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与iNOS相关性研究

马龙;胡存利;桂士良;陈大印;程亮;杜从林;曹会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 GSH, iNOS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及iNOS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抽取20只大鼠作为糖尿病组(DM组),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剩余10只多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继续喂养4周后行APO试验,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采集阴茎组织,测定GSH含量,用蛋白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的表达及含量.结果:DM组大鼠勃起功能普遍降低;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iNOS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SH与iNOS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6,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下降,iNOS表达升高,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共同参与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TLR4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血浆IL-1β、IL-8、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IL-1β、IL-8、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信号及相关致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TLR4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佳斌;李晓光;逄德志;张金波;谢伟裕;郑佳音;王茉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 PG和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稳定等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康复效果和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ILK和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表达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NSCLC患者ILK和MMP-13的表达.结果:患者血清中ILK和MMP-13明显高表达健康对照组(P<0.01).ILK和MMP-13在NSCLC患者中高表达,在早期与晚期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K和MMP-13在NSCLC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佳滨;李爽;王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56例疗效初步评定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03-01~2015-03-01,按照数字抽签法把5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对照组采取子宫全切术,实验组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并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3%(P<0.05),实验组患者LH(16.23±2.77)u/L、FSH(11.32±2.77)u/L、E2(456.27±32.46)u/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LH、FSH、E2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义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在呼吸道与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病例共249例,根据痰培养或中段尿培养结果分组分析同期送检的血清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和尿路感染诊断性能.血清PCT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痰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阳性组PCT水平较培养阴性组血清PCT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0.5μg/L为阳性分界值,培养阳性病例中总阳性率为71.96%(59/80),痰、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比较血清P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和尿培养阳性血清PCT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38和0.738.结论:血清PCT水平能作为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血清PCT以>0.5μg/L为阳性界值,可以对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敏感性.

    作者:谢南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OPD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O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IL-37与FEV1%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RC-3、IGF-1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冷晓雪;田寅;王洪胜;曹玉杰;李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烟雾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08~2016-04接诊的烟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2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颞肌贴敷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要明显优于单纯颞肌贴敷,可更好地改善改良Rankin评分,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常运光;史锡文;赵黎明;甘强;栗超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的意义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瘢痕妊娠.方法:经腹部联合经阴式超声观察26例有剖宫产史患者,了解患者再次妊娠的着床位置以及形态、瘢痕处肌壁薄处厚度、妊娠囊周围血流信号.结果:26例瘢痕妊娠患者19例孕囊型,占73.08%,7例包块型,占26.92%,其中4例可见胎心搏动.孕囊型附着处肌壁厚约(3.17±0.39)mm,包块型附着处肌壁厚约(1.8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5).孕囊型RI值为0.46±0.41,包块型RI值为0.43±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经阴式超声检查作为临床早期确诊瘢痕妊娠的首选,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性意义,对于评估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淑华;梁阔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以给高血压患者手术提供佳的护理方式.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01~2016-08于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在遵循入选标准及随机对照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增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其安全性,还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少芬;吴珊瑚;苏雪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齐墩果酸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鼠cav-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膜蛋白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于SCID小鼠制备动物模型,并于3周后给予OA治疗.在此期间,观察一般情况变化,并计数白细胞.RT-PCR法分析cav-1mRNA表达.结果:白血病移植模型小鼠使用OA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体重增加、白细胞数量降低,cav-1mRNA表达增加.结论:OA可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进展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增加cav-1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杨玉;侯玥;吴天琪;冯靖;王迪迪;张鹏霞;于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5~2016-05在本院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重度宫腔黏连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局麻鼻窦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耳鼻喉科老年鼻窦炎患者实行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术中局麻状态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探究人为干预对手术的老年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给予80例将行鼻窦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0人,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护理.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未开始前,手术过程中的生命指征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各种变化血压、脉搏变化程度及紧张程度远远低于未干预组,所得数据SPSS软件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充分减轻老年患者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手术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有显著的作用,增加了手术疗效.

    作者:佟琳琰;杨琳红;佟秀凤;周德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灌服杜仲对牙移动中破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杜仲在大鼠牙移动中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杜仲组,每组16只,杜仲组每天灌服盐杜仲1mL,对照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动物均于正畸加力后7,14,21,28d时分批次处死,每批处死4只.分离大鼠的上、下颌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ANKL的表达并利用PASWstatisticsl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杜仲组大鼠牙齿近中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显示,杜仲组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杜仲能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牙槽骨吸收及牙槽骨重建,有利于正畸牙齿移动.

    作者:王洋;李善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40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两组,PBL组(20例)和常规教学组(20例).对比两组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成绩,并评估两组学生的能力.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方面、交流沟通技能方面、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尊重病人权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交流沟通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作者:张雪松;田黎明;岳晓种;张浩;张晓东;赵宏伟;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钠上腔注射、下腔注射、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用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105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上腔注射,B组下腔注射,C组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结果:A组注射患者开口度平均增加(2.25±1.44)mm,B组平均增加(3.99±1.49)mm,C组平均增加(6.75±2.39)mm.A组注射患者疼痛值平均减小(6.48±3.12)mm,B组平均减小(12±2.76)mm,C组平均减小(18.68±5.30)mm.结论:关节注射上下腔同时注射比较单纯的关节下腔、关节上腔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关节的疼痛和改善张口度.

    作者:林丽丽;冉维志;高崧瀛;宋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7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取石成功,所占比率为95.71%,同时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7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但是医护人员对并发症患者予以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均消失,恢复正常,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新月;邱会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5-07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老年患者111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吸氧、防感染治疗,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采用呼吸机支持呼吸,随机抽取分成3组,SIMV+PEEP组37例患者均采取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支持,CPAP+PSV组37例患者采取持续正压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PCV组37例患者均采取压力控制通气(PCV)支持.观察3组治疗相关、呼吸模式参数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CPAP+PSV组MV、SaO2、PaO2与SIMV+PEEP组、PCV组显著提高(P<0.05),PIP、PaCO2均比SIMV+PEEP组、PCV组显著下降(P<0.05);3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PaO2/FiO2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CPAP+PSV组治疗后PaO2/FiO2与SIMV+PEEP组、PCV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3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IMV+PEEP、CPAP+PSV、PCV机械通气模式在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均具有显著效果,CPAP+PSV对于降低呼吸频率及吸气末峰压更有效果,PSV模式对连枷胸呼吸机内固定临床治疗更具有效果.

    作者:符兆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