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赵燕

关键词:中医护理, 2型糖尿病, 康复效果, 遵医行为, 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 PG和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稳定等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康复效果和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7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取石成功,所占比率为95.71%,同时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7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但是医护人员对并发症患者予以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均消失,恢复正常,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新月;邱会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5-07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老年患者111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吸氧、防感染治疗,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采用呼吸机支持呼吸,随机抽取分成3组,SIMV+PEEP组37例患者均采取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支持,CPAP+PSV组37例患者采取持续正压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PCV组37例患者均采取压力控制通气(PCV)支持.观察3组治疗相关、呼吸模式参数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CPAP+PSV组MV、SaO2、PaO2与SIMV+PEEP组、PCV组显著提高(P<0.05),PIP、PaCO2均比SIMV+PEEP组、PCV组显著下降(P<0.05);3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PaO2/FiO2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CPAP+PSV组治疗后PaO2/FiO2与SIMV+PEEP组、PCV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3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IMV+PEEP、CPAP+PSV、PCV机械通气模式在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均具有显著效果,CPAP+PSV对于降低呼吸频率及吸气末峰压更有效果,PSV模式对连枷胸呼吸机内固定临床治疗更具有效果.

    作者:符兆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字母短时记忆下正常成年人40hzERP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程度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下正常成年人40hz脑电信号的变化,以初步了解认知负荷对大脑40hzERP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事件及其负荷程度对40hzERP研究的量化性,初步评价在该刺激事件下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50例,给予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并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常用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①正常成年人在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下,大脑各导联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变化,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成年人在认知活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值高于安静状态下,在安静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无明显高频信号的出现,数据处理未求得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结论:① 字母短时记忆重复再认可以作为诱导大脑高频信号的适宜刺激事件;②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关联维数、复杂度及近似熵可以作为大脑高级神经认知活动的检测指标.

    作者:杨田;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40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两组,PBL组(20例)和常规教学组(20例).对比两组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成绩,并评估两组学生的能力.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方面、交流沟通技能方面、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尊重病人权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交流沟通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作者:张雪松;田黎明;岳晓种;张浩;张晓东;赵宏伟;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首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对2015-08~2016-08我院收治的72例首次剖宫产产妇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母婴护理措施,分别为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的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育儿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产妇护理满意度和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育儿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掌握育儿知识和技巧,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徐贵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LR4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血浆IL-1β、IL-8、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IL-1β、IL-8、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信号及相关致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TLR4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佳斌;李晓光;逄德志;张金波;谢伟裕;郑佳音;王茉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植皮及皮瓣修复的成功率.方法:对因创伤所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植皮或是不需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由于修复之前创伤已经导致组织坏死及感染的存在,为了避免因感染因素造成植皮或皮瓣坏死或是皮瓣不愈合,采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在清创术后进行局部湿敷.选择2014-04~2016-10,共计47例患者.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7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自体皮片移植手术方法20例.皮瓣修复27例(总计28个皮瓣).结果:游离皮片移植成活率接近100%的13例,成活率超过80%的5例,有2例成活率60%左右.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的病人皮瓣均成活.皮瓣边缘出现渗出不愈合病人10例,经随访形成经久不愈窦道的3例.结论: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可以提高植皮成活率及带蒂皮瓣成活率,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浩;王大丽;周绪雷;赵宏伟;鲁志梅;徐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灌服杜仲对牙移动中破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杜仲在大鼠牙移动中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杜仲组,每组16只,杜仲组每天灌服盐杜仲1mL,对照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动物均于正畸加力后7,14,21,28d时分批次处死,每批处死4只.分离大鼠的上、下颌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ANKL的表达并利用PASWstatisticsl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杜仲组大鼠牙齿近中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显示,杜仲组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杜仲能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牙槽骨吸收及牙槽骨重建,有利于正畸牙齿移动.

    作者:王洋;李善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市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现状及防护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现状、护士担心程度及应对方式,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防护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自行拟定职业危害、担心程度、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其一般资料,分析其与以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一般资料维度对担心程度均无显著性的影响,而与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显著关系主要是年龄、婚否、职称、重症工作经历.研究对象的总体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高,尤其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危害得分高,其次为物理性危害,其每条目得分高.担心程度基本与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对应,高的为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危害,每条目担心程度高者为物理性危害.

    作者:史春英;于俊娟;解洪萍;房丽;严静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全麻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全麻手术中的运用效果,以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为完善全麻术中的护理活动,我科经讨论决定从2015年6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5-06~2016-05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06~2015-06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面品管圈麻醉护理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明显减小,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增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全麻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级别血压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血压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级别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低血压组A组(n=27),高血压组B(n=32)、C(n=54)、D(n=35)三组,E组(n=30)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结果:A组与E组比较,VA、B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与E组比较,MCA、BA的PI、RI值增高,Vm值减低,AC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产生影响,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控制应该实行个体化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范围.

    作者:高宁博;张晓梅;孙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05~2015-06接收的92例高危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先运用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对其心脏进行诊断,再应用心脏三节段分析法进行诊断.记录两种诊断方法发现胎儿CHD的例数,并与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的高低.结果: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检出患有CHD的胎儿共7例;心脏三节段分析法额外检出患有CHD的胎儿6例,共13例.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证实上述13例结果正确,均为复杂性CHD;另外,产后超声发现产前未检出的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50.0%、92.9%,特异性均为100%;心脏三节段分析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CHD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确各种复杂性CHD的类型,对于优生优育以及产后的救治工作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洪灿;丁正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与iNOS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及iNOS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抽取20只大鼠作为糖尿病组(DM组),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剩余10只多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继续喂养4周后行APO试验,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采集阴茎组织,测定GSH含量,用蛋白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的表达及含量.结果:DM组大鼠勃起功能普遍降低;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iNOS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SH与iNOS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6,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下降,iNOS表达升高,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共同参与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作者:马龙;胡存利;桂士良;陈大印;程亮;杜从林;曹会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5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8%)明显高于A组(94.55%)、C组(80.00%);B组胃镜下治疗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A组(96.36%)、C组(83.64%).B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好.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RC-3、IGF-1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冷晓雪;田寅;王洪胜;曹玉杰;李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PTEN,HIF-1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PTEN和HIF-1α多被发现位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质、血管细胞质以及内皮细胞中;PTEN在T0组(0.1928±0.0164)、一期组(0.1608±0.099)、二期组(0.1423±0.073)及三期组(0.1272±0.096)患者中的表达逐步降低,差异显著(P<0.01),HIF-1α表达在T0(0.1320±0.0108)、一期组(0.1667±0.0089)、二期组(0.1985±0.0128)及三期(0.2483±0.0165)患者逐步增高,差异显著(P<0.01),PTEN和HIF-1α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所有食管鳞癌病例组织中,PTEN与HIF-1α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性显著,说明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基因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研发等方面,提供新的选择方向和理论基础.

    作者:窦鹏挥;胡春荣;马利峰;邢宇彤;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hemerin与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检测Chemerin及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主要从炎症反应方面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20例)血清中Chemerin及IL-6的水平.结果:① Chemerin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②IL-6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③Chemerin与IL-6两者在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8,P<0.05).结论:Chemerin与IL-6可能在妊娠过程中相互促进表达,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瑶;吕敬媛;宫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于我院就诊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氯米芬类促性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的联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40例,好转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30例,好转的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可以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的药物疗法.

    作者:隋明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4-06~2016-06收治的90例行开胸术的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拔管期予以常规护理,B组45例拔管期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为4.4%和9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和71.1%(P<0.05).结论: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予以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实施.

    作者:赵艳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