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过少92例临床分析

辜俊梅;李慧敏

关键词:羊水过少, 围产儿预后, 产科医护人员, 围产医学, 同期分娩, 高危妊娠, 不良结局, 病例, 病理状态, 羊水量, 检出率, 发生率, 发病率, 对照组, 诊断, 应用, 提取, 临床, 范畴, 处理
摘要:羊水过少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妊娠病理状态,属严重高危妊娠范畴,是引起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认为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约为0.1%,但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为0.5%~4%[1],发病率有明显增加,所以对羊水过少的诊断、处理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羊水过少92例病例,同时随机提取同期分娩92例羊水量正常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转移癌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漏诊或误诊原因.方法:对14例骨髓转移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转移癌14例中,发热6例,全身骨骼疼痛14例,贫血12例,出血12例,消瘦8例,骨骼压痛8例;3例重度贫血患者周围血中找到幼粒、幼红细胞呈骨髓病性贫血;合并DIC 6例;ESR增快12例,AKP升高6例.结论:骨髓转移癌常有全身骨骼疼痛、贫血、消瘦、出血、骨骼压痛等临床表现,且部分合并骨髓病性贫血及DIC,ESR、AKP检查对诊断骨髓转移癌有一定辅助价值.

    作者:丁义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68例声带息肉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在监视器下手术切除.结果:随访≥3月,治愈164例(97.6%),好转2例(1.19%),无效2例(1.19%)(均为术后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精确度高,手术安全,效果良好.

    作者:贺春燕;李亶;温太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

    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手术效果,我院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术式上进行改良,施术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春梅;肖杨军;彭国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分析(附40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肾前性因素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3例老年人占26例.经治疗后有21例肾功能恢复,6例基本恢复,13例无效,17例死亡病例中有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脑水肿、脑肿胀、脑疝.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老年人多见,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常见.

    作者:黄伟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物性血尿35例临床分析

    不少药物对肾脏有毒副作用,如果临床上不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以及是否适用于儿童,就会对儿童肾脏产生极其不良影响,乃至于肾功能衰竭.现将我院儿科1996年1月~2003年12月诊治的药物性血尿35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宁丽;吴翠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皮素在硬膜外麻醉肾移植术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肾移植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方法:25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在入室后麻醉前(T0)、切皮(T1)、放置三叶拉钩(T2)、膀胱充水(T3)、缝合切口(T4)、缝皮(T5)6个时点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浓度.结果:与T0时点比较:T1~T4时点血浆内皮素浓度降低(P<0.05~0.01);T5时点血浆内皮素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控制肾移植术中的应激反应.

    作者:柳朴;康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的免疫组化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对病理诊断的作用越来越为大家共识,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抗体只适用新鲜细胞或冰冻切片,因为常规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许多抗原决定簇被醛基交联封闭,以至于无法和抗体结合[1].

    作者:谢学斌;张文忠;肖学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螺内酯、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螺内酯、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分级为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速尿、开博通、地高辛或西地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及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CHF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97.1%,对照组为83.3%;两组CHF患者用药治疗后的EF、6-MWT值均较用药前有明显的提高,其提高值在治疗组更显著,且副作用较少.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及倍他乐克治疗CHF,可增加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作者:彭祝军;许庆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儿抚触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生儿采取抚触法与传统法护理,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抚触组从生后6h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安静,易入睡,且睡眠时间长,体重增加更快,新生儿神经行为可安慰性增强,颈紧张反射、手握持反射良好,觅食反射活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方法.

    作者:叶洪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例金属烤瓷修复体失败原因浅析

    金属烤瓷修复是目前固定义齿具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强度、固位及色泽方面优于其他修复体,作者就临床收集的20例烤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康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羊水过少92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妊娠病理状态,属严重高危妊娠范畴,是引起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认为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约为0.1%,但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为0.5%~4%[1],发病率有明显增加,所以对羊水过少的诊断、处理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羊水过少92例病例,同时随机提取同期分娩92例羊水量正常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辜俊梅;李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易蒙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腹泻,能促进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胡利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碟鞍区肿瘤5例误诊分析

    碟鞍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以视力及视野障碍及颅内高压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加以影像学检查,较易诊断.但有些碟鞍区的肿瘤全身症状不明显,常并发类似青光眼、视乳头炎的一些特征,易造成误诊,我院眼科自1996年5月~2003年8月收治5例,病初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思奇;曾祥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的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graphy,M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完成37例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经二维(2D)处理图像,然后以大信号投影重建图像.结果:全部病例都获得成功.良、恶性胆道梗阻在MRCP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SE/T1、FSE/T2及胰胆管成像的原始图像,MRCP定位准确性为100%,定性准确性为84%.结论:MRCP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清楚、直观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结合常规扫描所见,定性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提供很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彭吉东;蒋海清;钟俊远;林耀昆;赵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低体重儿贫血(附30例报道)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低体重儿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低体重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生后第7天起给予EPO及铁剂(力蜚能)治疗,对照组仅予铁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在生后Hb、RBC、HCT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较轻,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两组血清Fe++生后均逐渐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Fe++上升.结论:早期使用EPO能减轻低体重儿的贫血程度;补充足够的铁剂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海珍;杨嘉琛;黄水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扰素和聚肌胞联合维胺酯乳膏治疗扁平疣28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干扰素和聚肌胞联合维胺酯乳膏治疗扁平疣,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荣朋;邱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的随访率为100%,全组病人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41%、33.3%、18.4%、11.5%、6.9%.结论重视个体化分析,应用合理有序的介入等综合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仲华;李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干扰素α(interferon,IFN)是早被广泛认可的抗HBV药物,但其持续应答率不高.拉米夫定(1amivudine,LAM)是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以其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反应而受到青睐,但其停药后易复发,耐药变异率高等又限制了其应用.联合两种抗病毒药物有可能提高疗效和推迟耐药性产生[1,2].我们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比较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与单用拉米夫定、干扰素的疗效,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范志平;邓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哮喘患者血浆ECP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荧光酶免法定量测定42例健康体检者、30例急性期及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浆ECP含量.结果:急性组、缓解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ECP水平升高(P<0.01,P<0.05);急性组与缓解组血浆EC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ECP水平检测可作为哮喘患者诊断、监测、预后及指导抗炎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志平;柳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233例(227眼)临床分析

    目的:对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的效果临床分析.方法:对223例(227眼)各类型白内障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3月.结果: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0.5占43%,矫正视力≥0.5占68%,脱盲率97.8%,脱残率86%.结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方法安全,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反应轻,视力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邝松基;朱宝卿;何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