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医院药学部

王铮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药学部
摘要:目的:为提供方便快捷全面地临床药学咨询、系统的药库管理、准确的收费方法和新全的学习资料.方法:相关科室进行联网,建立信息库,信息查询系统等.结果:方便了患者、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及时协调药品的发放及收费工作,避免了因药品信息反馈较慢而形成的医患矛盾、各临床科室与药学部所属各药房的矛盾.便于临床药师不断增加新知识及临床查询.结论:实现医院药学部现代化管理,同时充分享用网络信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天津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中药名称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对其重视程度应胜于其它商品.但中药名称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中药出现药名混乱是由于长期的概念甚至是技术相袭沿用,或为以讹传讹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有待于正本清源.为此,仅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及规范化建议.

    作者:张广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降压胶囊中利血平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降压胶囊中利血平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项下第三法,以正丙醇-0.1 mol/L盐酸(3∶7)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检测波长为268 nm.结果:在0.064~0.256 μg/ml范围内(r=0.999 7),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5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王丽琴;陈蕾;米亚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山茱萸水提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形态学影响

    目的:探索山茱萸水提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电子显微镜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象分析,观察山茱萸水提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形态学影响.结论:山茱萸水提液治疗组在骨皮质厚度、骨细胞数目、骨小梁面积等方面相对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山茱萸水提液确实能明显改善SAM-P/6小鼠的骨质疏松状况.

    作者:陈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醒脑治瘫胶囊成分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醒脑治瘫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0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醒脑治瘫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刘雪平;李庆书;吴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艾滋病治疗药物及研究进展

    目前,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IV感染已成为世界健康四大杀手之一.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在2002年7月3日公布的世界艾滋病扩散情况报告,全世界共有艾滋病患者4 000万人,比两年前猛增15%.2001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1],2002年有310万人死于此病[2].

    作者:瞿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世界药物新闻(六十四)

    1美国FDA批准Gleevec用于儿童美国FDA已批准诺华公司的靶向抗癌药物Gleevec(通用名:imatinib mesylate)用于儿科.该药适用于患有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处于慢性期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儿童患者.这些患者都是经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复发,或对α干扰素治疗产生了耐受的患者.FDA强调,患这种癌症的儿童大约占所有患白血病儿童的2%.

    作者:张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对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在氯化钠输液中配伍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阿昔洛韦、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观测配伍液外观、pH值.结果:配伍实验表明,配伍液在4小时内pH、含量无明显改变,且4小时配伍溶液紫外扫描与0时刻比较,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昔洛韦可与西咪替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但需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

    作者:李娟;张碧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及应用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药物在防治疾病中的效果--费用(effectiveness-cost EC)关系,考察一个疾病防治方案和一项医疗政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合理用药、药品监督管理和新药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并从整个人群来考虑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药费用的控制[1].它是一门新型的评价药物利用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作者:安秀峰;张雨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蜀葵花提取物对人中性粒细胞活化及分泌IL-8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分泌IL-8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人血中性粒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药物孵育30分钟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的LPS,37 o C 5%CO2培养24小时,以双抗夹心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中IL-8的含量,并以NBT法做PMN活化计数.结果:①AMM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N经24小时培养后上清液中IL-8的含量,并在一定范围内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当药物浓度为10 μg/ml时即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②AMM提取物对经LPS诱导的PMN活化的抑制作用,在0.5、1和6小时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黄蜀葵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分泌IL-8具有抑制作用,但本实验尚未观察到其具有抑制PMN活化的作用.

    作者:崔桅;陈玉兰;王玉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与比较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几种纳米给药系统的进展情况,分别从分类、制备、长期稳定性和生物毒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各种载体系统的优劣加以比较.

    作者:廖应熙;李泽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通定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通定片含量的方法.方法:用S-Gel C18柱,以乙腈-水-三乙胺(40∶60∶0.2),每1 000 ml混合液加磷酸二氢钾4.1 g与庚烷磺酸钠6.6 g,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室温.结果:罗通定在20~2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0.2%,RSD为 0.65% (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范荣;张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乳膏中三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乳膏中三组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甲醇-60 mmol/L醋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结果:复方甲硝唑乳膏中三组分甲硝唑、克霉唑、马来酸氯苯那敏线性范围分别为 0.10~1.00 mg/ml (r=0.999 6),0.08~0.80 mg/ml (r=0.999 8), 0.08~0.80 mg/ml (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98.0%和98.3%.RSD分别为1.42%、1.11%和1.52% (n=9).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3种成分的含量,且简便、灵敏、可靠,辅料无干扰.

    作者:杨学猛;于美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对照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5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普通肝素,C组(32例)只进行常规治疗,对3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数及发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心绞痛发作频数明显减少,发作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绞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出血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韩志胜;李红侠;李焕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毒素致病机理与抗内毒素药物研究概况

    本文报告了国内外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内毒素致病机理研究;药物抗内毒素作用机理及抗内毒素药物设计.分析了多粘菌素B九肽、类脂A结构拮抗剂、抗脂多糖抗体及免疫治疗、抗内毒素多肽以及中药对内毒素的作用.对新药筛选研制和临床内毒素引发疾病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董小青;王金兰;崔颖;刘庆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用汞致医源性伤害2例

    患者,男,34岁.周身红斑丘疹,鳞屑瘙痒8个月,经治疗后好转,但此后病情反复发作.入院前1个月曾使用个体诊所的(含汞)外用药,涂布全身皮损后,病情加重.继则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持续发热,体温在37.5~39 o C之间,入我院治疗,经临床诊断和病理显示为红皮症型银屑病.患者自述近1个月从未使用口服药,只使用含汞外用制剂.

    作者:张善革;吴丽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继发真菌感染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年全年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病例.结果:有18例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好发人群为老年患者,好发部位为呼吸道、肠道和泌尿道,广泛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种类.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黄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前后门诊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比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医保)前后我院门诊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在医保前后二年的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总数、单方均额基本无差异.但使用频率和销售金额上有所不同.结论:医保后门诊精神药品的使用确实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提示形成了一些自有的特点和规律,值得关注.

    作者:范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师加强与医师联系参与临床合理用药

    为了减少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药师在审核输液处方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并给予纠正.药师审查输液处方参与药物治疗,为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为防止发生医疗用药差错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张坚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利用微机制定药品采购计划的一点经验

    利用微机制定采购计划,设定库存量下限非常关键.由于药品品种、规格繁多,销量变化等因素,需要经常对库存下限进行修改.因人工统计、计算、输入工作量很大,很难及时准确的完成库存下限的设定.我们与众邦慧智公司通过设置药品库存下限自动扫描,使得利用微机制定采购计划真正成为方便快捷的手段.

    作者:赵树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

    对中药提取分离的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法提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滤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的应用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刘增琪;景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天津药学杂志

天津药学杂志

主管: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