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黄立慧;钟琦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质量和管理, 优化, 医疗服务, 业务流程, 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 社会效益, 决策依据, 经济效益, 重组, 知识, 加工
摘要:医院信息化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医院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以优化、决策为目的对医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挖掘,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片加西替利嗪治疗52例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雷公藤片加西替利嗪联合治疗5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荣明;邱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和全肠外营养(TP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6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行TPN和乌司他丁治疗,连用7天;对照组只行TPN治疗,连用7天.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TNF-α、IL-6浓度;并计算术后第1~7天的氮平衡.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各个时间点CD3值均有所下降,与术前水平均元显著性差异;(2)对照组CD4和CD4/CD8于术后第1、3天下降明显,至第7天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CD4和CD4/CD8术后第1天下降明显,术后第3天时高于对照组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时高于对照组和术前水平;(3)术后第1、3天两组TNF-α和IL-6均明显升高,治疗组于术后一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4)术后第4天,治疗组已接近正氮平衡,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UTI和TPN可改善病人术后免疫功能低下,缓解急性炎性反应和促进正氮平衡及急性相蛋白的合成.

    作者:廖传文;刘伟中;万宇飞;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管上皮细胞等)和细胞成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气道炎症导致气管高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近几年,我们在临床治疗哮喘病人中体会到,只要及早给予正规、充分的治疗、合理用药,哮喘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能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附12例报告)

    我科近2年来完成了12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时保;罗伟昌;林鹤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32例体会

    随着微创外科在各学科的开展和兴起,已经渗透到了小儿普外科,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同时在小儿斜疝手术中,不破坏腹股沟管的局部解剖,无出血,现把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的32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平;刘翔凌;朱少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32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3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20例.右半结肠癌全部Ⅰ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和吻合7例;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6例;Ⅰ期肿瘤切除,永久性结肠造瘘4例;姑息性切除及结肠造瘘3例.术后病检均为结肠腺癌.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1例成功,1例出现吻合口漏;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6例成功,1例吻合口漏;另外1例病人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行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例出现吻合口瘘的病人引流管置管均超过一周,且置管于吻合口附近.结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采用Ⅰ期或Ⅱ期吻合口术式,应根据综合因素而决定,只要严格掌握Ⅰ期手术吻合指征,Ⅰ期手术吻合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漏,除与肠道及全身情况及吻合技术均有关外,与术中放置引流的时间和位置有关.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论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重视教育者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有用人才.创新教育的实践应体现人本化、个性化、基础化、开放性、多样化、示范化、启发性、民主化原则.创新教育的新体系必须按照综合化、系统化、层次性、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建构.

    作者:刘平;黄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年人胃癌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胃癌患者485例.其中青年患者42例(18~39岁),占同期胃癌的8.7%.为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利民;郭崇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毒鼠强的心脏损害(附3例报告)

    由于各种原因,毒鼠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毒鼠强对心脏损害情况鲜见专题报告.本文报告3例心电图、心肌酶检验资料完整的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脏损害及治疗临床分析,以加深了解鼠毒强中毒对心脏损害的程度、观察项目以及治疗情况.

    作者:廖金;黄凌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与应激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

    1998年5月~2003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了484例颅内血肿病人,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TICH)368例,占76%;自发性颅内血肿(SICH)116例,占24%,共70例并发了应激性溃疡(AGML),总发病率为14.5%.

    作者:李意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底贲门癌诊治体会(附202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2例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病例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以低分化腺癌多见(,82.67%),手术可经腹(78.25%)或经胸(21.75%)进行.全胃切除(64.35%)或近端胃切除(35.65%)均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经腹全胃切除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是提高胃底贲门癌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长文;王刚;曾广源;傅华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照组用利福喷汀、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共有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率81%;对照组47例,痰菌阴转率56%;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效率50%,空洞闭合率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1%,对照组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行业.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摸式由单纯的医学生物摸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摸式的转变,医学伦理学也由过去的传统个体医德型转向为现代、社会、生命伦理学,医德的视野扩大了,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加重了,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也更高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双重竞争,一是国内医疗单位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同外方医院在国际规则下的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占优势,医院才能生存与发展,而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扩大市场份额,吸引病人.这样医院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医院形象除了技术、建筑环境、技术设施等硬件外,医院文化的核心内容如价值观、医德医风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晓玲;甘雅芬;奚继先;郭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

    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为153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朱延丹;危小军;谢东阳;钟一鸣;廖伟;廖祥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有窦型根尖周炎一次根管充填的疗效

    目的:探讨一次法与常规法根管充填对有窦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选择213颗牙,均有窦型前牙或双尖牙分组治疗对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正确选择适应症,一次法根充是可行的.

    作者:王瑞;雷萍;彭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肠道一层吻合法临床体会

    胃肠道吻合主要分一层法和二层法.传统多用二层法,但屡有报道一层法的优点.我院自1999年至2003年采用一层法吻合胃肠道62例,获得良好效果,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泽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保密工作的思考

    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府、企业上网工程的兴起,网络信息系统正成为政府、企业的办公、管理、业务平台,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方兴未艾,纷纷加大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及其他行政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人们在改变旧的工作方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计算机.一方面,网络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频率越快越高,另一方面,对网上保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高校在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同时,必须加强网络的保密工作.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37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6月至2004年5月共完成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7例,其中男62例,女75例.其中胃大部切除术37例,胃穿孔修补术7例,胆囊切开取石术5例,剖腹探查术8例,阑尾切除术21例,剖腹产术23例,子宫切除术2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9例,脾切除术2例.

    作者:周兆锋;徐开鑫;谢林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运动再学习结合活血化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同时,加用水蛭干粉及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前和研究结束后的3天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两组前后比较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宇;朱丽芳;何小燕;谢冬玲;曾春英;王素霞;李劲;张昌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罕见清开灵过敏反应1例

    患儿,男,3岁,因发热、咳嗽、咽痛一天于2002年9月16日7pm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T39.6℃,HR 96次/分,R 28次/分,双侧扁桃体充血,呈Ⅱ°肿大,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第一组药液10%葡萄糖溶液150ml加清开灵10ml静脉滴注,于患儿前额正中静脉进行输液.

    作者:黄桂秀;言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