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瑛
目的:比较分析药对陈皮-干姜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陈皮,干姜药材及药对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陈皮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4-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壬醛、大根香叶烯等成分和干姜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甲基庚烯酮、α-法尼烯、5-甲基-2-(1-甲基乙烯基)-4-己烯-1-醇乙醇酯、α-长叶蒎烯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均未检出;而药对陈皮-干姜中新增成分冰片、2-甲基丙酸-3,7-二甲基-2,6-辛二醇酯、β-桉叶醇、肉桂苯氨基甲酸酯等.结论:药对陈皮-干姜配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与单味药相比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淑贤;牟璐璐;吴洪斌;陆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通过PICC采集血常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在本院治疗的3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30例经PICC治疗后的患者按照顺序抽取1mL静脉血两组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然后同样对该30例外周静脉穿刺患者采集1mL肘正中静脉血作为对照组,接下来通过流式分析仪器检查相关血常规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后分析所有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记录分析发现:观察组1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71.6593、39.5610、250.1336、62.9592,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和对照组几乎一致,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凝血四项进行检查后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1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t分别为0.2979、1.0954、0.2586、0.2901).差异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四项指标和对照组几乎是一致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采集血常规对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凝血四项基本没有影响,应该弃掉前面1mL血液,然后再对进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张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寻找更合适的残端宫颈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07~2014-06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与腹腔镜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结果: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均因宫体良性疾患及年轻要求保留宫颈,20例行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或CINⅢ级)11例,宫颈肌瘤4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5例;20例行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或CINⅢ级)10例,宫颈肌瘤6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4例.结论: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贺捷;唐洁;田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按照问题为基础方式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国内已经被一些重点医学院校逐步接受、采纳和开展,与此同时该学习方法也引起国外学者高度重视,并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其中以美国Barrows神经病学教授的研发开启了全新PBL的先河,并逐渐发展应用,在国内外医学院校获得了较卓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芳芳;马小茹;刘蕾;王淑秋;刘君星;梁衍锋;吴佳梅;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Hcy与D-D水平,观察组于治疗后3d与7d时复查Hcy与D-D.结果:观察组Hcy与D-D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对照组两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Hcy及D-D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3d及7d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7d与3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cy与D-D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王克建;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与CT影像资料所显示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出血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研究脑出血患者资料,以未继续出血者为对照组,以继续出血者为观察组,分析继续出血可能性大小与CT影像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卡方检验,不同出血部位间继续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规则形血肿及出血量较大者继续出血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可通过CT影像特点评估早期继续出血可能性大小.
作者:黄广苏;陈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判定吸入性气管内全麻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肺组织是否有损伤,通过检测BALF中ICAM-1及VEGF的标志物.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的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Ⅰ)七氟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Ⅱ)丙泊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i)、拔管后(T2)、采集三组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进行检测.结果:①麻醉维持期间细胞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Ⅰ组略高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麻醉维持期间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Ⅰ组略低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在全麻维持时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ICAM-1,VEGF无明显变化,说明这两种全麻药物对肺组织均无损伤.
作者:王宇娜;曾凡荣;刘海萍;孙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炎性关节炎,并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生化特征.随着痛风的发病率在我国不断地升高,研究者对痛风在免疫和炎症之间的关系颇为关注.NALP3(cryopyrin)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与ASC、caspase-1组成了炎性体信号转导通路,该炎性转导通路激活后会导致IL-1β等大量炎性因子的成熟和释放,进一步导致痛风的发作.本文将就炎性体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述.
作者:王缘;白雪;王艳秋;张强;赵伟;张淑红;李若男;王天乙;关宝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 MDM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1~2014-11存档病例中121例子宫内膜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情况分为正常组、异位组、癌变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的PTEN、MDM2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PTEN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MOD值分别为0.151±0.012;0.032±0.011;0.011±0.007.MDM2在正常组、畀位组、癌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42.29%、87.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MDM2表达明显升高,PTEN的MOD值明显降低,说明PTEN和MDM2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中起重要作用,与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存在关联.
作者:徐丽超;吴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组75例,两天一次肌注,地氯雷他定对照组75例,两天一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46.67%,有效29.33%,好转18.67%,总有效率达94.67%,对照组显效16.00%,有效10.60%,好转6.67%,总有效率3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该药具有提高和调节体内免疫功能的作用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振杰;李再荣;崔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内突触素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注射到大鼠海马组织内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动物模型,通过Y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和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蛋白表达量均低(P<0.05),与AD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0.05).结论:NSCs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突触素Ⅰ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红蕾;宋春雨;魏春杰;王泽宇;韩凤;杨晓玉;盛宝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明显.
作者:魏春杰;江清林;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收治的32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优质的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85例,有效42例,无效33例,有效率79.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社区干预活动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以建立有效的老年人慢性病社区防控运作模式.方法:选择中山市大涌、东凤等6个镇区居住的户籍老年人群12000例,以镇为单位,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两个组,各3个镇.首先基线调查,采集老年人的健康相关信息、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对干预社区的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对对照组社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并追踪随访2年,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中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在对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后,干预社区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项取得了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吸烟、饮食等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干预后认为慢性病与超重、吸烟、饮食等有关比例为46.6%,干预前仅为27.1%,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社区干预后,老年人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到了控制,对慢性病的了解更加深入,对慢性病的防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唐燕飞;何小镜;郑燕红;罗素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血清TIMP-1水平的测定,分析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及4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TIMP-1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TIMP-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TIMP-1水平高于临床缓解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随着哮喘程度加重,TIMP-1的浓度呈上升趋势.
作者:韩沛君;鲍文华;孙云晖;霍健民;闫红娥;刘甡;王凤玲;孙启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护理教育改革,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提高护理实践能力.我院的外科护理教学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改革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不断融入新方法,教师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要着力培养护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临床实用型、具有团队精神的护理力量.PBL和Seminar教学手段给外科护理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曙光.应用PBL和Seminar教学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护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
作者:于俊娟;李凤君;于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 ~2014-1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断后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流血量,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VAS分和椎体高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51.2±6.3) min,失血量(6.6±0.5)mL,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均得到缓解或消失,患者术前和术后VAS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以及脊椎后凸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具有起效快,创伤小,止痛和稳定效果良好的优点,在治疗高龄老年人时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建国;黄泳标;刘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在兔下颌骨骨折愈合恢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30只,兔的年龄11~ 12w,体重2.2~2.5kg.随机分为A、B组,每组15只(雌雄不限),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在兔的左侧下颌骨体部做2.0mm×10.0mm的骨折模型.A组建模术后第2日开始每天1次给予腹腔注射苦碟子注射液(10mL/kg),B组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在术后1w、3w、5w的时间点上截取兔的左侧下颌骨行HE染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免疫组化学染色观察,骨密度测定,X线测定和血清钙素的测定.结果:术后3w、5w时A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效果均强于B组(P<0.05);术后1w、3w、5w各时间点的骨密度测定,3w、5w比较明显,在5w时各组骨密度达大值,A组骨密度值均高于B组(P<0.05);术后1w、3w、5w经X线测定评分A组优于B组(P<0.05);血清钙素水平在1w、3w、5w时A组均较B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积极有效的促进兔下颌骨骨折的愈合.
作者:段峰;刘德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ic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血清胱抑素-C(Cys-C)变化,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肾脏损害,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关注早期肾脏损害.方法:入选1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尿MA,采用双光镜比浊法检测尿液α1-MG及β2-MG,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并与186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组:MA、BUN及Cr异常率分别为2.1%0.6%,1.04%.Cys-C异常率3.2%,α1-MG异常率22.9%,β2-MG异常率78.1%,其中,β2-MG及α1-MG感染组及健康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早期肾脏损害,在MA、Cys-C、Cr及BUN未出现异常时,α1-MG及β2-MG异常改变提示支原体肺炎引起早期肾脏损害.
作者:王丽敏;王超;韩小唯;王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07 ~ 2014-07收治的92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电图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研究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