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的免疫学效应研究

汪悦;柳朝阳;荣光影;宋庆娇;张涛

关键词:川芎嗪, 乳腺癌, 脾脏指数, 白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NK细胞杀伤活性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乳腺癌荷瘤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进行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给裸鼠皮下注射人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模型组32只裸鼠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川芎嗪组、顺铂组、川芎嗪联合顺铂组),每组8只,测定抑瘤率及脾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川芎嗪对乳腺癌裸鼠免疫抑制因子血清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佳木斯地区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1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69例为对照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T、A1298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T CC、CT、T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7.68%/20.71%、37.02%/47.34%、45.30%/31.9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MTHFR A1298C AA、AC、C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58.56%/58.58%、37.02%/38.46%、4.42%/2.96%,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没有关系.

    作者:胡韵仪;侯丽淳;季方茹;潘洪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ILK和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表达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NSCLC患者ILK和MMP-13的表达.结果:患者血清中ILK和MMP-13明显高表达健康对照组(P<0.01).ILK和MMP-13在NSCLC患者中高表达,在早期与晚期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K和MMP-13在NSCLC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佳滨;李爽;王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Slit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Slit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E组),治疗组(LEV治疗组),LEV对照组(LEV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LEV组和LEV治疗组给予LEV 200mg/(kg·d)灌胃,对照组和IE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法在第1周、2周和4周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Slit2的表达量.结果:LEV组和对照组比较,Slit2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Slit2表达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组与IE组比较,Slit2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2的表达变化促进海马发生苔藓纤维化(MFS)参与难治性癫痫形成,LEV控制癫痫发生,可能与上调Slit2的表达有关.

    作者:聂磊;毕艳旭;苗小风;王影;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瘤术后预处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病灶切除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后使用药物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贝依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肌注醋酸亮丙瑞林(贝依)3个月后放置曼月乐;优思明组:21例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前口服曲罗酮炔雌醇片(优思明)三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在术中即放入曼月乐.分别于术后3、6、9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体积、宫腔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CA125、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依组及优思明组较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子宫体积小,在术后6个月、9个月出现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有良好的疗效;在术后行贝依和优思明预处理三个月较术中直接放置曼月乐,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耿雅琼;孙盛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浓度变化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 B12)的浓度变化,探讨这三种实验室指标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12~2015-10于我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于门诊行产前检查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20例.分别测定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分娩前、分娩后3d、分娩后42d,以及正常晚期妊娠组妇女血清中Hcy、FA、Vit B12的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娩前血清Hcy浓度高于其分娩后3d、分娩后42d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娩前血清FA、Vit B12浓度均低于其分娩后3d、分娩后42d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娩后42d血清Hcy浓度低于分娩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痫前期组分娩后42d血清FA、VitB12浓度均高于分娩后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后血清中Hcy浓度较分娩前下降,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较分娩前升高.②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有关,与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降低相关.

    作者:卢北燕;刘谡;杨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7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取石成功,所占比率为95.71%,同时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7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但是医护人员对并发症患者予以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均消失,恢复正常,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新月;邱会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1于我院就诊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氯米芬类促性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的联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40例,好转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的30例,好转的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可以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的药物疗法.

    作者:隋明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与iNOS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GSH及iNOS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抽取20只大鼠作为糖尿病组(DM组),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剩余10只多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继续喂养4周后行APO试验,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采集阴茎组织,测定GSH含量,用蛋白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的表达及含量.结果:DM组大鼠勃起功能普遍降低;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D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iNOS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SH与iNOS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6,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下降,iNOS表达升高,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共同参与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作者:马龙;胡存利;桂士良;陈大印;程亮;杜从林;曹会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 PG和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稳定等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康复效果和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5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8%)明显高于A组(94.55%)、C组(80.00%);B组胃镜下治疗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A组(96.36%)、C组(83.64%).B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好.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的意义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瘢痕妊娠.方法:经腹部联合经阴式超声观察26例有剖宫产史患者,了解患者再次妊娠的着床位置以及形态、瘢痕处肌壁薄处厚度、妊娠囊周围血流信号.结果:26例瘢痕妊娠患者19例孕囊型,占73.08%,7例包块型,占26.92%,其中4例可见胎心搏动.孕囊型附着处肌壁厚约(3.17±0.39)mm,包块型附着处肌壁厚约(1.8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5).孕囊型RI值为0.46±0.41,包块型RI值为0.43±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经阴式超声检查作为临床早期确诊瘢痕妊娠的首选,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性意义,对于评估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淑华;梁阔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我院神经外科2012-01~2015-12之间收治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实验组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ADL评分结果和血肿清除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清除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血肿的清除,以及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改善,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谢正德;刘桂彪;李奋强;李松年;曾祥博;池超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例眼后节球内异物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后节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单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45 眼(98%),未保住眼球1眼(2%).成功取出 46 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8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8/46,17%),18 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46,39%),5例继发视网膜脱离(5/46,11%),5例继发眼内炎(5/46,11%).其中一期 40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40/46,87%),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6/46,13%).二期术后合并症25例(25/46,54%)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5例(5/46,11%)而行晶体玻璃体次全切割术.结论:对于磁性异物,以一期行巩膜外路磁吸术为首选;而对于非磁性异物及磁性异物外路磁吸术无法吸出者的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作者:姜伟;张剑;吴祥红;宿星杰;刘宏伟;齐艳秀;李思莹;孟岩;王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的免疫学效应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乳腺癌荷瘤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进行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给裸鼠皮下注射人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模型组32只裸鼠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川芎嗪组、顺铂组、川芎嗪联合顺铂组),每组8只,测定抑瘤率及脾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川芎嗪对乳腺癌裸鼠免疫抑制因子血清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

    作者:汪悦;柳朝阳;荣光影;宋庆娇;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对所在医院2013-02~2016-01所在医院接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及家属自身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将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78.33%),2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腹痛、腹胀及排便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不仅临床疗效明显,同时能够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对减少疾病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应建议满足手术操作指征者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征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烟雾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08~2016-04接诊的烟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2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颞肌贴敷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要明显优于单纯颞肌贴敷,可更好地改善改良Rankin评分,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常运光;史锡文;赵黎明;甘强;栗超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6-01~2015-05-31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4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方法,B组患者使用单一恩替卡韦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1)A组3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B组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作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 < 0.05),有统计学意义.(2)A组34例患者在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定量等指标明显低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作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定量等指标的含量,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涛;于书仪;张沙莎;国玉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40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两组,PBL组(20例)和常规教学组(20例).对比两组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成绩,并评估两组学生的能力.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方面、交流沟通技能方面、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尊重病人权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交流沟通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作者:张雪松;田黎明;岳晓种;张浩;张晓东;赵宏伟;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