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甲部分切除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彭韶平;王英斌

关键词:中鼻甲部分切除, 功能性内窥镜, 鼻窦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中甲部分切除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6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存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时对病人进行中鼻甲部分切除.原则上切除中甲前中1/3部,中甲游离缘影响中鼻道宽度时,可酌情部分切除,保留的中鼻甲与钩突切缘有5mm的距离;粘膜肥厚、泡状中甲则可行中甲成形术.结果:对86例病人随诊6月至2年,内窥镜下检查见中鼻甲标志清楚,中鼻道宽大,窦口引流通畅者占87 2%,嗅觉恢复正常或有明显改善者占89.2%.结论:中鼻甲部分切除,既保存了中甲的标志,维持了中甲的功能,又防止了由于中鼻甲完全切除所引起的缺点,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值得推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鼓室成形术Ⅲ型伴改良乳突根治术的体会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有肉芽及胆脂瘤中耳炎和部分久治不愈的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42例采用鼓室成型术伴改良乳突根治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饶裕民;胥志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30例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脑出血2次或2次以上的出血.其临床特点为病情重、意识障碍深、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作者:钟俜;洪水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及预防复发的作用

    目的:阐述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即刻复律效果和其长期口服预防复发效果.方法:50例患者,入院时均发作PSVT,给予普罗帕酮70mg静推,10分钟后如无效再追加70mg,大剂量不超过210mg.有效或无效均口服普罗帕酮300~600mg/日,6~24个月.结果:普罗帕酮的复律效果82%,心动过速终止环节主要为旁道的逆传和房室结快径的逆传,静脉注射可终止PSVT的41例病人,口服普罗帕酮的预防效果为78%,明显优于静脉注射不能转复的9例病人(55 5%).结论:普罗帕酮静脉用药对预测口服药疗效有一定的价值.普罗帕酮在PSVT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谢东明;刘训楷;廖伟;钟一鸣;危小军;罗启祯;赖小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流术后宫内细菌感染的优势菌及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人流术后宫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途径、感染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0例门诊人流术72小时后宫颈管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分泌物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高达60%,与年龄及人流次数无关,而与人流术前阴道清洁度有关.结论:人流术后宫腔感染的控制强调以加强规范化无菌技术操作,提高认识,重视术前阴道内的清洁处理和术后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闵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2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患者上升明显,学者们已注意到缺血性心肌病是属于本虚标实,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属气滞痰浊瘀阻证的一个复杂的症候群,为此,笔者初步用活血化瘀、补中益气法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传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简易人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法及其优点

    本研究介绍一种人子宫内膜细胞培养的简易方法及其优点.该法既节省时间和经费,又能保持子宫内膜细胞间联系;利用细胞爬片能定性、定位且定量检测基因等的表达,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了基础实验方法.

    作者:王小敏;黄海鹏;何福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术结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观察

    卵巢上皮性癌是卵巢恶性肿瘤中为多见的.本院自l997年3月至2000年8月,以手术结合腹腔化疗或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共1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朝霞;邹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联合菌苗抗肿瘤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菌株为26003-21、44824-3及93201-3,瘤种为S180.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后,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5组,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增长的影响.结果: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0.001);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0.6%、48.3%、45.5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75.0 %.结论: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的增长,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作者:李舒梅;童竞亚;罗晓婷;熊跃玲;叶金花;余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择期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一般情况好,Hb≥110g/L,HcT≥0.33,估计术中需输血手术20例,于麻醉后手术前抽取患者自身血400~600ml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快速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监测血压、脉搏、SPO2,HcT的变化.结果: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过程中,循环、呼吸稳定,监测的各项指标未低于安全界限.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是安全的,可相对减少术中输血,节约血源,防止并发症.

    作者: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组a-Ⅰ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重组a-Ⅰb干扰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164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给予维生素Bi 2、维生素C、转移因子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及对症治疗,至溃疡愈合后停药,其中治疗组加用重组a-Ⅰb干扰素10μg,肌注,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6月,观察其有无复发及复发频率(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显著好于对照组(50%).结论:重组a-Ⅰb干扰素可作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运泉;李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1例胎儿脐带绕颈的B超诊断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的一种,占脐带缠绕的90%.脐带绕颈1~2周者多见,3周以上者较少见.

    作者:赖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羊膜建库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制备与保存羊膜(Amniotic membrane,AM),为临床移植治疗眼表泪液(Ocular sur-face&Tear disease,OSTD)提供新鲜羊膜(Fresh amniotic membrane,FSAM)、冻干羊膜(Frozen am-niotic membrane,FZAM)并观察其眼表重建的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羊膜制备与保存方法,制备FSAM、FZAM并进行保存研究,经组织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保存羊膜的形态及其活性;并将FSAM、FZAM应用于12例OSTD患者,行患眼FSAM或FZAM移植术.通过术后印迹细胞学追踪观察移植后AM上皮细胞存活与移行、替代时间,评估AM移植重建眼表的临床疗效.结果:FSAM、FZAM在光镜和电镜下均与正常球结膜组织结构相近,主要结构为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12例OSTD患者行羊膜移植术(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后均未见明显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2周可见少量新生血管长入片,AMT后印迹细胞学追踪检查,术后3个月为阴性,4个月出现阳性反应.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个月,AM在术后4~9个月逐渐溶解、消失,移植区眼表的色泽与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FSAM、FZAM是目前理想的结膜替代材料并可有效地用于重建角、结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防止病变复发.充分清除眼表病变组织和熟练掌握羊膜植片缝合、固定显微技术,是AMT重建眼表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道源;李舒梅;曾祥云;王辉;钟瑞冲;熊跃玲;叶金花;罗晓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压氧与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高压氧与纳洛酮组(治疗组)35例,高压氧组(对照Ⅰ组)3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Ⅱ组)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无论是患儿在神志恢复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Ⅰ、Ⅱ组,总有效率为97.14%,87.88%和71.87%.三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预后不良率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与纳络酮治疗对HIE安全的,疗效肯定,同时强调治疗HIE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作者:吴儒香;刘跃梅;李静;杨赟;廖红群;吴惠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妊高征合并HELLP昏迷5小时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31岁,因停经35+4周,浮肿气促2月,头痛3天,昏迷5h于2001年11月15日由某院转入.末次月经2001年3月9日停经后有早孕反应,孕4+月有胎动感,但未行产检.

    作者:胡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前列腺脓肿(附5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门诊治疗前列腺脓肿5例,均通过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钟久庆;兰光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心房颤动患者活动时心室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心房颤动患者活动时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2组,第1组口服地高辛片0.25mg,1次/d,第2组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mg,1次/d及倍他乐克片6.25~12.5mg,2次/d,使患者安静时的心室率为60~80次/min,然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活动,观察患者活动时心室率的变化.结果:第1组心室率增加了43±17次/min,第2组增加24±13次/min.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控制心房颤动患者活动时的心室率.

    作者:谢绍峰;刘宏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指探法经皮耻骨上膀胱高位微造瘘术(附56例报告)

    自1997年11月至2001年8月采用指探法经皮耻骨上膀胱高位微造瘘术行暂时性尿流改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邹晓峰;袁源湖;黄明;肖运政;肖日海;李旺林;罗道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疾病的检查、诊断以及妇科手术12例,随机选择同期因异位妊娠开腹手术者1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检查、诊断,1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左宫角部妊娠后改行开腹手术,7例完成手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术后用药少、痛苦小、住院日短、术后发热率低.结论:腹腔镜在妇科应用广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替代开腹探查,准确而及时地对盆腔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血栓形成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为增加脑血栓形成发病率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21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脑梗)患者.同时选取210例非病例组作为对照组,要求年龄性别、吸烟、喝酒、高血压及饮食习惯构成与病例组一对应,分别对两组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联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x2值为6 451;比值比(0R)为1.63,0R可信区间为1.12~2.37,不包括1,说明OR值有显著性.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娟;马廉兰;廖跃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倍他米松肌注与下鼻甲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比较下鼻甲注射与肌肉注射在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复发情况等方面的疗效差别.方法:对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下鼻甲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除注射部位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法均相同.结果:二组病人治疗后在症状控制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二组病人在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复发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且肌肉注射与下鼻甲注射在治疗效果、维持时间、复发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使用此药时,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建议采用肌肉注射.

    作者:曾护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