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英
CISH (classical intrafascial semm hgstere ctomy)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它使保留宫颈作为盆腔支持器官,而又消除宫颈部位恶性变后患成为可能.现将50例Semm的腹腔镜辅助下鞘内次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粗隆间骨折,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而引起的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多见.目前由于固定技术的提高,固定方法、材料等方面的进展,早期手术、早期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院应用DHS治疗粗隆间骨折6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勇;吴广球;欧跃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材料在各类型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7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74例无近期复发,12例嵌顿疝中5例合并肠坏死施行肠切除肠吻合后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治愈.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便,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应症广.
作者:曾宪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预测的可靠性.方法:用APS-2000型眼电生理自动测试仪,根据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进行分析.结果:振幅在23.20微伏以上,术后视力大于0.4;振幅在18.60微伏与23.20之间,术后视力在0.1~0.4之间;振幅在9.86微伏以下,术后视力在0.1以下.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能对屈光间质混浊下的视网膜功能和结构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为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谢基华;曾祥云;陈春明;刘琳琳;刘万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肌力的相关性.结果:各种原因所致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肌无力程度可不一致.结论:心电图、肌力与血清钾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电图比肌力能更准确反映血清钾水平.
作者:林轶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前列宝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取聚酰胺柱层析法分离提取前列宝胶囊中黄芪甲苷,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的回归方程为:s=7697.66+8528.97×c,r=0.9984.线性范围1.8~9.0μg,平均回收率为101.41±5.23%,RSD为2.89%.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前列宝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余志红;毛德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部分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矫正并不理想,鼻塞头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用传统的方法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由于术腔小、手术器械大,术野暴露不充分.不是在直视下而需要摸索操作,容易并发鼻中隔穿孔.因此很难达到治疗效果.自1999年以来,我科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在鼻内窥镜下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兰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尽早纠正新生儿黄疸,以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同时,辅用单味茵陈口服.结果:菌陈辅助治疗组病程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结论:单味茵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例1,男,60岁,因前列腺摘除术后1年,尿频、尿痛、血尿半年于1998年3月2日人院.患者1年前在我院因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后渐渐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症状,但无尿流中断现象,抗炎治疗无效.X线提示膀胱区有一长约5cm左右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提示膀胱异物.但患者否认有尿道插入异物史.膀胱镜可见膀胱顶部有一长约5cm条索状、淡黄色、表面呈颗粒状悬吊性结石,下端游离,呈上小下大状.
作者:刘立新;肖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作用.方法:称重法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结果:大豆苷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及其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大豆苷元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器官的重量.
作者:曾靖;邱峰;叶和杨;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食物的变化和健康体检工作的开展,以及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是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方法,超声对脂肪肝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们对3000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的脂肪肝根据超声像图特征予以分类,以及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的关系.方法:常规12导心电图测定69例COPD、88例肺心病和32例对照者的QTd,求得校正的QTd(QTcd),并测定同一日的血钾、气血分析及入院后三天之内的肺功能.结果:COPD组、肺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QTd及QTcd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肺心病死亡组32例与肺心病治疗组57例之间QTd、QTc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QTd测定可作为COPD和肺心病病情变化的一种监测指标.
作者:聂春根;白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的要求,对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PTCA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行PTCA,干预部位全部植入支架,共植入15个支架;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慢血流,应用异搏定后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和其他心脏事件.结论:有明确PTCA和支架植入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行PTCA和支架植入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并能改善预后,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廖伟;危晓军;赖晓芳;阳贻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湿疹病例98例,其中急性湿疹30例,亚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36例,外用海普林软膏治疗,每日3次,疗程3周,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海普林软膏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75.00%、66.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结论: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有效、安全.
作者:王建东;黄小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68名)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做上方角膜缝后2mm长约6~6.5mm巩膜水平板层隧道切口,晶状体圈匙托出品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46眼(67.65%),术后1周裸眼及矫正视力≥0.5者54眼(79.54%),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于在基层开展.
作者:温鸿江;张华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滴眼剂装入塑料滴眼瓶后,滴眼剂质量是否受影响的可行有效检测项目.方法:观察滴眼剂的性状、澄明度、测定pH值、渗透压、吸光度和失重.结果:用塑料滴眼瓶包装的四种中药,滴眼剂的质量未受影响.结论:检测指标有效、可行,可作为考察中药滴眼剂和塑料滴眼瓶相容性的重点检测项目.
作者:张志祖;何晓南;黎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免疫不孕的因素.方法:对1115例不孕不育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联合测定血清中的AsAb、EmAb、AoAb、HCGAb、ATAb、ACA.结果:174例男性的AsAb阳性率为46.55%.941例女性中,六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9.34%、14.96%、11.05%、10.31%、7.26%和15.30%.原发性不孕的AsAb阳性率为22.33%;继发性不孕的AsAb阳性率为11.32%,两者比较X2=14.47,P<0.01.结论:在不孕不育临床中常见的是由于精子免疫引致的男、女性免疫不育,尤以原发性不孕为甚,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免疫因素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刘军;陈健华;卢义生;黄绍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功能或美观.近年来国内外用放射性核素90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核医学科门诊自1998~2002年间采用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朴;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室在遗传咨询门诊中,发现了3例因染色体平衡易位所致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现将这3例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及异常染色体发生的机制和遗传效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肖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作用.方法:9对18例早产双胎儿,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SBG).出生前母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三剂,双胎儿出生后4小时内气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剂量和用药后血气变化,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转归.结果:第一出生组和第二出生组平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量分别为78.5±23.9mg/kg和79.5±15.9mg/kg,t=0.31,P>0.05.两组的需氧时间分别为8.2±8.2天和8.9±8.4天.各有1例需氧超过28天.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pH和PaO2差异显著,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F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33.33%,S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55.56%,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8.89%,总存活率94.44%.结论: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作者:邓皓辉;陈健华;朱晓燕;曾伟斌;叶毅桦;李锐钦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