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红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病灶切除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后使用药物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贝依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肌注醋酸亮丙瑞林(贝依)3个月后放置曼月乐;优思明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口服曲罗酮炔雌醇片(优思明)三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在术中即放入曼月乐.分别于术后3、6、9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体积、宫腔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CA125、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依组及优思明组较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子宫体积小,在术后6个月、9个月出现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有良好的疗效;在术后行贝依和优思明预处理三个月较术中直接放置曼月乐,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耿雅琼;孙盛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5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8%)明显高于A组(94.55%)、C组(80.00%);B组胃镜下治疗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A组(96.36%)、C组(83.64%).B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好.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5~2016-05在本院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重度宫腔黏连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烟雾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08~2016-04接诊的烟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2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颞肌贴敷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要明显优于单纯颞肌贴敷,可更好地改善改良Rankin评分,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常运光;史锡文;赵黎明;甘强;栗超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钠上腔注射、下腔注射、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用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105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上腔注射,B组下腔注射,C组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结果:A组注射患者开口度平均增加(2.25±1.44)mm,B组平均增加(3.99±1.49)mm,C组平均增加(6.75±2.39)mm.A组注射患者疼痛值平均减小(6.48±3.12)mm,B组平均减小(12±2.76)mm,C组平均减小(18.68±5.30)mm.结论:关节注射上下腔同时注射比较单纯的关节下腔、关节上腔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关节的疼痛和改善张口度.
作者:林丽丽;冉维志;高崧瀛;宋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Slit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E组),治疗组(LEV治疗组),LEV对照组(LEV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LEV组和LEV治疗组给予LEV 200mg/(kg·d)灌胃,对照组和IE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法在第1周、2周和4周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Slit2的表达量.结果:LEV组和对照组比较,Slit2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Slit2表达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组与IE组比较,Slit2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2的表达变化促进海马发生苔藓纤维化(MFS)参与难治性癫痫形成,LEV控制癫痫发生,可能与上调Slit2的表达有关.
作者:聂磊;毕艳旭;苗小风;王影;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乳腺癌荷瘤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进行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给裸鼠皮下注射人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模型组32只裸鼠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川芎嗪组、顺铂组、川芎嗪联合顺铂组),每组8只,测定抑瘤率及脾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川芎嗪对乳腺癌裸鼠免疫抑制因子血清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
作者:汪悦;柳朝阳;荣光影;宋庆娇;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5~2016-06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结果:对比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作者:刘宏斌;杜平;赵吉波;孙兴元;尹璐;王澍;潘云志;房艳宇;张晨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我院神经外科2012-01~2015-12之间收治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实验组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ADL评分结果和血肿清除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清除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血肿的清除,以及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改善,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谢正德;刘桂彪;李奋强;李松年;曾祥博;池超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自由饮水7d,模型组及其他各组给予自由饮用5%的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SS)7d以制备UC模型.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7d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改变,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模型组,而Claudin-1表达则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Claudin-1及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美沙拉嗪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有抑制TLR4的表达和促进Claudin-1表达的作用,较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效果更佳.
作者:许海英;颜玉;姜威;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选用唾液腺样囊性癌病理蜡块24块,综合临床症状和镜下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组织旁组织中I-TAC-CXCR3的表达并采用PAS、CD31双重染色法检测各组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状况.结果:I-TAC和 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0.05).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于无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P<0.05).有神经转移和无神经转移组织都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然而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和正常组织.结论:I-TAC和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血管生成拟态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且CXCR3与组织阳性表达的血管生成拟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8,P<0.01).初步得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与腺样囊性癌的神经转移相关.
作者:庄桂婧;李铁成;邱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膜蛋白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于SCID小鼠制备动物模型,并于3周后给予OA治疗.在此期间,观察一般情况变化,并计数白细胞.RT-PCR法分析cav-1mRNA表达.结果:白血病移植模型小鼠使用OA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体重增加、白细胞数量降低,cav-1mRNA表达增加.结论:OA可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进展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增加cav-1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杨玉;侯玥;吴天琪;冯靖;王迪迪;张鹏霞;于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程度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下正常成年人40hz脑电信号的变化,以初步了解认知负荷对大脑40hzERP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事件及其负荷程度对40hzERP研究的量化性,初步评价在该刺激事件下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50例,给予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并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常用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①正常成年人在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下,大脑各导联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变化,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成年人在认知活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值高于安静状态下,在安静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无明显高频信号的出现,数据处理未求得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结论:① 字母短时记忆重复再认可以作为诱导大脑高频信号的适宜刺激事件;②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关联维数、复杂度及近似熵可以作为大脑高级神经认知活动的检测指标.
作者:杨田;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瘢痕妊娠.方法:经腹部联合经阴式超声观察26例有剖宫产史患者,了解患者再次妊娠的着床位置以及形态、瘢痕处肌壁薄处厚度、妊娠囊周围血流信号.结果:26例瘢痕妊娠患者19例孕囊型,占73.08%,7例包块型,占26.92%,其中4例可见胎心搏动.孕囊型附着处肌壁厚约(3.17±0.39)mm,包块型附着处肌壁厚约(1.8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5).孕囊型RI值为0.46±0.41,包块型RI值为0.43±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经阴式超声检查作为临床早期确诊瘢痕妊娠的首选,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性意义,对于评估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淑华;梁阔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制备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研究其抗压强度、释药性能和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载荷强度;采用UV测试磷酸钙骨水泥中庆大霉素释放曲线;利用IR、XRD和SEM研究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外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与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相比,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抗压强度提高三倍左右,其中庆大霉素的释放时间增加一倍,体外生物活性提高.结论: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延长了材料中药物释放时间、提高了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祝芳芳;张杰;迟艳侠;赵越;郭晓玲;张向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在呼吸道与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病例共249例,根据痰培养或中段尿培养结果分组分析同期送检的血清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和尿路感染诊断性能.血清PCT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痰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阳性组PCT水平较培养阴性组血清PCT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0.5μg/L为阳性分界值,培养阳性病例中总阳性率为71.96%(59/80),痰、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比较血清P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和尿培养阳性血清PCT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38和0.738.结论:血清PCT水平能作为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血清PCT以>0.5μg/L为阳性界值,可以对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敏感性.
作者:谢南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7~2016-06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电脑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无缝隙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后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无缝隙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无缝隙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基础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40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两组,PBL组(20例)和常规教学组(20例).对比两组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成绩,并评估两组学生的能力.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方面、交流沟通技能方面、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尊重病人权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交流沟通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作者:张雪松;田黎明;岳晓种;张浩;张晓东;赵宏伟;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