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田黎明;岳晓种;张浩;张晓东;赵宏伟;王慧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并评估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收集2008-01~2012-08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存档蜡块,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卵巢癌生存预后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①50例卵巢癌患者中PDCD4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缺失表达率为58%(29/50),PDCD4在癌旁组织中总的阳性率8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3,P=0.000).②PDCD4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χ2=5.466,P=0.019)、临床分期(χ2=7.550,P=0.006)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χ2=3.120,P=0.077).③50例卵巢癌中PDCD4阳性表达者其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CD4表达阴性者(χ2=22.136,P=0.000).④在多因素的分析中,PDCD4被证明是影响卵巢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是低表达;在总生存情况中,PDCD4 蛋白阳性的表达者优于 PDCD4 蛋白阴性者;PDCD4可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继荣;肖敏;张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对益生菌制剂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和置片法培养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应用结晶紫染色法及活菌计数法检测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结果:低聚果糖可使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时间提前24h.结论:应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低聚果糖可提高其生理功能.
作者:孙亦心;李蕊;刘铭珠;薛冰冰;刘思聪;王春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 PG和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稳定等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康复效果和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4-06~2016-06收治的90例行开胸术的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拔管期予以常规护理,B组45例拔管期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为4.4%和9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和71.1%(P<0.05).结论: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予以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实施.
作者:赵艳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Chemerin及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主要从炎症反应方面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20例)血清中Chemerin及IL-6的水平.结果:① Chemerin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②IL-6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③Chemerin与IL-6两者在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8,P<0.05).结论:Chemerin与IL-6可能在妊娠过程中相互促进表达,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瑶;吕敬媛;宫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5~2016-05在本院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重度宫腔黏连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NSCLC患者ILK和MMP-13的表达.结果:患者血清中ILK和MMP-13明显高表达健康对照组(P<0.01).ILK和MMP-13在NSCLC患者中高表达,在早期与晚期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K和MMP-13在NSCLC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佳滨;李爽;王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植皮及皮瓣修复的成功率.方法:对因创伤所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植皮或是不需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由于修复之前创伤已经导致组织坏死及感染的存在,为了避免因感染因素造成植皮或皮瓣坏死或是皮瓣不愈合,采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在清创术后进行局部湿敷.选择2014-04~2016-10,共计47例患者.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7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自体皮片移植手术方法20例.皮瓣修复27例(总计28个皮瓣).结果:游离皮片移植成活率接近100%的13例,成活率超过80%的5例,有2例成活率60%左右.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的病人皮瓣均成活.皮瓣边缘出现渗出不愈合病人10例,经随访形成经久不愈窦道的3例.结论: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可以提高植皮成活率及带蒂皮瓣成活率,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浩;王大丽;周绪雷;赵宏伟;鲁志梅;徐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O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IL-37与FEV1%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7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取石成功,所占比率为95.71%,同时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7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但是医护人员对并发症患者予以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均消失,恢复正常,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新月;邱会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情况差异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牙周牙龈发热肿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皮疹、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副作用少,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PTEN,HIF-1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PTEN和HIF-1α多被发现位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质、血管细胞质以及内皮细胞中;PTEN在T0组(0.1928±0.0164)、一期组(0.1608±0.099)、二期组(0.1423±0.073)及三期组(0.1272±0.096)患者中的表达逐步降低,差异显著(P<0.01),HIF-1α表达在T0(0.1320±0.0108)、一期组(0.1667±0.0089)、二期组(0.1985±0.0128)及三期(0.2483±0.0165)患者逐步增高,差异显著(P<0.01),PTEN和HIF-1α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所有食管鳞癌病例组织中,PTEN与HIF-1α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性显著,说明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基因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研发等方面,提供新的选择方向和理论基础.
作者:窦鹏挥;胡春荣;马利峰;邢宇彤;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以给高血压患者手术提供佳的护理方式.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01~2016-08于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在遵循入选标准及随机对照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增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其安全性,还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少芬;吴珊瑚;苏雪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血压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级别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低血压组A组(n=27),高血压组B(n=32)、C(n=54)、D(n=35)三组,E组(n=30)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结果:A组与E组比较,VA、B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与E组比较,MCA、BA的PI、RI值增高,Vm值减低,AC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产生影响,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控制应该实行个体化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范围.
作者:高宁博;张晓梅;孙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全麻手术中的运用效果,以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为完善全麻术中的护理活动,我科经讨论决定从2015年6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5-06~2016-05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06~2015-06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面品管圈麻醉护理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明显减小,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增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全麻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1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69例为对照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T、A1298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T CC、CT、T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7.68%/20.71%、37.02%/47.34%、45.30%/31.9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MTHFR A1298C AA、AC、C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58.56%/58.58%、37.02%/38.46%、4.42%/2.96%,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没有关系.
作者:胡韵仪;侯丽淳;季方茹;潘洪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冷晓雪;田寅;王洪胜;曹玉杰;李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病灶切除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后使用药物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贝依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肌注醋酸亮丙瑞林(贝依)3个月后放置曼月乐;优思明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口服曲罗酮炔雌醇片(优思明)三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在术中即放入曼月乐.分别于术后3、6、9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体积、宫腔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CA125、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依组及优思明组较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子宫体积小,在术后6个月、9个月出现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有良好的疗效;在术后行贝依和优思明预处理三个月较术中直接放置曼月乐,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耿雅琼;孙盛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后节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单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45 眼(98%),未保住眼球1眼(2%).成功取出 46 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8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8/46,17%),18 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46,39%),5例继发视网膜脱离(5/46,11%),5例继发眼内炎(5/46,11%).其中一期 40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40/46,87%),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6/46,13%).二期术后合并症25例(25/46,54%)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5例(5/46,11%)而行晶体玻璃体次全切割术.结论:对于磁性异物,以一期行巩膜外路磁吸术为首选;而对于非磁性异物及磁性异物外路磁吸术无法吸出者的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作者:姜伟;张剑;吴祥红;宿星杰;刘宏伟;齐艳秀;李思莹;孟岩;王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