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新月;邱会斌
目的:探讨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PTEN,HIF-1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PTEN和HIF-1α多被发现位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质、血管细胞质以及内皮细胞中;PTEN在T0组(0.1928±0.0164)、一期组(0.1608±0.099)、二期组(0.1423±0.073)及三期组(0.1272±0.096)患者中的表达逐步降低,差异显著(P<0.01),HIF-1α表达在T0(0.1320±0.0108)、一期组(0.1667±0.0089)、二期组(0.1985±0.0128)及三期(0.2483±0.0165)患者逐步增高,差异显著(P<0.01),PTEN和HIF-1α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所有食管鳞癌病例组织中,PTEN与HIF-1α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性显著,说明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基因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研发等方面,提供新的选择方向和理论基础.
作者:窦鹏挥;胡春荣;马利峰;邢宇彤;朱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疗效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2~2015-12收治的62例需要接受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另一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因素,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肺部感染率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54%,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39%,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22.58%,对护理的满意度83.87%.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需开展胸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参与自身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肺部的感染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5~2016-05在本院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重度宫腔黏连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病灶切除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后使用药物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贝依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肌注醋酸亮丙瑞林(贝依)3个月后放置曼月乐;优思明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口服曲罗酮炔雌醇片(优思明)三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在术中即放入曼月乐.分别于术后3、6、9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体积、宫腔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CA125、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依组及优思明组较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子宫体积小,在术后6个月、9个月出现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有良好的疗效;在术后行贝依和优思明预处理三个月较术中直接放置曼月乐,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耿雅琼;孙盛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5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8%)明显高于A组(94.55%)、C组(80.00%);B组胃镜下治疗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A组(96.36%)、C组(83.64%).B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好.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并评估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收集2008-01~2012-08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存档蜡块,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卵巢癌生存预后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①50例卵巢癌患者中PDCD4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缺失表达率为58%(29/50),PDCD4在癌旁组织中总的阳性率8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3,P=0.000).②PDCD4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χ2=5.466,P=0.019)、临床分期(χ2=7.550,P=0.006)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χ2=3.120,P=0.077).③50例卵巢癌中PDCD4阳性表达者其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CD4表达阴性者(χ2=22.136,P=0.000).④在多因素的分析中,PDCD4被证明是影响卵巢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是低表达;在总生存情况中,PDCD4 蛋白阳性的表达者优于 PDCD4 蛋白阴性者;PDCD4可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继荣;肖敏;张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对2015-08~2016-08我院收治的72例首次剖宫产产妇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母婴护理措施,分别为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的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育儿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产妇护理满意度和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育儿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掌握育儿知识和技巧,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徐贵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浸润癌中PAX2与SRC-3相关蛋白分析是否相关并且有无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SRC-3,PAX2是否有表达.结果:SRC-3在乳腺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9%,在正常乳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X2在乳腺浸润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4.44%,其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浸润癌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C-3与PAX2可能是乳腺浸润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
作者:周昱;王新;廉奇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O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IL-37与FEV1%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血浆IL-1β、IL-8、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IL-1β、IL-8、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信号及相关致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TLR4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佳斌;李晓光;逄德志;张金波;谢伟裕;郑佳音;王茉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情况差异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牙周牙龈发热肿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皮疹、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副作用少,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拟了解妊娠中晚期正常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血清维生素A的水平,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子痫前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A组30例,B组25例)及3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在妊娠中晚期时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检测,从而分析血清维生素A 与子痫前期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在妊娠12~18周和28~36周时,正常孕产妇维生素 A 水平分别为0.60±0.7和0.41±0.11;A 组分别为0.49±0.09和0.27±0.08;B 组为0.41±0.07 和0.21±0.10;对照组维生素A的水平在不同孕周时有轻微差异,B、C两组维生素A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在不同程度的子痫前期患者中维生素A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维生素A作为营养中的一个因素,它的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在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出现前已经有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子痫前期发生的可预测性得到提高,同时使营养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胡玉红;吴阿莉;候世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以给高血压患者手术提供佳的护理方式.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01~2016-08于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在遵循入选标准及随机对照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增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其安全性,还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少芬;吴珊瑚;苏雪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7~2016-06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电脑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无缝隙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后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无缝隙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无缝隙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基础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寻在中药步长稳心颗粒合并美托洛尔干预治疗下,对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将2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日一次晨起空腹口服.实验组在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1日三次,1次1袋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疗效判断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用药的实验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苑露丹;王凤玲;隋小芳;费秀斌;黄佳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及与传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无心血管事件的CKD3期患者20例(A组),无心血管事件CKD4期组20例(B组),无心血管事件CKD5期组(C组)20例,在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20例(D组),用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各组的GFR,再将各期在6个月内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23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37例),常规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结果:A、B、C三组中PTX3明显高于D组(P<0.05),心血管事件组PTX3、hs-CRP、TNF-α、IL-6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相关性分析示PTX3与GFR成负相关(r=-0.46,P<0.01),PTX3与IL-6(r=0.45,P<0.0001)、CRP(r=0.41,P<0.01)、TNF-α(r=0.23,P<0.05)成正相关、PTX3与BNP呈正相关(r=0.497,P<0.01).高PTX3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升高,其预测意义优于CRP.结论:CKD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微炎症状态,CKD患者随着GFR的下降PTX3逐渐升高,与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PTX3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全因死亡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月;刘艳姝;彭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Chemerin及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主要从炎症反应方面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20例)血清中Chemerin及IL-6的水平.结果:① Chemerin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②IL-6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③Chemerin与IL-6两者在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8,P<0.05).结论:Chemerin与IL-6可能在妊娠过程中相互促进表达,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瑶;吕敬媛;宫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