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

刘丽

关键词:细节护理, 口腔诊疗, 感染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在2014-01~ 2015-08到我院口腔科接受诊疗患者,其中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对60例接受细节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6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7%,并发症发生率3.3%,护理满意率98.3%;对照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0%,并发症发生率20%,护理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口腔科内采用细节护理,可预防口腔诊疗感染,效果显著,值得口腔科推广使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Hhcy大鼠血浆Hcy与阴茎海绵体H2S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硫化氢(H2S)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8只正常组(C组)和16只模型组,给予C组(生理盐水3mL/次)和模型组(生理盐水3mL/次+蛋氨酸1g· kg-1·d-1)早晚各1次灌胃,持续6周.6周后采血测模型组血浆Hcy浓度均大于16.0μmol/L,提示造模成功,随机将模型组分为Hhcy组(H组)和叶酸、vitB12组(Ⅴ组)各8只,给予H组(生理盐水3mL/次+蛋氨酸1g· kg-1·d-1)和Ⅴ组(生理盐水3mL/次+蛋氨酸1g·kg-1·d-1+叶酸0.5mg·kg-·d-1+ vitB1250μg·kg-1·d-1)继续灌胃6周后测血浆Hcy和H2S浓度,0、5Ⅴ下阴茎海绵体内压/平均颈动脉压(ICPmax/MAP)检测后取阴茎组织测H2S含量.结果:随着C组、Ⅴ组、H组之间血浆Hcy浓度依次增高,而大鼠ICPmax/MAP(0、5V)值逐渐降低,阴茎组织H2S含量依次均显著性降低(P<0.05),且血浆Hcy浓度与阴茎组织H2S含量之间为负性相关.结论:随着血浆Hcy浓度增高,致使阴茎海绵体内源性H2S含量降低,这可能是Hhcy致勃起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且叶酸和维生素B12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浆Hcy浓度,改善勃起功能.

    作者:杜从林;罗振国;桂士良;迟宝进;郝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骨桥蛋白和p53的表达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和P53蛋白在鼻内翻乳头状瘤(NIP)中的阳性表达的情况,研讨OPN、P53与NIP的有关机制及相互作用.方法:收集病理科46例NIP组织、18例鼻鳞癌(NSCC)组织切片,及3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P)检测组织中OPN和p53的表达.结果:(1)NSCC组织中OPN的表达水平为88.9%,高于鼻内翻乳头状瘤组织69.5%及正常下鼻甲组织10.0%,(2)p5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依次为94.4%,78.2%,13.3%,(3)两者在NIP中阳性表达成正相关性.结论:OPN和P53在正常下鼻甲、NIP、N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呈正相关性.二者在NIP组织中同时呈阳性表达率较高,与NIP的发生发展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于洋洋;张爱华;于海江;杨琳红;于海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影像学腰椎扫描观测椎间孔镜手术穿刺安全性研究

    目的:通过影像学对椎间孔观测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28例病例,所有的病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手术前通过腰椎X线片,腰椎CT、MRI检查,确定手术方式、工作套管的插人位置与方向.根据患者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及X线成像,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案.椎间盘造影均在C臂X线机定位下进行.在影像学观测扫描下,完成手术的穿刺和造影.结果:进行术后3、6、12个月的跟踪随访,发现患者术后回复状态极佳.32.8%的病人反馈术后完全无症状、体征,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64.1%反馈术后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偶尔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3.1%的病人术后症状和体征减少,但仍功能障碍.没有病人反馈术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患者评级优秀率为32.8%,良好率为64.1%.总体评价的优良率为96.9%.结论:采用影像学对椎间孔观测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病人的穿刺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梁磊;乔建民;宁馨;曲诗言;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非绝经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绝经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榆卵管切除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疾病于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患者共92例,随访至术后半年,失访2例,完成随访90例.其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45例(观察组),保留输卵管4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AMH水平的变化、盆腔包块的再发率以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45岁患者中,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盆腔包裹性积液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围绝经期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5岁患者中,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发盆腔包裹性积液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降低了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但对45岁以下患者卵巢功能有影响,可致卵巢功能早衰,而对45岁以上患者影响轻微.

    作者:宋继荣;辛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AIDS患者新型隐球菌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AIDS(艾滋病)患者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法,抗原凝聚法和培养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04~2015-06收治的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的63例AIDS患者资料,观察采用墨汁染色法和抗原凝聚法检查63例患者新型隐球菌的阳性率.结果:采用抗原凝聚法检验63例患者的阳性率为85.7%,高于墨汁染色法的73.01%,两种检测方法的新型隐球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4,P>0.05).结论:墨汁染色法和抗原凝聚法用于检测AIDS患者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均可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熊倩妤;杨俊;屠大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为宫颈癌的合理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01 ~2015-12收治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共32例)和中老年(≥40岁,共88例),其中青年组年龄平均(34.3±3.2)岁;中老年组年龄平均(58.7±4.5)岁.对两组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占总所有患者比例的为26.7%,青年组患者接触性出血(56.3%)、白带异常(21.9%)、宫颈糜烂(37.5%)、溃疡(46.9%)较中老年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4.1%、18.2%、18.2%、34.1%)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患者肿瘤直径4cm以上所占比例、临床分期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腺癌发生率、癌浸润深度、恶性程度均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三江地区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随年龄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青年组患腺癌的发生率比中老年组比例高,分化程度较中老年组低,肌层浸润发生率较中老年组高.

    作者:李娜;邢天容;冯晓娜;张丹凤;何宏;吴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肿周围水肿减轻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之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出血周围水肿恢复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作者:赵凯;李明军;王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分化PC12细胞电化学行为研究

    目的:研究高分化PC12细胞的电化学行为.方法:采用单线伏安法研究高分化PC12细胞电化学行为,并通过电化学、高效液相以及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方法对电化学信号进行归属.结果:高分化PC12细胞的两个电化学信号分别来源于鸟嘌呤和黄嘌呤的混合以及次黄嘌呤和腺嘌呤的混合.结论:采用电化学方法可以检测到高分化PC12细胞来源于嘌呤的电化学信号,对以高分化PC12细胞为模型的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冰;焦宇;王思君;屈天龙;邱丹;朱金玲;李光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08~ 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烫伤合并心衰患者共80例.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与护理方法,观察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抢救的患者共77例(96.3%),死亡的患者共3例(3.7%).其中,在半小时内病情维持稳定的患者共48例(60.0%);在1h内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共23例(28.8%);在48h内还需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的患者共6例(7.5%);在72h内处于危重期的患者共3例(3.7%).结论:对烫伤合并心衰的患者进行及时地抢救与护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高凤荣;张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研究

    目的:就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进行研究.方法:对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予以培养,分别在小牛血清浓度为15%、5%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6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分别在静张应力为10kPa、5kPa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2h、4h、6h、8h、10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结果:当静张应力为15kPa时,随着培养时相的延长,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PI指数也同样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后又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起始时间要比静张应力为5kPa时更早,在4~12h时的PI指数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能够被静张应力所调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磊;赵亮;李善昌;庄亚严;张铁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4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行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共检查28个关节.结果:超声发现的滑膜炎关节数多于体格检查发现的滑膜炎关节数.超声可检测到有微小炎症变化的关节,对检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这些小关节敏感性高,其中近端指间关节易被侵蚀,其次为腕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检测无临床症状的滑膜炎,临床检查结合超声检查能有助于RA更准确诊断,从而对早期诊断、疾病评估、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荣蓉;郑春梅;王薇;曹霞;王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

    目的:通过社区人群调查了解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并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预防糖尿病.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健康档案资料,了解淮安市清河区钵池山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结果: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运动疗法预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控制血糖、并发症、低血糖处理等知晓率较低.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重视度不够,同时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健康教育,以降低高危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控制病人病情,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诊疗费用.

    作者:王季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纯化

    目的:探讨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佳分离条件,提高细胞获得率与纯度,以便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小鼠摘除眼球取血,设置离心力、离心时间、实验环境温度等梯度优化,分别采用EDTA-K2、肝素、枸橼酸钠抗凝,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直接进行贴壁培养和分析获得率、纯度,计数存活率.结果: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经条件优化后分离的PBMC纯度可达85%,细胞获得率高可达80%以上,活细胞百分率在92%以上.结论: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在优化条件下可有效地分离PBMC,对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无影响.

    作者:徐太哲;李丽;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3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包括,书面教育、示范教育、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等.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指导、卫生宣教、疾病预防、服药指导、出入院及办理医保流程等五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结论: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在临床中切实可行,积极有效,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姜艳;于文丽;李凯涵;李美玲;冯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室腹腔镜卵巢切除术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手术室内进行微创腹腔镜卵巢切除时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1于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2月我院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手术室,将2014-02 ~2015-01来院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1.26±8.14) min、(37.66±9.07)min、(19.63±4.23) min、(5.38±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微创手术室进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治疗时予以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徐金秀;李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置换术术后镇痛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氟比洛芬酯,观察其对全髋置换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A组)50 mg和地佐辛注射液(B组)5 mg.术毕即刻连接PCA泵.分别于四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12h(T3)24h(T4)采集外周血3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选取血清.测定各时间点GPⅡb/Ⅲa、和TXA2的含量,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对两种药物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对比.采有10cm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0为强烈疼痛.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氟比洛芬酯组)与B组(地佐辛组)TXA2、GPⅡb/Ⅲa的表达在T3和T4时刻B组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结论:(1)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缓解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2)氟比洛芬酯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马达;王东伟;杨波;董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对2013-03 ~ 2014-02于我院儿科实习的57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对该阶段影响护理带教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2013年3月结合以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临床护理带教,选取2014-03~2015-02的57例儿科实习生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带教结果.结果: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主要受到科室因素、护生因素及带教人员因素三方面影响,观察组的各项护理带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室因素、护生因素以及带教人员因素,需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带教质量.

    作者:余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马齿苋对大鼠脂肪肝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马齿苋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标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大鼠高脂乳剂组③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④高脂乳剂+马齿苋低剂量组⑤高脂乳剂+马齿苋中剂量组⑥高脂乳剂+马齿苋高剂量组.试验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乳剂组TG、TC、AST、ALT、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TG、TG、AST、ALT、MDA、SOD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高脂乳剂组比较,马齿苋中、高剂量组TG、TC、AST、ALT 、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④马齿苋中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具有治疗脂肪肝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仇艳玲;卢丽莉;赵飞;尚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09~2014-09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其中非手术治疗组患者23例(A组),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19例(B组),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17例(C组).通过对接受三种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应用Neer评分进行比较3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69.57%,解剖型钢板治疗组94.74%,可吸收螺钉治疗组为88.24%.解剖型钢板治疗组、可吸收螺钉治疗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在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非手术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确实有效的内固定可以使患者更早的进行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作者:赫英龙;李保龙;王天航;李晓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家庭式护理健康指导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健康指导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08~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共50例,对其进行家庭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高于护理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家庭护理指导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可以从生理及心理上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改善,保障患者家庭疗养的质量.

    作者:闫琳娜;何晓杰;孙丹丹;宋宇光;张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