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

李春梅;高凤荣;张雪松

关键词:烫伤合并心衰, 抢救对策,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08~ 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烫伤合并心衰患者共80例.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与护理方法,观察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抢救的患者共77例(96.3%),死亡的患者共3例(3.7%).其中,在半小时内病情维持稳定的患者共48例(60.0%);在1h内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共23例(28.8%);在48h内还需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的患者共6例(7.5%);在72h内处于危重期的患者共3例(3.7%).结论:对烫伤合并心衰的患者进行及时地抢救与护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08~ 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烫伤合并心衰患者共80例.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与护理方法,观察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抢救的患者共77例(96.3%),死亡的患者共3例(3.7%).其中,在半小时内病情维持稳定的患者共48例(60.0%);在1h内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共23例(28.8%);在48h内还需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的患者共6例(7.5%);在72h内处于危重期的患者共3例(3.7%).结论:对烫伤合并心衰的患者进行及时地抢救与护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高凤荣;张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肿周围水肿减轻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之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出血周围水肿恢复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作者:赵凯;李明军;王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生存情况.方法:选择8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38),分别给予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RR、DCR分别为59.18%和83.67%,对照组为47.37%和7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可显著延长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天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肋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在肋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10~2015-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手术的患者,男5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65±6.87)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快速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手术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治疗组术后24h疼痛评分较常规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治疗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36±1.08)h,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的(8.63±1.4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快速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手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快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应用于肋骨骨折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能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罗艳卓;曹劲松;宣兆博;周刚;邢宇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2010-06 ~2015-06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因外伤脾破裂及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采取脾切除术治疗,术后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类手术未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相关指标,并回顾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诊治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前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粗,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均好转出院.观察组经抗凝溶栓干预1周后,血栓完全消除出院12例;抗凝溶栓2周,管腔部分再通出院7例,血栓完全消除出院10例;因腹膜炎症状加重,在溶栓治疗4d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结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脾切除术后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小板升高相关,需重视手术医师操作的规范化,早期发现异常,行祛凝抗凝溶栓治疗,为有效防控方案.

    作者:方孝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胡椒碱胃内漂浮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研制胡椒碱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的胃内漂浮缓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利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HPMC及助漂剂十六醇为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和湿法制粒的方法将胡椒碱制备成胃内漂浮缓释片,并以漂浮时间及累计释放度为指标对处方进行筛选,单因素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的胃内漂浮缓释片在HPMC-15M为54%、十六醇为10%、碳酸氢钠为10%、硬脂酸镁1%时在人工胃液中10 min内起漂,维持释放药物10~12h,累计释放度为95.6%,接近一级释放.结论:所制备胡椒碱胃内漂浮缓释片释放药物速率平稳,具有长效作用.

    作者:安东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放疗联合BSD深部热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BSD热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增敏以及减轻放疗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我科收治的5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热疗联合组(A组,n=25)和单独放疗组(B组,n=25),B组给予放疗,A组则在放疗基础上增加盆腔深部BSD热疗.两组在外照射后均补充腔内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化疗.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随访期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中及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放疗后的腹壁及大腿区域淋巴水肿发生率60%及程度均明显低于B组92% (P<0.05).结论:对Ⅱb~Ⅲb期宫颈癌病人在放疗基础上,治疗同期增加盆腔深部BSD热疗,两组病人对比临床观察可增加放疗局控率并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并发症,尤其改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研究

    目的:就静张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效应调节进行研究.方法:对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予以培养,分别在小牛血清浓度为15%、5%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6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分别在静张应力为10kPa、5kPa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第4代髁突软骨细胞0h、2h、4h、6h、8h、10h、12h后,对其DNA含量予以测定.结果:当静张应力为15kPa时,随着培养时相的延长,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PI指数也同样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后又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起始时间要比静张应力为5kPa时更早,在4~12h时的PI指数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能够被静张应力所调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磊;赵亮;李善昌;庄亚严;张铁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和小儿氨基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4,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5,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安全,住院天数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弟;胡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非绝经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绝经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榆卵管切除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疾病于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患者共92例,随访至术后半年,失访2例,完成随访90例.其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45例(观察组),保留输卵管4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AMH水平的变化、盆腔包块的再发率以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45岁患者中,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盆腔包裹性积液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围绝经期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5岁患者中,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发盆腔包裹性积液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降低了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但对45岁以下患者卵巢功能有影响,可致卵巢功能早衰,而对45岁以上患者影响轻微.

    作者:宋继荣;辛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置换术术后镇痛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氟比洛芬酯,观察其对全髋置换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XA2、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A组)50 mg和地佐辛注射液(B组)5 mg.术毕即刻连接PCA泵.分别于四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12h(T3)24h(T4)采集外周血3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选取血清.测定各时间点GPⅡb/Ⅲa、和TXA2的含量,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对两种药物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对比.采有10cm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0为强烈疼痛.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氟比洛芬酯组)与B组(地佐辛组)TXA2、GPⅡb/Ⅲa的表达在T3和T4时刻B组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结论:(1)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缓解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2)氟比洛芬酯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马达;王东伟;杨波;董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0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02~2015-02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来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然后再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8例,总占比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9例,占72.5%,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397;P <0.05);观察组中,一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占15.0%,对照组中,一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总占比37.5%,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300;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非常可观,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的同时避免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

    目的:利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甘草酸二铵干预肝纤维化大鼠并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的变化,探讨联合用药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螺内酯+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组、甘草酸二铵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于20、40、60d分别取血,并于60d处死全部SD大鼠,取肝组织做切片处理,HE染色,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大鼠血清HA和Ang(1-7)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齐),或采用Dunnett-t检验(方差不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40、60d各组HA及Ang(1-7)水平均升高(P<0.05),且呈逐渐升高趋势,而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HA水平降低(P<0.05),但Ang(1-7)水平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HA水平更低、Ang(1-7)水平更高.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和螺内酯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有治疗作用,随肝纤维化进展,血清Ang(1-7)水平升高,且药物治疗后其水平升高更明显,提示Ang(1-7)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刘艳丽;艾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09~2014-09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其中非手术治疗组患者23例(A组),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19例(B组),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17例(C组).通过对接受三种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应用Neer评分进行比较3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69.57%,解剖型钢板治疗组94.74%,可吸收螺钉治疗组为88.24%.解剖型钢板治疗组、可吸收螺钉治疗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在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非手术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确实有效的内固定可以使患者更早的进行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作者:赫英龙;李保龙;王天航;李晓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对2013-03 ~ 2014-02于我院儿科实习的57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对该阶段影响护理带教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2013年3月结合以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临床护理带教,选取2014-03~2015-02的57例儿科实习生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带教结果.结果: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主要受到科室因素、护生因素及带教人员因素三方面影响,观察组的各项护理带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室因素、护生因素以及带教人员因素,需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带教质量.

    作者:余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电化学微检测系统检测细胞中嘌呤碱基

    目的:构建电化学微检测系统,在电化学检测中节省细胞样品,提高检测效率.方法:以三电极工作系统为基础,在工作电极上套上微管作为微型反应池,倒置后加入微量待测试溶液,将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放入溶液中,形成稳定的微反应系统,得到更稳定、更强的电化学信号.结果:仅仅30μL MCF-7细胞即在电化学微检测系统中出现两个氧化峰,分别归因于黄嘌呤/鸟嘌呤和腺嘌呤/次黄嘌呤的氧化还原反应.结论:MCF-7细胞中的嘌呤碱基在电化学微检测系统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该电化学法有可能用于细胞内嘌呤的检测.

    作者:高寒;武荣国;王书红;张思佳;年丽;邬迪;崔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接受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我院于2014-03 ~2015-02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与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各3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观察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 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联合疗法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金庆;段玉应;陈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Syt1和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突触囊泡膜蛋白Ⅰ(synaptotagmin Ⅰ,Syt1)和突触后致密物(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清结级Wistar雄性4周龄幼鼠84只,分为A、B、C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模型组(Li-pilo组),C组:治疗组(LEV治疗组),其中A组24只,B、C两组组每组各30只.分组后分别给予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C组以LEV150mg/kg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在1周、2周和4周动态检测3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yt1和PSD95的表达.结果:B、C两组均出现癫痫样发作.左乙拉西坦对照组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Syt1和PSD95各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Syt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SD95的表达明显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Syt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PSD95的表达有所增加,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反复发作后可能诱导Syt1表达增强,Syt1可能通过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进一步促进癫痫发生.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左乙拉西坦能增强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的表达.

    作者:王禹;王海燕;王婧;赵冬梅;赵塔娜;聂磊;冯宏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脓毒血症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0只大鼠分为3组(n=60),随机用3种不同创伤程度的盲肠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再随机将每一组别平均分为3组(n=20),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小剂量乌司他丁、大剂量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不同建模方式组间大鼠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以及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其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脓毒症越严重,大鼠的各项炎症反应标记物变化越剧烈;脓毒症炎症反应程度相同时,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P<0.05).结论: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标记物水平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小剂量没有明显改善大鼠脓毒血症的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大鼠脓毒症模型的生存率.

    作者:宁晓鹏;范奎新;李根;金艺华;李艳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嘉兴市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人群的骨质情况,为骨质疏松的筛查、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搜索的方式,在足跟部采用韩国OsteoSys超声骨密度仪SONOST3000进行全干式测量.根据WHO的骨质疏松诊断金标准(骨质疏松:T值≤-2.5;骨量减少:-2.5 <T值<-1;骨量正常:T值≥-1)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用SPSS19.0和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率都有增高的趋势(P=0.000).总体看年龄在45岁以上,年龄与T值有明显相关性(P=0.000),在35 ~44岁,年龄与T值有一定相关性(P=0.039).女性以55岁为界,界前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42),界后各组测定值较界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年龄和性别都能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总体来看,年龄≥ 45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年龄≥55岁骨质疏松率明显增高,可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补钙,同时加强体育活动,并给予健康指导.

    作者:汪莉莉;杨金妮;张旭峰;夏樱珮;谢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