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

刘丽

关键词:细节护理, 口腔诊疗, 感染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在2014-01~ 2015-08到我院口腔科接受诊疗患者,其中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对60例接受细节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6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7%,并发症发生率3.3%,护理满意率98.3%;对照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0%,并发症发生率20%,护理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口腔科内采用细节护理,可预防口腔诊疗感染,效果显著,值得口腔科推广使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3-02~2015-06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及对照组(n=40),分别施以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d及3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银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生存情况.方法:选择8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38),分别给予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RR、DCR分别为59.18%和83.67%,对照组为47.37%和7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可显著延长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天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肋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在肋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10~2015-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手术的患者,男5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65±6.87)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快速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手术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治疗组术后24h疼痛评分较常规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治疗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36±1.08)h,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的(8.63±1.4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快速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手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快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应用于肋骨骨折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能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罗艳卓;曹劲松;宣兆博;周刚;邢宇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成分输血对纠正大出血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分析

    目的:统计大出血患者成分血输注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推广成分用血.方法:收集38例大出血患者,根据情况进行不同成分血输注,比较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结果:输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及时得到补充.结论:成分输血迅速补充血液中丢失的成分,能及时地改善患者的缺血状态.

    作者:张显达;王英;赵玉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例老年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方法,并就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注意事项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3-01~2016-01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的脑出血和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40例,所选取患者均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和普通气管切开术实施治疗.结果:所选取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手术失败状况,经皮气管切开组术前准备时间(10±5)min,普通气管切开组术前准备时间为(30±5) min,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7±2)min,普通气管切开组为(20±3)min,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出血量(6±2)mL,普通气管切开组(15±3) mL,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的创伤程度小于普通气管切开组,手术费用上看无显著差别.结论:针对脑出血和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对其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不仅手术操作方便简单,且可完成于病区床边,创伤较小,不对气管软骨环造成损伤,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前准备时间短,且后续并发症较少,术后颈部不存在明显性瘢痕,在临床中具有很好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英夫;李昀昊;廉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2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下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联合肌力训练能够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戚询中;孙光涛;刘丽霞;刘文娟;吴成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中药丁香挥发油成分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出中药丁香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永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中药丁香挥发油,并结合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检测.结果:中药丁香挥发油中共检测出4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占总成分的69.77%.结论:中药丁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

    作者:李升;郭楚君;张燕;张伟娜;王公钊;柴鑫婷;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IV抗体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对本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007~2015年检测的我市507例HIV抗体待确证样品的WB试验的阳性、阴性、不确定结果分析,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现状HIV感染者人群分布,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点提出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法,对阴性结果分析查找造成筛查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双ELISA或ELISA和胶体金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B试验确证,对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检.结果:507例样本经WB确证397份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45份,阴性65份.397例确证试验阳性标本经流行病学调查79.8%(317/397)是经男男性行为传播.45例WB不确定样本中要集中在孕产妇占33.3% (15/45)献血员占22.2%(10/45) VCT占20% (9/45),在随访的25例被检测中有3例明确高危行为者随访4复检进展为WB确证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WB结果阴性的65的样本,采用ELISA+胶体金或双ELISA复检73.8% (48/65)结果为一阴一阳,并且ELISA的S/CO值在1~6之间.结论:性接触传播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MSM)是我市报告HⅣ/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不确定样品主要集中在孕妇及献血员及VCT人群多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在低流行人群尤其孕产妇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终以阴性转归为主;胶体金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实验室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选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质量稳定的试剂.

    作者:马永娟;王红;周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大鼠脑水肿与水通道蛋白-9的表达

    目的:旨在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大鼠模型中,神经组织内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变化,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AQP9与脑水肿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出其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建立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模型.分别建模后24h、48h及72h断头、取脑,测脑含水量,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在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AQP9的表达.结果: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脑含水量增高,AQP9呈现高表达,且于72h内逐渐递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AQP9高表达和脑水肿呈现正相关,二者可能存在相关性,前者或为后者的原因之一,对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脑水肿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姜广宇;董航;顾志成;李洪滨;张世华;史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

    目的:通过社区人群调查了解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并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预防糖尿病.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健康档案资料,了解淮安市清河区钵池山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结果: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运动疗法预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控制血糖、并发症、低血糖处理等知晓率较低.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重视度不够,同时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健康教育,以降低高危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控制病人病情,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诊疗费用.

    作者:王季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脓毒血症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0只大鼠分为3组(n=60),随机用3种不同创伤程度的盲肠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再随机将每一组别平均分为3组(n=20),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小剂量乌司他丁、大剂量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不同建模方式组间大鼠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以及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其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脓毒症越严重,大鼠的各项炎症反应标记物变化越剧烈;脓毒症炎症反应程度相同时,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P<0.05).结论: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标记物水平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小剂量没有明显改善大鼠脓毒血症的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大鼠脓毒症模型的生存率.

    作者:宁晓鹏;范奎新;李根;金艺华;李艳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01 ~2015-12收治的86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取舒适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则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置换术术后镇痛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氟比洛芬酯,观察其对全髋置换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A组)50 mg和地佐辛注射液(B组)5 mg.术毕即刻连接PCA泵.分别于四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12h(T3)24h(T4)采集外周血3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选取血清.测定各时间点GPⅡb/Ⅲa、和TXA2的含量,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对两种药物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对比.采有10cm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0为强烈疼痛.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氟比洛芬酯组)与B组(地佐辛组)TXA2、GPⅡb/Ⅲa的表达在T3和T4时刻B组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结论:(1)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缓解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2)氟比洛芬酯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马达;王东伟;杨波;董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及Notch信号通路对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目的: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并探讨DM大鼠VSMCs细胞增值及凋亡机制.方法:应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对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造模后别于CON组和DM组(1、2、3、4)各组中随机取出1只SD大鼠,取出主动脉并制备成细胞悬液,在细胞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传代,应用不同梯度浓度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M大鼠VSMCs细胞增值及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梯度浓度的DAPT作用DM大鼠VSMCs72h后行流式细胞仪分析,G0/G1期细胞比例由39.97%上升为72.32%,S期的细胞比例从41.10%下降为19.87%,凋亡数却从3.1升高至15.4 (P <0.05).结论:DAPT能影响DM大鼠VSMCs的细胞周期,减少DM大鼠VSMCs的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反向增加细胞凋亡数,这二者作用均具有依赖性且呈正相关.

    作者:汪宝林;金松;范东旭;冯东凡;谢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肿周围水肿减轻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之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出血周围水肿恢复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作者:赵凯;李明军;王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致痫大鼠模型,探讨左乙拉西坦对大鼠海马组织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影响.方法:随机将健康Wistar雄性4周龄大鼠96只,分为生理盐水组,左乙拉西坦组,癫痫模型组,治疗组,共4组,每组24只.用Li-pilo给大鼠造模,然后第1、2、4周断头取四组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结果:用Li-pilo组均出现癫痫发作.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量,左乙拉西坦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差异,治疗组、癫痫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表达量明显增强,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用Li-pilo组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效果明显,可能与它能减少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网格蛋白和dnmⅠ的表达有关.

    作者:罗小华;王影;潘晓华;毕艳旭;王淑静;王禹;韩小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0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02~2015-02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来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然后再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8例,总占比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9例,占72.5%,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397;P <0.05);观察组中,一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占15.0%,对照组中,一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总占比37.5%,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300;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非常可观,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的同时避免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研究

    目的:就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进行研究.方法:对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予以培养,分别在小牛血清浓度为15%、5%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6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分别在静张应力为10kPa、5kPa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2h、4h、6h、8h、10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结果:当静张应力为15kPa时,随着培养时相的延长,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PI指数也同样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后又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起始时间要比静张应力为5kPa时更早,在4~12h时的PI指数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能够被静张应力所调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磊;赵亮;李善昌;庄亚严;张铁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为宫颈癌的合理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01 ~2015-12收治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共32例)和中老年(≥40岁,共88例),其中青年组年龄平均(34.3±3.2)岁;中老年组年龄平均(58.7±4.5)岁.对两组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占总所有患者比例的为26.7%,青年组患者接触性出血(56.3%)、白带异常(21.9%)、宫颈糜烂(37.5%)、溃疡(46.9%)较中老年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4.1%、18.2%、18.2%、34.1%)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患者肿瘤直径4cm以上所占比例、临床分期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腺癌发生率、癌浸润深度、恶性程度均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三江地区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随年龄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青年组患腺癌的发生率比中老年组比例高,分化程度较中老年组低,肌层浸润发生率较中老年组高.

    作者:李娜;邢天容;冯晓娜;张丹凤;何宏;吴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家庭式护理健康指导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健康指导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08~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共50例,对其进行家庭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高于护理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家庭护理指导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可以从生理及心理上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改善,保障患者家庭疗养的质量.

    作者:闫琳娜;何晓杰;孙丹丹;宋宇光;张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