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梁虹宇;江儒文;聂斌;陈垚;吕娟;尹建华

关键词:高频超声, 肩周炎, 小针刀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肩周炎的定位诊断及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2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小针刀组和传统小针刀组.结果:超声小针刀组共1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周围肌肉黏连,超声小针刀治疗组的治疗后总显效率为77.4%,优于传统小针刀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评价肩关节周围肌肉黏连情况,可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并提高临床疗效.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08~2015-08收治的43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36例非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受检查部位发现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部位包括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前端等;观察组患者狭窄、闭塞、斑块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的特点,还可将病变部位准确的定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雷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PD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0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0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0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L-37与FEV1% 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低度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良性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良性室性早搏患者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室性早搏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运动以及心理干预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只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和心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静息心电图早搏表现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静息心电图早搏表现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均> 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良性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运动指导结合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症状有效减少甚至消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稳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 ~2015-02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B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前颅内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5±4.7) mmHg vs.(33.1±4.8) mmHg,P>0.05];A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B组[(23.1±3.1) mmHg vs.(28.8 ±-4.0) mmHg,(14.2±2.9) mmHg vs.(21.0±3.2) mmHg,P<0.05].A组患者良好率(50.79%)高于B组(2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外伤脑梗死、外伤性癫痫、脑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1.59% vs.11.11%,6.35% vs.20.37%,4.76% vs.18.52%,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力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在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内容以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07~2014-12在我院进行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5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再通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再通率为84.6%(22/26),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再通率为65.4% (17/26),护理组溶栓治疗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溶栓治疗再通率,同时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佳木斯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筛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HIE惠儿136例样本组成病例组,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时期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组成对照组共272例.按照年龄上下相差不超过3个月,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进行配对,通过问卷获取相关产前环境因素信息.调查数据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IE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期患泌尿系统疾病、孕期使用移动电话、孕期使用大理石厨台做饭等;保护因素包括孕期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及海产品等.结论:加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同时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减少HIE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王廉;李莹;周宪军;美维斯;邱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苏州地区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病原茵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院泌尿道感染患者709例,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情况.结果: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为52.3%,其次分别为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试验显示,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外,致病微生物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特别是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有明显上升.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建议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给予抗茵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朱云洁;金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临床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二组,一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原教学模式,并运用这两种模式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再对这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核,分析结果,做出正确评论.结果: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组学生学习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原教学模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新型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卢晓潇;邹晓娉;吕佳南;郑春梅;曹霞;徐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01~2014-12,我院收治的50例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X线平片、鼻窦摄片等分析病因,针对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耳鼻喉科疾病致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症等.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手术治疗等,47例患者治愈(94.00%),3例治疗有效(6.00%),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慢性咳嗽诱发因素(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症等)较多,临床需结合各项检查手段(血常规检查、X线平片、鼻窦摄片等)及时确定诱发因素,合理选择对症治疗方案,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win-block矫治器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后侧貌软组织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Twin-block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下颌后缩的患者进行双期连续性矫治,用Twin-block进行第一期治疗,紧接着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第二期治疗,X线头影测量进行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分析,并对矫治前后软组织美学指标改变量与硬组织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除了颏沟倾角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除了颏沟倾角的改变量与硬组织改变量没有相关外,其余软组织改变量均与部分硬组织的改变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Twin-block用于双期连续性矫治下颌后缩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变化主要源于下颌体长度的增加、B点的前移、上切牙的直立及由此引起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改变.

    作者:王家佳;李涛;江策;张疆弢;管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子制备

    目的:分析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子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把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作为载药材料,以包封率为考察标准,借助界面缩聚法,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所获得的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无黏连,平均包封率为90.17%,平均粒径为260nm.结论:该优化方法切实可行,能有效提升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质量.

    作者:李英夫;宣兆博;王鹤;廉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干预疗效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方式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05~2014-10中所接收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共有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的模式,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血糖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指标的研究,发现在进行综合护理之后,干预组中的患者在按时服药、坚持运动以及合理饮食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的指标也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进行综合护理之后,干预组中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等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其干预效果十分的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使得其自身的血糖情况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对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酮替芬联合沙关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变应性咳嗽提供方法借鉴.方法:从我院2011-05 ~2015-06就诊的变应性咳嗽患者中选择106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口服治疗,观察者给予酮替芬2mg/d口服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咳嗽症状评分结果,并统计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血清IgE(免疫球蛋白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E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的血清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数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呼吸道炎性反应,其起效快且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利用.

    作者:刘仍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CU应用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对胸外科ICU应用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病情垂危患者应用直接动脉血压所具有的重要性.方法:将桡动脉血压检测应用到病情垂危的患者身上,列举胸外科病例,将正确临床指导提供给病情垂危的患者.结果:待胸外科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将置管拔出,没有患者有并发症出现.结论:桡动脉有着非常安全的穿刺过程、有着简单的定位,有着较高的成功率,污染性非常的小、几乎没有并发症的出现,护士相对的工作数量随之减少,抢救成功率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作者:吴凌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特布他林加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观察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医治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2012年诊治的132例哮喘的患者实行研究组,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选取特布他林实行医治,研究组则选取布地纳德配合特布他林对患者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出总体有效率为84.85%的对照组(P<0.05);且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与气喘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取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来对哮喘的患者实行医治,不仅效果较好,且患者症状的改善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岑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对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4-06~2015-07,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入院后都行肺叶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而观察组,则接受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h、6h、12h、24h和48h时活动及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恶心以及干呕的患者分别为1例、2例和2例,对照组中出现呕吐、恶心以及干呕的患者分别为7例、12例和3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手术患者,对其采取超声引导下锥旁阻滞方法,可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减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葛增才;邓玫;李建钢;陈永伦;沈国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AG-72、GRP9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人体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情况,分析TAG-72、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①GRP94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9%、21.11%,在正常的乳腺组织中表达相比较乳腺癌组织明显下降,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GRP94的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②TAG-72在乳腺癌组织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0.00%、94.44%.在正常乳腺组织相较于乳腺癌组织明显升高,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GRP94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正常的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高,TAG-72蛋白在正常的乳腺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故GRP94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TAG-72在乳腺癌中呈现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②GRP94、TAG-7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可能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作者:王新;廉奇鑫;周昱;韩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学干预前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 ~12月门诊开据涉及抗菌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审核,双盲法审核,通过处方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在2014年3月,开展门诊药学干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药物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药学部加强对医师培养指导等,并实行PDCA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比重、抗菌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处方量比重低于2013年3~12月,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药师参与率高于2013年3 ~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应用率较高,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复杂,进行药学干预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合理应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周海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祖国医学传统名方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西医降糖药物、饮食控制、调节运动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方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连续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方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BL带教法与传统的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BL带教法和传统的带教法相比于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于佳木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7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被选学生在口腔临床带教中采用CBL带教法的为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的为对照组.结果:期末考试的理论和临床病例分析的平均评分及终检验实验组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CBL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高于传统的带教法,能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更适用于口腔临床带教工作.

    作者:赵亮;闫磊;孙洪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