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那曲唑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EMS大鼠效果研究

薛宇;张燕;季庆辉

关键词:阿那曲唑(艾达), 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 治疗, EMS大鼠
摘要:目的:阿那曲唑(艾达)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治疗EMS大鼠效果.方法:人工诱导构建EMS大鼠模型,阿那曲唑(艾达)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等3组治疗后EMS大鼠检测病灶部位体积及异位内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通过测量病变体积并分析两种因子水平的变化来评估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阿那曲唑(艾达)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等治疗EMS大鼠肉眼观察形态变化表现病灶明显缩小,有明显褶纹,积液减少多,盆腔局部偶有连带,血管稍有,腹壁没有病灶生长;光镜观察形态变化表现内膜上皮明显变薄,细胞萎缩扁平或线状疏松排列,间质细胞少而小,血管明显减少,腺体纤维化;经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显著,病灶内积液明显减少;病灶内膜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到抑制作用明显减少,阿那曲唑(艾达)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治疗EMS大鼠效果更显著.结论:阿那曲唑(艾达)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信谊)治疗EMS大鼠效果比单用阿那曲唑(艾达)效果更显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12~2017-12收治的行介入性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35.15±8.7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14±11.64)分,而生活质量评分(8.76±0.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9±0.62)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均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6.7%,而护理总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7%,统计学差异显著(x2分别为4.227、6.998,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在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在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8 ~2018-07我院168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联合组(n=84)与常规组(n=84).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信息支持.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14.29%,P<0.05);干预后联合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常规组(83.33%,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应用于足月、单胎初产妇,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洛托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07~2018-07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SBP、DBP以及心率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先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作用和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03~2018-03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6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

    作者:侯晓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邹红梅;刘丽芳;杨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可调重服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调重服的佩戴对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05 ~2016-12就诊于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并接受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佩戴可调重服.两组脑瘫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对两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0.84±5.72)分明显提高(P =0.041),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3.65±6.38)分显著提高(P=0.023).治疗后,两组FM-F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4).结论:可调重服的佩戴能有效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佩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解秋雪;徐磊;康贝贝;杨雅楠;宋银萍;黄夏;王京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淀粉酶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淀粉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尿淀粉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可快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慧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腔隙性脑梗死(U)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 ~2018-03我院“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步长脑心通胶囊,均治疗7d.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Li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丁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7-02收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78例作为样本,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分别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足部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足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7.0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8%(37/39),10.3%(4/3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4%(29/39),30.8%(12/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6.30,6.09;P<0.05).结论: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足部功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俊峰;樊盛;刘伟峰;汪建军;范崇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方位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儿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01~2018-12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率97.06%,有效率85.29%稍高于对照组的生存率91.17%、有效率73.53%;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冬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5-03~2017-03,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分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6.4%)比较,观察组(96.4%)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FVC、PEF、FEV1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肺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戴泳君;王惠娟;董中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积水53例和肾脓肿32例需行肾造瘘术引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简称导管组:肾积水28例;肾积脓15)和传统肾造瘘治疗组(简称传统组:肾积水25例;肾积脓17例)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回顾分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其他少数病例(肾周积脓、多囊肾出血后合并感染、肾周积血吸收不良、肾结核性脓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分析肾积水,肾脓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时间,结果显示导管组与传统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少数病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因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临床依从性高,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泌尿外科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迟宝进;李玉芝;郭玉刚;曹会峰;郝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制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人文关怀服务理念改革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制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6 ~2017年为研究时段,将2016年1~12月设为对照组,此期间我院实施传统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制度,随机选择此期间冠心病患者57例,2017年1 ~12月设为观察组,我院改革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制度,具体应用人文关怀服务理念,随机选择此期间收治的57例冠心病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就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而言,观察组发生率为5.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 (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低,家属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探视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体改革中应用人文关怀服务理念效果显著,可促进制度完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崔宗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眼创伤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07~2017-02在院治疗的眼创伤患者98例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9例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创伤患者的满意率能够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能够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丽萍;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04 ~2017-05符合该症患者84例,实施分组处理,其中A组(42例):常规护理;B组(42例)护理干预+基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疗效显示:A组78.57%,B组95.24%,B组高(P<0.05),且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A组健康感觉(87.69±4.05)分,躯体感觉(3.17±0.48)分,生活满足感(15.87±4.03)分;B组健康感觉(110.46±3.28)分,躯体感觉(9.27±2.54)分,生活满足感(27.45±3.24)分,B组优(P<0.05).结论:该症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模式,可应对损伤,并促康复,改善评分,并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冯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MP-26及TIMP-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65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IMP-1和MMP-26的表达情况.结果:TIMP-1及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2% (49/74)和63.51% (47/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38%(23/65)和26.15%(17/65);并且MMP-2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TIMP-1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6和TIMP-1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且MMP-26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彩霞;王桂梅;刁为英;朱晓萍;丁成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及治疗依从性分析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及依从性情况.方法:将10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实验组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干预4周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大,两组评分值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和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也较高,有效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余小瑜;翁依妹;李小华;易耀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服务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5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围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6.60%(36/47) (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可促进术后康复,易于患者接受,满意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采取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05~2017-05,随机分为对照组(n=33,采取米非司酮及甲氨蝾呤治疗)与观察组(n=33,采取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因阴道流血多对症处理后流血停止,1例术中大出血难以控制立即中转开腹行子宫切口修补术.对照组21例保守治疗成功,7例在MTX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仍不理想行宫腔镜下电切术,5例在治疗中大出血,行开腹子宫病灶清除及子宫修复术;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HCG下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终止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采取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马晓丹;吴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1~2017-12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并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弓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