对照者的QTd,求得校正的QTd(QTcd),并测定同一日的血钾、气血分析及入院后三天之内的肺功能.结果:COPD组、肺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肺心病死亡组32例与肺心病治疗组57例之间QTd、QTc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QTd测定可作为COPD和肺心病病情变化的一种监测指标.

    作者:聂春根;白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梅毒误诊银屑病一例

    患者男,41岁,工人.因全身起皮疹伴脱屑1月余于2003年11月15日就诊.1月前患者双上肢出现丘疹、鳞屑.初步诊断:寻常性银屑病.经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皮诊逐渐扩展至全身,弥漫分布,多数融合成斑块,脱屑明显.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冶游史.体检: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可活动,质硬.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多数密集斑疹,类圆形,大小不一,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掌跖部未见特征性皮疹,粘膜无受累.

    作者:陈婷;曾祥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输浓缩红细胞诱发脑梗塞二例分析

    我院肿瘤科在2003年出现2例妇科肿瘤患者因阴道异常出血导致贫血后,输成份血而诱发脑梗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凌;崔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挖空宫颈子宫全切术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索并改进传统的手术方法,使腹式子宫全切术更为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我院1997年引进香港周基杰主任医师的挖空宫颈子宫全切术(改良经腹子宫全切术)并与传统的子宫全切术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辉;谢林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177例(183眼)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治疗各类型白内障手术的观察效果.方法:对177例183眼各类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0.5占61%,矫正视力≥0.5占82%.结论:超声乳化术切口小,损伤少,视力恢复快而稳定为其优点,但技术操作要求高.

    作者:邝松基;朱宝卿;何国伟;梁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部热压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88.8%;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为63.6%和6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30.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及早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郑少逸;陈华德;赖文;高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体会

    部分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矫正并不理想,鼻塞头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用传统的方法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由于术腔小、手术器械大,术野暴露不充分.不是在直视下而需要摸索操作,容易并发鼻中隔穿孔.因此很难达到治疗效果.自1999年以来,我科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在鼻内窥镜下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兰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