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张文陆;车胜男;辛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手术, 术后恢复, 早期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针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早期阶段行以肠内营养支持起到的影响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5-02~2016-05于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当中择取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行以TPN进行治疗,持续7d;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早期行以肠内营养支持,持续7d.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不同的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体重下降情况、住院时间、拆线时间等数据上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出现概率、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花费上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之后早期行以肠内营养支持很有必要,它能够很好的促使肠胃功能尽快康复,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缓解经济压力,值得推广及实际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05~2016-05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舒张压以收缩压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干预效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1~2016-0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20例和优质护理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秀丽;冯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性蛋白(GFAP)及突触后致密物(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结级Wistar大鼠104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23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组)24只,模型组(Li-pilo组)27只,模型+左乙拉西坦组(Li-pilo+LEV组)30只,LEV组与Li-pilo+LEV组的大鼠每日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进行灌胃,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第7d、14d、28d采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PSD95表达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与NS组相比,Li-pilo+LEV组第7d、14d、28d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SD9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相比,Li-pilo+LEV组第7d、14d、28d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SD9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PSD95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禹;聂磊;赵冬梅;邹艳红;李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7~2016-07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术前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反应性、配合程度以及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应性和配合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应用心理护理,可消除患儿不良情绪,增加患儿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高中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臭氧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作用

    目的:研究适宜浓度臭氧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灌洗治疗效.方法:应用臭氧发生器制作浓度为20μg/L,30μg/L,40μg/L的臭氧15~20mL,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治疗3次后,应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三种浓度的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后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颖贤;张荣;杨付明;陈勇;杨晓丽;杨继团;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肺功能损伤IL-17与Foxp3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肺功能损伤IL-17与Foxp3表达.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和雷公藤阳性药物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IL-17与Foxp3的表达.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17表达增强,Foxp3表达降低(P<0.05);经过川芎嗪和雷公藤药物处理后,IL-17表达降低而Foxp3表达有所回升(P<0.05).结论:川芎嗪能改善RA大鼠肺部炎症,机制与调控IL-17与Foxp3表达有关.

    作者:罗文哲;金玄俊;梁立春;刘洋;王建杰;王石;张雪松;刘程伟;王新安;倪强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2~2016-11于我院神经四科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者血浆的FIB和D-D水平,同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组(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丽霞;王克健;邓陈松;黄作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鼠在不同力度打击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脊液NGF的表达

    目的:探究大鼠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不同力度打击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的表达及其与损伤严重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C、D、E和假手术组F.在Marmarou等研究的基础上,制作不同力度DAI模型致伤装置,分别采用A组(砝码悬挂高度及质量:70cm×400g)(下同),B组(80cm×400g),C组(90cm×400g),D组(100cm×400g),E组(110cm×400g)冲击力击打大鼠头部,以造出DAI模型以及F假手术组(无冲击力损伤),共6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4h,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后处死大鼠制作脑组织标本,观察选取符合DAI模型的大鼠脑脊液标本进行统计.结果:在正常大鼠脑脊液中存在NGF,且DAI后脑脊液NGF含量较正常增多,与假手术组有差别(P<0.05);损伤后各组间也有差别(P<0.05),随损伤程度加重,大鼠脑脊液中NGF含量增加.结论:NGF水平与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GF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DAI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

    作者:韩骏飞;李明军;孙凌峰;王崇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载阿霉素的γ-PGA-co-PLA-DPPE纳米载药系统对C6细胞的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载DOX(阿霉素)的γ-PGA-co-PLA-DPPE纳米载药系统(NPS)对C6细胞(大鼠胶质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NPS-DOX和Tf-NPS-DOX,用MTT法检测NPS-DOX和Tf-NPS-DOX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以NPS、Tf-NPS、DOX作为对照组.结果:24h时,药物浓度为0.1μg/mL时,Tf-DOX-NPS的作用比较明显,存活率为78.90%,而NPS-DOX组为93.77%,DOX组为95.54%;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及时间的延长,48h NPS-DOX体现了更好的杀伤作用,4μg/mL作用48h时存活率仅为19.34%,而DOX的存活率为34.98%,Tf-DOX-NPS存活率为26.36%.结论:载DOX(阿霉素)的γ-PGA-co-PLA-DPPE纳米载药系统比单纯抗癌药对C6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强.

    作者:王公钊;刘君星;辛华;王振玉;刘春辉;乔峰;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分析其效果.方法: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08~2016-08于本院治疗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70例,这些患者共植入94枚种植体.经过随访,对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进行X 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分析其修复效果.结果:70例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上颌窦黏骨膜穿破的状况,观察期另有1例患者出现种植体移位状况,此外,没有患者出现出血、感染、鼻窦炎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全部植入的94枚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均为良好,随访后,患者未出现异常状况.结论:将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应用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作者:李春茹;李鹤佳;韩梅;邵伟然;朱杨;李德超;刘继光;赵艳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HO-1、APN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探究血红素氧化酶-1(HO-1)、脂联素(APN)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5-01~2016-01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0例,设为试验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其余30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O-1以及APN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的HO-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APN水平低,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HO-1水平升高在冠心病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参考指标;血清中APN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崔兆聪;赵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住院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2例35眼,其中男15例16眼,女17例19眼,平均年龄(48.6±16.2)岁;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期者17例2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为7例7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者8例8眼.均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 其中27眼于手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 3眼于手术中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平均随访6个月, 观察手术后新生血管消褪情况和眼压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生血管消褪情况:有32眼新生血管全部消褪,有3眼仍可见少量新生血管,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术后消退.眼压:随访1个月时眼压由术前(51.93±8.38)mmHg降至(21.88±3.90)mmHg;随访2个月时, 眼压由术前(51.75±8.45)mmHg降至(21.41±6.54)mmHg;随访3个月时, 眼压由术前(52.56±7.39)mmHg降至(18.43±4.31)mmHg;6个月以上随访27眼, 眼压由术前(51.73±7.34)mmHg降至(21.11±6.50)mmHg, 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积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 经术后处理均得到了恢复.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3~5d行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宿星杰;张凤;任永波;齐艳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和剂量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时使用瑞舒伐他汀的效果,并探讨佳的用药剂量.方法:收集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共12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口服,观察组接受大剂量口服治疗,将两组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血脂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血脂浓度变化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中的炎性状态,并发挥出更佳的调脂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亚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01~2016-01收治复发疝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修补组和常规修补组.常规修补组行常规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修补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修补组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均少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经济负担,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晖;王陆军;田所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Galectin-3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11~2016-10在我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人)50例.结果: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半乳糖凝集素-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陆成博;王立波;高伟琴;郭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和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观察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CCK-8法测定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体外抑制Hep G-2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和黄芩苷溶液组在大鼠体内均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2),且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组平均AUC0-t=350.751μg/mL,t1/2=5.983h,baicalin溶液组AUC=231.178μg/mL,t1/2 beta=4.434h,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在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63.394%.结论: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在大鼠体内具有缓释作用,且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体外对Hep G-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强于黄芩苷溶液组.

    作者:曹越盛;郭英雪;于莲;周实;平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

    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良性病变的新技术[2].它可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灶,避免残留和复发,利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内镜下治疗,取得了同外科手术相似的效果[2].但是ESD仍是一项高难度和高风险的介入治疗手段,可能出现出血、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3,4].我院2014-06~2016-06共收治ESD患者15例,有1例出现结肠穿孔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绍杰;宋文玲;王艳凤;任秀英;耿佳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玉屏风散对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1~2017-01在我院收治肺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紫杉醇+顺铂(T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和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可明显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谢传华;曾小娟;陈海龙;王志强;郭守俊;曾红学;康昭泃;黄萍;何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糊剂及输送方式根充后根尖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糊剂联合两种不同输送方式对根尖封闭能力.方法:收集离体牙48颗,随机分成6组,每组8颗离体牙.A、B、C组分别用ZOE糊剂、AH-PIus糊剂、Vitapex糊剂.各组糊剂分别用主尖蘸取和螺旋输送器导入根管内.各组均匀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根充后牙齿均用2%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后将牙齿透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的长度.结果:ZOE糊剂微渗漏长度明显大于AH-Plus糊剂和Vitapex糊剂(P<0.05).AH-Plus糊剂和Vitapex糊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糊剂下,主尖输送微渗漏长度大于螺旋输送器输送,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充时糊剂输送方式采用螺旋输送器导入根管能够提高根管的封闭能力.

    作者:孙启菲;刘明达;刘陆滨;裴魏魏;赵志香;侯范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婴儿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患儿,女,8月,以发热4d为主诉入院,4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伴面色潮红,周身皮疹,当时体温37.5℃,口服药物治疗2d,具体不详,次日患儿皮疹消退,仍发热.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殊.入院查体:T:39.1℃,P:160次/分,R:52次/分,神志清,呼吸促,心率140次/分,肝肋下4cm,质软,脾肋下1cm,余无异常.

    作者:韩小唯;郭佳丽;王淑静;王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