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Y294002联合表阿霉素对骨肉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的研究

侯志凌;倪蕾;赵宏伟;倪键;杨玉;王建业

关键词:LY294002, 表阿霉素, 骨肉瘤
摘要:目的:研究EPI联合LY294002应用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MTT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和LY294002单独和/或联合作用下的MG63细胞株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EPI和/或LY294002作用的MG63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抑制率呈剂量依赖,两药联合后抑制作用明显增加.结论:在单药和联合药物作用后MG63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骨科创伤救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骨科实习生创伤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09 ~2016-06我院骨科实习医生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比较2组教学质量.结果:两组实习医生在培训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创伤救护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救护中对实习医生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带教效果理想,能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华;李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01~2018-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8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4),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肿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铁辉;董鹏飞;张景峰;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12~2017-12在本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脑率中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超早期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0.4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A、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的FMA、BI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两组FMA以及BI评分升高均较显著,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有41例,占93.18%,对照组有34例,占77.27%,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的改善日常的生活能力及运动情况,并且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01 ~2017-03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100例,并在此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对于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院外健康需求,帮助患者掌握抗凝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组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7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CDC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4例,收集肿瘤切除标本,并取癌旁≥2cm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cm7m RNA、Cdc6m RNA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Mcm7m RNA阳性率为85.14%、Cdc6m RNA阳性率为70.2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41.89%、33.78% (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Mcm7m RNA在年龄、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Cdc6m RNA在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组织中Mcm7、Cdc6呈高表达状态,其作为肿瘤增殖标志物,对临床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小英;李敬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胞亚群及IL-2、IL-6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白介素-2(IL-2)、6(IL-6)水平变化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6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为观察组,其中高病毒者22例,低病毒者24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均检测比较血清CD4+、CD8+、CD4+/CD8+及IL-2、IL-6水平,分析血清CD4+、CD8+、CD4+/CD8+、IL-2、IL-6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情程度关联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血清CD4+、CD8+、CD4+/CD8+、IL-2、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2、CD4+/CD8+、CD4+水平随慢性丙肝肝炎病情严重程度逐渐降低,IL-6、CD8+水平随慢性丙肝肝炎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血清CD4+(r=-0.546)、CD4+/CD8+(r=-0.493)、IL-2(r=-0.611)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CD8+(r=0.422)、IL-6(r=0.531)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细胞亚群、IL-2、IL-6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疗效及预后评估.

    作者:陈治水;薛成军;崔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程序化疼痛护理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程序化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4-08 ~ 2017-08鼻咽癌患者100例,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疼痛护理,后者使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分别高于同组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可明显降低其疼痛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对于普外科实习带教中实施PBL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某学院五年制本科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对两组考核成绩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也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苏德望;王跃生;李英夫;陈颖;杨春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失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失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4 ~2017-03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4例,根据下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B超引导下吸宫术;观察组行B超引导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小于对照组,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降低患者失血量,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喜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miR-9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初步检测血清miR-9(microRNA-9,微小RNA-9)的表达水平,研究血清miR-9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血清miR-9的表达水平与AD患者临床相关性因素(年龄、性别、AD分期)的关系.方法:病例选择为2015-10 ~2017-1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D患者30例(病例组),门诊体检的65岁以上非AD患者30例(对照组),运用RT-qPCR(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将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分期进行分组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iR-9在病例组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9的表达与AD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AD的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iR-9的可作为AD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血清miR-9可以对AD病情进展进行评估以减轻病情及延缓其发展.

    作者:王菲;侯丽淳;于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况调查

    目的:观察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方法:选择于2017-09~ 2018-02接受问卷调查的本院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156名,以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HSS)评估其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受试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阳性率为71.15%.医生的MBI总分、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倾向得分显著高于护士[(46.62±10.28)比(41.93±9.44),t=3.168;(23.12±6.12)比(20.81±5.79),t=3.534;(8.93±2.13)比(4.25±2.05),t=5.864;P均<0.05],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显著低于护士[(14.57±4.57)比(16.87±4.19),t=3.304,P<0.05].50%的医生存在中重度倦怠,32.14%的护士存在中重度倦怠;医生与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8.367,P<0.05).结论: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处于中度职业倦怠状态.医生的倦怠水平高于护士,二者的倦怠维度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陈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05~2016-10接收的9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患者同意后按照患者床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应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0±0.4)个月,在神经功能评分(NIHSS)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昊;刘永明;邓小容;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肿瘤抗原199、血清肿瘤抗原242、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抗原242(CA242)、肿瘤抗原199(CA199)、D-二聚体(D-D)联合诊断在胰腺癌中价值,从而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05 ~2017-11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54例胰腺癌患者、36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纳入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242、CA199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D水平,并对三者联合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三组血清CA242、CA199、D-D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研究组血清CA242、CA199、D-D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CA242、CA199、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高于D-D、CA242、CA199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特异度与D-D、CA242、CA199单项诊断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CA242、CA199、D-D在胰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准确度及灵敏度,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韩庆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02~2017-02收治的左侧大肠癌性梗阻患者10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进行术中结肠灌洗联合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治疗,研究组进行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侧大肠癌性梗阻患者进行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安全可靠,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作者:于海涛;赵斌;吉志武;辛国荣;刘洋;王宇;朱晓文;杨帆;赵兴旺;陈福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3~2017-01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二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醒脑静对脑出血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分析

    目的:醒脑静对脑出血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03 ~2017-05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 (44/50),与对照组的72.00%(36/50)相比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作者:李培育;关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做统计学分析,了解CRKP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更好的用药.方法:收集2015 ~2017三年间黑龙江省某医院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标本对CRKP进行分离培养,用仪器VITEK 2和Walk Away 40 plus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复核.结果:筛选出77株CRKP,CRKP主要科室来源于ICU(30株,38.96%)、神经科(23株,29.87%)、急诊(7株,9.09%);主要标本来源于痰液(60株,77.92%)、血液(10株,12.99%).结论:CRKP对环丙沙星、氨曲南、氨苄西林、第二三代头孢的耐药率均较高(>70%),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10%).患者的痰液标本为筛选CRKP的主要来源,且多种药物对CRKP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对CRKP耐药性的监测,以药敏结果来指导临床用药,能有效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减少临床医生用药的困难.

    作者:李慧玲;苏晓曼;张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医师培训中应用主动示善方法的合理性观察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医师培训中应用主动示善方法的合理性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03~2018-03接受临床医师培训的10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排列的方式分组,双数为对照组,单数为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n=50)采取传统工作模式进行临床医师培训,工作中适当地加入医患沟通;研究组(n=50)采取“GLTC”医患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医师培训,尤其注重主动示善方法的应用.对比2种培训方法的合理性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P<0.05);研究组医师的自我评价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0.05);研究组的医患纠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医师培训中开启“GLTC”医惠沟通模式,通过主动示善方法可促进医患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刘玉荣;杨丽娟;高凤荣;李蕴博;李丽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排龈方法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在固定义齿修复时,不同牙龈生物型应用单线法、双线法和排龈膏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固定义齿单冠修复共268例,薄龈生物型为129例,厚龈生物型为139例,各组内样本随机划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单线法、双线法和排龈膏排龈,橡胶取模并灌注石膏模型.治疗后评价疼痛程度、排龈效果,并测定牙龈指数(GI).结果:薄龈生物型C组与A、B两组的疼痛程度、牙龈出血的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排龈效果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厚龈生物型中B、C两组与A组在排龈效果上差异有显著(P<0.05),疼痛程度和牙龈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时,薄龈生物型优先选择排龈膏排龈,以减少疼痛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增加临床舒适度;厚龈生物型则选择排龈膏和双线法排龈,以获取精细印模和模型.

    作者:何光伟;张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心脏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15-10~2017-08在我院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的226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113例对照组和113例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干预组患者联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前后心脏康复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及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降低,血脂相关指标(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6MWT)均显著增加,且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预防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不良血管事件(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有利于患者二级预防行为的增强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患者术后的心脏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格丽;王怀龙;曾加贤;庞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