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hemerin与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陆瑶;吕敬媛;宫庆娟

关键词:子痫前期, Chemerin, IL-6
摘要:目的:检测Chemerin及IL-6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主要从炎症反应方面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20例)血清中Chemerin及IL-6的水平.结果:① Chemerin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②IL-6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③Chemerin与IL-6两者在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8,P<0.05).结论:Chemerin与IL-6可能在妊娠过程中相互促进表达,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例眼后节球内异物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后节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单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45 眼(98%),未保住眼球1眼(2%).成功取出 46 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8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8/46,17%),18 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46,39%),5例继发视网膜脱离(5/46,11%),5例继发眼内炎(5/46,11%).其中一期 40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40/46,87%),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6/46,13%).二期术后合并症25例(25/46,54%)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5例(5/46,11%)而行晶体玻璃体次全切割术.结论:对于磁性异物,以一期行巩膜外路磁吸术为首选;而对于非磁性异物及磁性异物外路磁吸术无法吸出者的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作者:姜伟;张剑;吴祥红;宿星杰;刘宏伟;齐艳秀;李思莹;孟岩;王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聚果糖对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对益生菌制剂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和置片法培养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应用结晶紫染色法及活菌计数法检测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结果:低聚果糖可使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时间提前24h.结论:应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低聚果糖可提高其生理功能.

    作者:孙亦心;李蕊;刘铭珠;薛冰冰;刘思聪;王春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作用

    目的:探寻在中药步长稳心颗粒合并美托洛尔干预治疗下,对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将2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日一次晨起空腹口服.实验组在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1日三次,1次1袋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疗效判断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用药的实验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苑露丹;王凤玲;隋小芳;费秀斌;黄佳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D44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s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患有巧克力囊肿的患者30例取其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对照组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子宫的患者3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光镜分析病理组织中MMP-9和CD44s的表达水平.结果:巧囊异位内膜组与其他两组相比MMP-9、CD44s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子宫内膜组织CD44vs与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中MMP-9与CD44s的表达均有变化,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MP-9和CD44s的表达增加相关.

    作者:宋美玉;冯晓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TX3水平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及与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及与传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无心血管事件的CKD3期患者20例(A组),无心血管事件CKD4期组20例(B组),无心血管事件CKD5期组(C组)20例,在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20例(D组),用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各组的GFR,再将各期在6个月内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23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37例),常规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结果:A、B、C三组中PTX3明显高于D组(P<0.05),心血管事件组PTX3、hs-CRP、TNF-α、IL-6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相关性分析示PTX3与GFR成负相关(r=-0.46,P<0.01),PTX3与IL-6(r=0.45,P<0.0001)、CRP(r=0.41,P<0.01)、TNF-α(r=0.23,P<0.05)成正相关、PTX3与BNP呈正相关(r=0.497,P<0.01).高PTX3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升高,其预测意义优于CRP.结论:CKD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微炎症状态,CKD患者随着GFR的下降PTX3逐渐升高,与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PTX3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全因死亡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月;刘艳姝;彭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hs-CRP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5~2016-06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结果:对比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UA和hs-CR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作者:刘宏斌;杜平;赵吉波;孙兴元;尹璐;王澍;潘云志;房艳宇;张晨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目的:制备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研究其抗压强度、释药性能和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载荷强度;采用UV测试磷酸钙骨水泥中庆大霉素释放曲线;利用IR、XRD和SEM研究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外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与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相比,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抗压强度提高三倍左右,其中庆大霉素的释放时间增加一倍,体外生物活性提高.结论: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延长了材料中药物释放时间、提高了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祝芳芳;张杰;迟艳侠;赵越;郭晓玲;张向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局麻鼻窦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耳鼻喉科老年鼻窦炎患者实行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术中局麻状态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探究人为干预对手术的老年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给予80例将行鼻窦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0人,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护理.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未开始前,手术过程中的生命指征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各种变化血压、脉搏变化程度及紧张程度远远低于未干预组,所得数据SPSS软件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充分减轻老年患者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手术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有显著的作用,增加了手术疗效.

    作者:佟琳琰;杨琳红;佟秀凤;周德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情况差异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牙周牙龈发热肿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皮疹、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副作用少,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RC-3和PAX2在乳腺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浸润癌中PAX2与SRC-3相关蛋白分析是否相关并且有无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SRC-3,PAX2是否有表达.结果:SRC-3在乳腺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9%,在正常乳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X2在乳腺浸润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4.44%,其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浸润癌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C-3与PAX2可能是乳腺浸润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

    作者:周昱;王新;廉奇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参口服液的研制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制双参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及多糖含量测定,并研究多糖体外抗氧化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并对双参口服液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及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结果:双参口服液研制的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样品比例为2:1:2(玉竹:沙参:党参),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60℃时,多糖的提取率高.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5.90%.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结论: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是可行的并且含量较高,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马丽文;宋琳琳;胡晓艳;胡晓冬;骆宇鑫;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并评估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收集2008-01~2012-08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存档蜡块,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卵巢癌生存预后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①50例卵巢癌患者中PDCD4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缺失表达率为58%(29/50),PDCD4在癌旁组织中总的阳性率8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3,P=0.000).②PDCD4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χ2=5.466,P=0.019)、临床分期(χ2=7.550,P=0.006)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χ2=3.120,P=0.077).③50例卵巢癌中PDCD4阳性表达者其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CD4表达阴性者(χ2=22.136,P=0.000).④在多因素的分析中,PDCD4被证明是影响卵巢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是低表达;在总生存情况中,PDCD4 蛋白阳性的表达者优于 PDCD4 蛋白阴性者;PDCD4可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继荣;肖敏;张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6-01~2015-05-31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4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方法,B组患者使用单一恩替卡韦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1)A组3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B组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作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 < 0.05),有统计学意义.(2)A组34例患者在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定量等指标明显低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作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定量等指标的含量,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涛;于书仪;张沙莎;国玉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06~2015-06入住我院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根据其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对疼痛程度优良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1.43%和94.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68.57%和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7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取石成功,所占比率为95.71%,同时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7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但是医护人员对并发症患者予以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均消失,恢复正常,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新月;邱会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级别血压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血压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级别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低血压组A组(n=27),高血压组B(n=32)、C(n=54)、D(n=35)三组,E组(n=30)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结果:A组与E组比较,VA、B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与E组比较,MCA、BA的PI、RI值增高,Vm值减低,ACA的PI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产生影响,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控制应该实行个体化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范围.

    作者:高宁博;张晓梅;孙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OPD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O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IL-37与FEV1%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点的护理

    目的:探析脑血管介入术中穿刺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09~2016-09收治的23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7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121例,施以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介入护理后并发症已基本消失.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进行介入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脑血管介入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秀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