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陆;车胜男;辛华
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良性病变的新技术[2].它可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灶,避免残留和复发,利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内镜下治疗,取得了同外科手术相似的效果[2].但是ESD仍是一项高难度和高风险的介入治疗手段,可能出现出血、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3,4].我院2014-06~2016-06共收治ESD患者15例,有1例出现结肠穿孔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绍杰;宋文玲;王艳凤;任秀英;耿佳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产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4-09~2016-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0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快速康复治疗组(FTS组)及常规手术组(RT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情况. 结果:FTS组术后24h疼痛评分较R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S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为(5.78±1.59)h,明显短于RT组的(13.06±3.49)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住院时间及其住院费用较RT组低(6.85±1.32 VS 9.87±1.56,8.29±0.67 VS 10.03±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应用于妇产科开腹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娜;田宝文;杜佳秋;张丹凤;邢天容;吴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制双参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及多糖含量测定,并研究多糖体外抗氧化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并对双参口服液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及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结果: 双参口服液研制的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样品比例为2:1:2(玉竹:沙参:党参),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60℃时,多糖的提取率高.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5.90%.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结论: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是可行的并且含量较高,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马丽文;宋琳琳;胡晓艳;胡晓冬;骆宇鑫;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支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7、14、21d分别进行MTS、ALP检测,与无支架材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数量都逐步增加,实验组数量稍多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P活性都有所增强,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材料在体外环境对细胞增殖无不利影响,且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
作者:丁义;赵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分析其效果.方法: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08~2016-08于本院治疗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70例,这些患者共植入94枚种植体.经过随访,对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进行X 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分析其修复效果.结果:70例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上颌窦黏骨膜穿破的状况,观察期另有1例患者出现种植体移位状况,此外,没有患者出现出血、感染、鼻窦炎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全部植入的94枚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均为良好,随访后,患者未出现异常状况.结论:将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应用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作者:李春茹;李鹤佳;韩梅;邵伟然;朱杨;李德超;刘继光;赵艳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平日患有高血压病,并且规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血压控制良好的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麻醉诱导前:A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0.5μg/kg(手术开始前10min),继之以0.2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B组病人静脉泵注同样速度的生理盐水.两组病人分别在下面三个时刻即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2h(T1)、手术结束时(T2),在这三个时刻各采静脉血3mL,注入清洁采血管中,采用离心机转数设置为2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血清,-80℃保存备检.全部标本采集完成,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浓度并记录数值.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病人的cTnI浓度及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时间点cTnI浓度及ET水平与T0相比,T1、T2时刻cTnI浓度及ET水平A组患者比B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有高血压病且平日规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的择期腹部手术围术期的cTnI浓度及ET水平,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毅峦;辛险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07~2016-07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发生的180件问题事件为此次研究对象,对180件问题事件的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分析180件问题事件和班组及班次之间的关联情况.结果:180件问题事件发生在回收清洗有53件,占比29.44%,包装有59件,占比32.78%,灭菌有11件,占比6.11%,存贮有17件,占比9.44%,回收发放有40件,占比22.22%;在交班时间有64件,占比35.56%,上午班时间有56件,占比31.11%,下午班时间40件,占比22.22%,晚班时间20件,占比11.11%.结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科学严谨的做好消毒灭菌的准备,控制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落实各项管理策略措施实施到位,降低问题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景佳;李强;刘玉杰;平玉卓;于敏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来我院治疗的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使用药物为肾炎舒片,观察组采用温阳补肾汤治疗.观察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温阳补肾汤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血液高凝现象,而且也改善了患者的肾脏血流量,对肾小球内的异常增殖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史宜岩;郑秀芬;郭金宝;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环六缩酚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活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加入0.1% 二甲基亚砜)、阳性对照组(加入奥沙利铂)和环六缩酚肽组(加入环六缩酚肽)3组,利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的增殖率,利用TUNEL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调控情况.结果:培养24h和48h后,阳性对照组和环六缩酚肽组人PC-3细胞增殖率为(35.8±2.78)%、(44.8±3.00)%和(32.3±1.96)%、(38.1±2.12)%,人PC-3细胞凋亡率为(45.2±3.60)%、(48.2±3.71)%和(48.3±3.07)%、(50.1±4.15)%,与空白对照组的(100.0±2.16)%、(100.0±2.61)%和(6.0±0.95)%、(6.3±1.0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和环六缩酚肽组前列腺癌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六缩酚肽具有抑制人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通过caspase-3和Bax可对PC-3细胞的凋亡进行诱导.
作者:刘丽秋;王莉;崔国利;周奎臣;辛华;江清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载DOX(阿霉素)的γ-PGA-co-PLA-DPPE纳米载药系统(NPS)对C6细胞(大鼠胶质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NPS-DOX和Tf-NPS-DOX,用MTT法检测NPS-DOX和Tf-NPS-DOX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以NPS、Tf-NPS、DOX作为对照组.结果:24h时,药物浓度为0.1μg/mL时,Tf-DOX-NPS的作用比较明显,存活率为78.90%,而NPS-DOX组为93.77%,DOX组为95.54%;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及时间的延长,48h NPS-DOX体现了更好的杀伤作用,4μg/mL作用48h时存活率仅为19.34%,而DOX的存活率为34.98%,Tf-DOX-NPS存活率为26.36%.结论:载DOX(阿霉素)的γ-PGA-co-PLA-DPPE纳米载药系统比单纯抗癌药对C6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强.
作者:王公钊;刘君星;辛华;王振玉;刘春辉;乔峰;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与假手术(Sham)大鼠肾间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造成UUO模型,Sham组大鼠假手术处理.在手术后的第3、7、14天分批处死,取左肾石蜡包埋,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上述因子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对应时间点相比,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加重,PDGF-B、TGF-β1表达逐渐增多,PTEN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PDGF-B、TGF-β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PTEN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病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抗肾脏纤维化的内源性保护因子,且PDGF-B、TGF-β1下调PTEN的表达可能是它们发挥促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
作者:朱章龙;康晓明;杨占双;张雅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患儿,女,8月,以发热4d为主诉入院,4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伴面色潮红,周身皮疹,当时体温37.5℃,口服药物治疗2d,具体不详,次日患儿皮疹消退,仍发热.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殊.入院查体:T:39.1℃,P:160次/分,R:52次/分,神志清,呼吸促,心率140次/分,肝肋下4cm,质软,脾肋下1cm,余无异常.
作者:韩小唯;郭佳丽;王淑静;王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观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01~2015-06收治98例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对照组在胸腔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术式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行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对照组(P<0.05);且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明显少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主要手段.
作者:贾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Galectin-3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11~2016-10在我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人)50例.结果: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半乳糖凝集素-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陆成博;王立波;高伟琴;郭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根据检测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GCF中MMP-3的水平以及TIMP-2的水平和MMP-3/TIMP-2的比值.方法:选取15例经临床确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内20颗重度牙周病的患牙的龈沟液(GCF)样本,同时选取1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口腔内的20个牙位的GCF样本,采用ELISA实验法检测患牙龈沟液中MMP-3和TIMP-2的含量,MMP-3/TIMP-2比值.在开始治疗前采集被选患者的GCF,同时也要对临床相关的指标详细探查,并在系统治疗完成后以1个月时间为标准重复取样.结果: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MMP-3和TIMP-2的总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MMP-3与TIMP-2的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结束后MMP-3与TIMP-2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并高于正常对照组MMP-3与TIMP-2的比值.MMP-3的含量与TIM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牙周病患者GCF中MMP-3和TIMP-2的水平以及MMP-3与TIMP-2的比值可用作监测慢性牙周炎病情的敏感指标.
作者:朱建华;贾会敏;刘继光;李佳薇;苗艺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大鼠正常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的表达及规律.方法:取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E、F 6组.前4组选取改良Allen's法建造不同程度SCI样本,至伤能量经预实验后选择如下:A组(2.5cm×10g)、B组(4.5cm×10g)、C组(6.5cm×10g)、D组(8.5cm×10g)E组仅显露脊髓,不致伤,F组正常观察.打击后大鼠发生摆尾,双下肢及机体回缩,进而双下肢自然松弛术,表明打击确实,后行改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可信性,去除不合格模型.术后3h、6h、12h、48h、72h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变化.术后7d时行改良SEP评估神经功能损伤与恢复情况.结果: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ABCD四组模型相同时间点血清中NSE和S-100β定量分析较正常增多,损伤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有差别(P<0.05),脊髓损伤程度越重,血清中NSE和S-100β两者阳性表达结果增加,脊髓损伤后6h,二者阳性表达达到大值,呈正相关关系.③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大鼠在轻度致伤后血清中NSE含量表达平均值达到6.26ng/mL,远远高于正常大鼠组.NSE和S-100β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结论: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随着损伤程度的增进,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表达有所升高,且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程度的不断加大,NSE和S-100β的阳性表达结果逐渐增多;大鼠脊髓损伤后6h的阳性表达量到达大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NSE和S-100β检测可以作为评判、估计脊髓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③从本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当大鼠血清中NSE含量大于6.26ng/mL时可能出现了脊髓的损伤,这有一定意义存在.NSE和S-100β两者在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椎板切除术操作不会明显影响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的定量分析以及改良SEP的检测.
作者:王崇禧;周成福;苏航;张增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出血(ICH)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IC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0.5mg,1 次/d;维生素B6片10 mg,3 次/d;叶酸片5 mg,1 次/d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入院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浆Hcy含量,血清IL-1β、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对比,对照组各时间点Hcy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后一个时间点均较前一时间点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第5天治疗组血浆IL-1β、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0天、第15天治疗组血浆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第15天均较治疗前血浆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钴胺分散片、叶酸片、维生素B6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②脑出血急性期,血浆Hcy水平与IL-1β、IL-6水平正相关;③血浆Hcy水平与ICH的神经功能改善有关,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ICH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丽娜;冯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于2013-06-01~2015-05-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共90例,将其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患者,将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患者,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1)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B组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48例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10个月后,骨折复发率为2%,B组33例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10个月后,骨折复发率为15%,A组患者治疗持久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复发率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为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开拓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为9个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不同体质间患者hs-CRP、IL-6、IL-18和TNF-a水平.结果:208例患者中排名前三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总患者数的24.52%、20.19%和14.90%;痰湿质、瘀血质和湿热质患者hs-CRP、IL-6、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体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体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湿热、痰湿、瘀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临床早期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刘玉;朱红艳;吴启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培训策略.方法:选取2015-01~2015-09黑龙江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注册护士134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1050名护士的职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确立相关的核心能力培养方案,分析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1340名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情况、不同人口学特征的1340名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情况.结果: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1340名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43.89±32.57)分,总均分为(2.85±0.63)分,维度高者为法律、伦理实践.结论:二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相对较低,领导能力、教育、专业发展、科研、人际关系、咨询能力等应得到加强,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察,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刘玉杰;王景佳;赵秀芹;房迎华;于敏霞;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