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洛因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邹小秋;刘明秋

关键词:海洛因,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心绞痛,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壁运动, 心脏彩超, 疼痛缓解, 冠脉造影, 反复发作, 再发作, 心前区, 病理性, 压榨, 血脂, 图示, 随访, 戒毒, 基线
摘要:患者陈某,男,30岁,吸食海洛因7个月,反复发作心绞痛3天入院,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脂均示正常,入院第二天出现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电图示: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3h后疼痛缓解,冠脉造影示正常,24h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1周后V1-V4 ST段下降至基线水平,出现病理性Q波,一月后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运动减弱,出院后戒毒,随访2年,未再发作心绞痛.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氨苄胶囊致抽搐1例

    患儿,男,12岁,因咽痛两天抽搐一次于2004年7月23日23:00入院,患儿于1小时前因咽痛口服头孢氨苄胶囊两粒,用药1小时后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两眼上翻,四肢强直,口吐泡沫,数分钟后缓解.急来我院就诊.近日未服用其他药物,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家庭无癫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1℃,脉膊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入院后急抽血测血生化,结果:血钾4.09mmol/L,血钠144.4mmol/L,血氯101.5mmol/L,血钙2.32mmol/L,检测血常规:WBC7.7×109/L,Gran52%,Lymph402%,无其他不适,考虑:头孢氨苄胶囊所致不良反应.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利尿,补充维生素后患儿无不适症状,痊愈出院.

    作者:程菊香;肖春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如何避免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方式.是对现存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革.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①放大了信息,节约教学时间.传统教学在写黑板、擦黑板、挂挂图等花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解决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②图文并茂,利于讲清难点;③字体颜色变化多,利于突出重点;④方便保存修改,减轻备课负担.⑤屏幕显示,减少笔误和口误等等.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生事物,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在课堂上它只能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作者:苏水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侵蚀性葡萄胎椎管内转移合并慢性尿潴留的护理

    我科于2002年1月8日收治1例侵蚀性葡萄胎椎管内转移合并慢性尿潴留患者,经过3次化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50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特点及与该病的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项或多项心电图异常改变占72%,其中脑梗塞组、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分别占该组的64%、76%、89%.心电图异常组和正常组死亡率分别为11.11%、4.76%.动态观察部分心电图异常者心电图随病情好转而逐步恢复.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有较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高.心电图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心电图可随病情好转逐步恢复.

    作者:廖金;钟俜;刘伟斌;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危重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送管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方法:选择危重患儿5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采用传统送管进行头皮留置针穿刺法,乙组采用改良头皮留置针穿刺法.结果:乙组送管方法穿刺成功率高于甲组(成功率96%).结论:对危重患儿采用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软管的方法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有效途径.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东茛菪内酯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东莨菪内酯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法、对抗特异性心肌缺氧法、对抗脑缺血缺氧法、游泳实验法观察东茛菪内酯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东茛菪内酯能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脑缺血缺氧及游泳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结论:东茛菪内酯具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陈燕萍;曾靖;叶和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国内应用不断扩大,在儿科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入住的小儿肺炎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咽管瘤的CT和MR诊断分析

    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14例,全部进行CT和MR两项检查,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采用岛津全身CT机和东芝多层螺旋机,以眶耳线为扫描基线,层厚5mm,无重叠扫描.采用日本日立开放式永磁型MR机,场强为0.3T,常规横轴位T1、T2加权像,冠状位及矢状位T1加权像.

    作者:王肇平;钟俊远;肖道雄;刘昊;蒋海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螺内酯组(A组),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螺内酯(20~40mg/d),对照组(B组)仅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生化等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8周后A、B两组心功能、无创心排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改善更显著(P<0.05).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血脂、血糖升高,无高血钾症.结论: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50例(研究组),与同期经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对照组)的资料,对两组围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输卵管复通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36min,对照组为67min,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28ml和163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5d和5.5d,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92.3%和42.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军晖;杨琳;张先琴;吴闽君;郭璐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椎板间开窗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分析

    本院自1998年1月~2003年8月间共收治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43例,均行椎板开窗、侧隐窝扩大、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华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联合皮肤墨水与维生素AD胶丸标记在脊椎与脊髓病变MRI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墨水与维生素AD胶丸联合标记在脊椎与脊髓病变MRI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5例脊椎和脊髓病变作MRI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分别采用传统定位法、胶丸定位法、联合定位法及X线定位法定位,用手术或穿刺检验上述方法的准确性.联合法分别与传统法、胶丸法及X线法的定位准确性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应用皮肤墨水与浓缩维生素AD胶丸标记定位法较传统定位法的准确性具有明显的优势.联合定位法虽然较胶丸定位法、X线定位法定位准确性无显著差异,但联合定位法能被临床直接使用,具有很大优势.结论:联合应用皮肤墨水与维生素AD胶丸标记在脊椎和脊髓病变MRI定位的方法,定位准确,简单方便,实用可靠,能直接供临床使用,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作者:彭吉东;蒋海清;钟俊远;林耀昆;郭来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病人知晓率、服药率及对维持血压稳定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例数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治疗效果,维持血压稳定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章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体会30例分析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是威胁早产儿生命的严重症状,如何控制好呼吸暂停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呼吸暂停的关键在于能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及早给予干预,所以在NICU中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5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忠英;谢鸿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

    角膜水肿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9月聘请广州眼科专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223例,我们对术后角膜水肿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异丙芬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21例体会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诊断要求越来越高.双异丙芬是一种静脉诱导麻醉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安全、副作用少.我院2003年9月~2003年12月共进行21例异丙芬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本文对这些病人的检查情况作一回顾,对其注意事项安全性作初步探讨.

    作者:刘杰;张彦芳;李韶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洛因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陈某,男,30岁,吸食海洛因7个月,反复发作心绞痛3天入院,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脂均示正常,入院第二天出现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电图示: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3h后疼痛缓解,冠脉造影示正常,24h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1周后V1-V4 ST段下降至基线水平,出现病理性Q波,一月后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运动减弱,出院后戒毒,随访2年,未再发作心绞痛.

    作者:邹小秋;刘明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牙龋齿非创伤性充填疗效观察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traumatic RestortiveTreatment,ART)是80年代中期由Frenchen等学者研究形成的一种龋齿充填治疗方法.它利用简单的手用器械清除龋坏,消毒后采用有粘接力,耐压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ART具有许多优点,不需电动牙科设备,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易于接受,玻璃离子的化学粘结可以避免去除较多的牙体组织,材料中氟离子的释放可使牙体组织再矿化以阻止龋病的发展,兼有治疗和预防效果.胡德渝等[1]报道乳牙龋齿充填后一年的成功率为88.9%低于银汞充填,但很接近.因此将ART技术应用于社区口腔保健特别是在边远不发达农村地区推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乳牙应用ART技术充填二年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野苋菜花粉变应原组分分析

    目的:分析野苋菜花粉变应原提取液的蛋白组分.方法:应用SDS-PSGE及薄层扫描.结果:发现其有四条蛋白条带:64.2KD、占34.3%;34.0KD、占49.1%;20.6KD、占6.0%;13.0KD、占10.4%.结论:野苋菜花粉变应原提取液以34.0KD、64.2KD的蛋白为主.

    作者:谢水祥;刘志春;曾祥凤;江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报道一例

    头孢噻肟钠属头孢菌素类第三代药物,属半合成抗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我所在2003年12月发生一例头孢噻肟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反应,患者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星;陈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