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隋明凤

关键词:阿司匹林, 克罗米芬, 绒毛膜促性腺激, 联合治疗, 不孕不育症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于我院就诊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氯米芬类促性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的联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40例,好转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30例,好转的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可以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的药物疗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分析研究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应用于牙齿缺失修复中各自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05~2015-05间,在我院口腔科行种植牙术的患者46例(58颗患牙)为数据源,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即刻组和常规组2组,即刻组在牙缺失后立即行种植牙术,常规组在牙缺失后2~6个月行种植手术,记录下全部患者累计治疗时间,满意度,术后种植体稳固度,不良反应概率等全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种植体稳固度和不良反应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这二项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缺失后行即刻种植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较常规种植无显著差异,且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伟;李春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RC-3、IGF-1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冷晓雪;田寅;王洪胜;曹玉杰;李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在呼吸道与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病例共249例,根据痰培养或中段尿培养结果分组分析同期送检的血清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和尿路感染诊断性能.血清PCT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痰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阳性组PCT水平较培养阴性组血清PCT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0.5μg/L为阳性分界值,培养阳性病例中总阳性率为71.96%(59/80),痰、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比较血清P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和尿培养阳性血清PCT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38和0.738.结论:血清PCT水平能作为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血清PCT以>0.5μg/L为阳性界值,可以对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敏感性.

    作者:谢南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Claudin-1及TLR4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自由饮水7d,模型组及其他各组给予自由饮用5%的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SS)7d以制备UC模型.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7d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改变,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模型组,而Claudin-1表达则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Claudin-1及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美沙拉嗪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有抑制TLR4的表达和促进Claudin-1表达的作用,较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效果更佳.

    作者:许海英;颜玉;姜威;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3对腺样囊性癌转移影响的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选用唾液腺样囊性癌病理蜡块24块,综合临床症状和镜下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组织旁组织中I-TAC-CXCR3的表达并采用PAS、CD31双重染色法检测各组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状况.结果:I-TAC和 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0.05).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于无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P<0.05).有神经转移和无神经转移组织都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然而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和正常组织.结论:I-TAC和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血管生成拟态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且CXCR3与组织阳性表达的血管生成拟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8,P<0.01).初步得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与腺样囊性癌的神经转移相关.

    作者:庄桂婧;李铁成;邱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LR4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血浆IL-1β、IL-8、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IL-1β、IL-8、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信号及相关致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TLR4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佳斌;李晓光;逄德志;张金波;谢伟裕;郑佳音;王茉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情况差异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牙周牙龈发热肿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皮疹、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副作用少,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7~2016-06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电脑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无缝隙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后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无缝隙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无缝隙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基础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字母短时记忆下正常成年人40hzERP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程度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下正常成年人40hz脑电信号的变化,以初步了解认知负荷对大脑40hzERP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事件及其负荷程度对40hzERP研究的量化性,初步评价在该刺激事件下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50例,给予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并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常用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①正常成年人在不同认知负荷字母短时记忆刺激下,大脑各导联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变化,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成年人在认知活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值高于安静状态下,在安静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无明显高频信号的出现,数据处理未求得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结论:① 字母短时记忆重复再认可以作为诱导大脑高频信号的适宜刺激事件;②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关联维数、复杂度及近似熵可以作为大脑高级神经认知活动的检测指标.

    作者:杨田;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疗效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2~2015-12收治的62例需要接受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另一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因素,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肺部感染率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54%,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39%,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22.58%,对护理的满意度83.87%.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需开展胸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参与自身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肺部的感染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含有MDP自酸蚀黏接系统对铸瓷贴面黏结强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含有MDP处理剂自酸蚀黏接系统与冲洗类全酸蚀瓷贴面黏接系统对瓷贴面黏接强度的影响.方法:运用Se Bond和Rely X Veneer两种不相同的黏接系统与30颗经过处理的离体牙、IPS e.max铸瓷贴面材料黏接试件分为四组,取每组试件n=15,A1和A2组经37℃恒温水浴箱浸泡24h后,测验其剪切强度;B1和B2组经5000次冷热循环后,测验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断裂模式.结果:在37℃恒温水浴箱浸泡24h后,使用Rely X Veneer黏结系统A2组黏结强度要稍强于使用Se Bond黏结系统的A1组;经5000次冷热循环后,使用Se Bond黏结系统的B1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使用Rely X Veneer黏结系统的B2组(P<0.05).结论:使用含有MDP处理剂的自酸蚀黏结系统釉质黏结强度的稳定性要高于全酸蚀黏结系统.

    作者:徐思博;石旭旭;程明江;杨文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参口服液的研制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制双参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及多糖含量测定,并研究多糖体外抗氧化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并对双参口服液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及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结果:双参口服液研制的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样品比例为2:1:2(玉竹:沙参:党参),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60℃时,多糖的提取率高.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5.90%.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结论: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是可行的并且含量较高,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马丽文;宋琳琳;胡晓艳;胡晓冬;骆宇鑫;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PTEN,HIF-1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PTEN和HIF-1α多被发现位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质、血管细胞质以及内皮细胞中;PTEN在T0组(0.1928±0.0164)、一期组(0.1608±0.099)、二期组(0.1423±0.073)及三期组(0.1272±0.096)患者中的表达逐步降低,差异显著(P<0.01),HIF-1α表达在T0(0.1320±0.0108)、一期组(0.1667±0.0089)、二期组(0.1985±0.0128)及三期(0.2483±0.0165)患者逐步增高,差异显著(P<0.01),PTEN和HIF-1α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所有食管鳞癌病例组织中,PTEN与HIF-1α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性显著,说明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基因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研发等方面,提供新的选择方向和理论基础.

    作者:窦鹏挥;胡春荣;马利峰;邢宇彤;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对所在医院2013-02~2016-01所在医院接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及家属自身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将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78.33%),2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腹痛、腹胀及排便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不仅临床疗效明显,同时能够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对减少疾病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应建议满足手术操作指征者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征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例眼后节球内异物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后节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单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45 眼(98%),未保住眼球1眼(2%).成功取出 46 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8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8/46,17%),18 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46,39%),5例继发视网膜脱离(5/46,11%),5例继发眼内炎(5/46,11%).其中一期 40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40/46,87%),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6/46,13%).二期术后合并症25例(25/46,54%)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5例(5/46,11%)而行晶体玻璃体次全切割术.结论:对于磁性异物,以一期行巩膜外路磁吸术为首选;而对于非磁性异物及磁性异物外路磁吸术无法吸出者的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作者:姜伟;张剑;吴祥红;宿星杰;刘宏伟;齐艳秀;李思莹;孟岩;王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并评估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收集2008-01~2012-08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存档蜡块,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卵巢癌生存预后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①50例卵巢癌患者中PDCD4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缺失表达率为58%(29/50),PDCD4在癌旁组织中总的阳性率8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3,P=0.000).②PDCD4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χ2=5.466,P=0.019)、临床分期(χ2=7.550,P=0.006)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χ2=3.120,P=0.077).③50例卵巢癌中PDCD4阳性表达者其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CD4表达阴性者(χ2=22.136,P=0.000).④在多因素的分析中,PDCD4被证明是影响卵巢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是低表达;在总生存情况中,PDCD4 蛋白阳性的表达者优于 PDCD4 蛋白阴性者;PDCD4可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继荣;肖敏;张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hs-CRP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5~2016-06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结果:对比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作者:刘宏斌;杜平;赵吉波;孙兴元;尹璐;王澍;潘云志;房艳宇;张晨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56例疗效初步评定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03-01~2015-03-01,按照数字抽签法把5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对照组采取子宫全切术,实验组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并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3%(P<0.05),实验组患者LH(16.23±2.77)u/L、FSH(11.32±2.77)u/L、E2(456.27±32.46)u/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LH、FSH、E2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义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