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马驰;陈卫红;戚小华
目的:评价偏头痛治疗中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08 ~2015-10收治的12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和尼莫地平组患者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情况、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阿司匹林组和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6.8%和87.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和25.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VAS评分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尼莫地平相比,偏头痛治疗中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
作者:秦丽红;王国辉;秦丽微;白禹;王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1~ 2017-08我院慢性湿疹患者110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2.73%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5%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湿疹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啶与异丙酚镇静效果差异.方法:本院2015-04~2017-12期间诊治的硬膜外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麻醉药物不同予以分组:右美托咪定组(n=45)、异丙酚组(n=45),就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期间出现呼吸抑制、高血压、低血压、躁动或者惊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异丙酚组,其中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P<0.05);②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BIS值是(58.72±6.28),高于异丙酚组患者的平均BIS值(69.82±7.05)(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以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的镇静效果满意,但容易引起心动过缓,合并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应慎用.
作者:韩宏亮;洪道先;贾秋芳;陈英;宋俊杰;许远征;庞红利;宋直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3~2017-01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二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应用ICF分类组合通用量表对COPD病情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6-05~ 2017-05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146例为病例组(平均年龄(59.63±11.37)岁,男女比例1:1),采用出入院前后对照,使用ICF分类组合通用量表评分与和FEV1%、PCO2、PO2、CAT评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入院时FEV1% (F=70.876,P<0.01),PCO2 (F=5,552,P<0.01),PO2(F=7.913,P<0.01),CAT评分(H=170.567,P<0.01),ICF评分(H=167.7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入院时的各指标进行比较,FEV1%(t=3.876,P<0.01),PCO2(t =5.13,P<0.01),PO2(t=-15.52,P<0.01),CAT评分(Z=-12.576,P<0.01),ICF评分(Z=-10.29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出院时患者ICF评分与FEV1%(r=-0.671,P<0.05;r =-0.601,P<0.05)、PO2(r=-0.230,P<0.05;r =-0.244,P<0.05)呈负相关,与PCO2(r=0.352,P<0.05;r=0.235,P<0.05)、CAT评分(r=0.567,P<0.05;r =0.660,P<0.05)呈正相关.结论:ICF核心分类组合通用量表在判断COPD的病情、治疗康复效果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杨;谢晓然;徐敏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12~2015-06本院血液科7例住院AML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分次输注动员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简称“微移植”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停止治疗,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后.结果:7例患者在第1个疗程后均获得了完全缓解(CR).随访2年内,1例复发,复发率14.3%,1例死亡,死亡率14.3%,其余5例病人均处于CR.2年的DSF为71.4%,OS为85.7%.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急性或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临床表现.结论:“微移植”治疗成人AML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安全方便是其突出的特点.
作者:王璇;郭树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NICU患儿母亲的心理状况情况并提出相应医学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08~ 2017-02于我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母亲75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患儿母亲SCL-90的附加因子、恐怖、敌对、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等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周后的患儿母亲的附加因子、恐怖、敌对、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患儿母亲的心理状况较差,应对NICU患儿母亲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和指导.
作者:邱红玲;王秀玲;冯周清;谢璐;吴红艳;罗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方法:选择于2017-09~ 2018-02接受问卷调查的本院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156名,以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HSS)评估其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受试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阳性率为71.15%.医生的MBI总分、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倾向得分显著高于护士[(46.62±10.28)比(41.93±9.44),t=3.168;(23.12±6.12)比(20.81±5.79),t=3.534;(8.93±2.13)比(4.25±2.05),t=5.864;P均<0.05],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显著低于护士[(14.57±4.57)比(16.87±4.19),t=3.304,P<0.05].50%的医生存在中重度倦怠,32.14%的护士存在中重度倦怠;医生与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8.367,P<0.05).结论:骨外科门诊医护人员处于中度职业倦怠状态.医生的倦怠水平高于护士,二者的倦怠维度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陈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在临床接受ERCP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处理中,在不同时期应用生长抑素的相关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全年收治的76例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术前组与全程组,术前组患者在手术之前接受生长抑素干预,全程组患者则需要在术前与术后接受持续性生长抑素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具体情况.结果:全程组患者出现这两种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术前组,双方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ERCP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当中,患者全程接受生长抑素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权;邹艳红;赵明翀;杨周;聂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失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4 ~2017-03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4例,根据下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B超引导下吸宫术;观察组行B超引导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小于对照组,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吸宫联合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降低患者失血量,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喜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讨论双胍类降糖药物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4~2016-09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疾病控制率、血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疗效以及疾病控制率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血糖指标较好,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庾更绪;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程序化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4-08 ~ 2017-08鼻咽癌患者100例,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疼痛护理,后者使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分别高于同组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可明显降低其疼痛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年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头部影像学改变情况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明确中年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与认知改变关系,以便尽早对认知改变患者实行早期干预及治疗.方法:对以头晕为主诉的门诊中年患者进行I℃D或者头部MR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从中随机选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实验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无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了解两组的身体情况,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随后进行头部MRI平扫,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收集实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影像学改变人数为90% vs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MMSE总分(27.45±2.37)分vs (28.65±1.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OCA总分(20.70±3.28)分vs(24.10±2.10)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3.40±0.50)分vs(3.85±0.67)分、注意(4.80 ±0.83)分vs(5.35±0.59)分、语言(1.80±0.52)分vs(2.55±0.60)分、抽象(1.10±0.72)分vs(1.60±0.60)分,延迟回忆(1.45±0.76)分vs(2.40±0.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376.70±12.74) ms vs (360.20±10.76) ms、波幅(5.77±0.65) μv vs(11.30±1.46)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中年无症状大脑中动脑狭窄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出现腔隙性梗死灶及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与血管的狭窄存在关系.②中年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减退存在相关性,并可用MoCA量表和P300予以筛查.
作者:孙辉;朱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醒脑静对脑出血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03 ~2017-05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 (44/50),与对照组的72.00%(36/50)相比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作者:李培育;关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在肩周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2018-01入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McGill疼痛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主观疼痛进行评估;采用Mellel评分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前列腺素E2(PGE2)与缓激肽和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PRI、VAS、PPI及Melle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RI、VAS、PPI及Melle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PGE2、缓激肽及5-H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GE2、缓激肽及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联合中药配方颗粒用于肩周炎患者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冀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4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两组,在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5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玉;王丽敏;聂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2011-06~2016-12共81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1例,常规治疗+头部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n=40例,常规治疗),治疗72h后对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相关指标以及症状表现,包括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检测,振幅脑电图分级,以及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结果:治疗72h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EEG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恢复率及惊厥控制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同时实施早期亚低温治疗,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谭绍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放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后放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观察组采用大分割放疗.对两组患者放疗后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对比.结果:①观察组放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47/53),对照组则为94.34%(5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放疗方法的疗效基本一致.②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3.02% (44/53),对照组则为77.36%(41/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分割放疗能够达到常规放疗的美容效果.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6/53),低于对照组为26.41%(14/5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大分割放疗安全性更好.④两组患者经3年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43%(5/53)、5.66%(3/53)、3.77%(2/53),对照组分别为7.55% (4/53)、3.77%(2/53)、1.89%(1/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放疗方案远期疗效相似.结论: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对于乳腺癌保乳术患者术后治疗均有较高的疗效和美容效果.而大分割放疗的安全性更高,还可缩短放疗周期和减少放疗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作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钛夹钳夹后电刀对结直肠粗蒂息肉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05 ~2017-12共68例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粗蒂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4)、对照组(n=34),给予实验组患者结肠镜下钛夹钳夹后电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尼龙绳套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问及创面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下钛夹钳夹后电刀对结直肠粗蒂息肉的应用效果显著,手术用时较短,创面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明;昌春雷;王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5月门诊输液室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10%(103/105)高于对照组87.62%(92/10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0% (2/105)低于对照组9.52%(10/1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且可降低门诊输液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