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收集及其乳酸含量变化和意义

高丹丹;刘君星;辛华;李雅江;王琳

关键词:脑胶质瘤, 细胞培养, 乳酸, 乳酸脱氢酶
摘要:目的:验证胶质瘤细胞(C6)可能的一种乳酸快速排泌机制.方法:C6按6组不同浓度(0.5×105;0.75×105;1×105;1.25×105;1.5×105;2×105)接种,24h收集上清液,检测乳酸,乳酸脱氢酶含量,以海马神经元HT22作为对照.结果:接种浓度为1×105 个/L组细胞24h密度适中处于指数增生期,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除1.25×105个/L浓度组).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含量明显高于HT22细胞培养上清液(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可能有一种快速排泌机制,使得其代谢产生的大量乳酸在细胞外液中堆积.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0例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自愿接受正常分娩不保护会阴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拨露后,进行产道按摩,助产士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接生;传统法保护会阴接生的初产妇为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的会阴情况(侧切率和裂伤)、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40例,占8.0%;对照组会阴侧切128例,占25.6%;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上效果显著,可在产科治疗中实施.

    作者:肖文萍;谢萍;林朝英;邹前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PICC采集血常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通过PICC采集血常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在本院治疗的3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30例经PICC治疗后的患者按照顺序抽取1mL静脉血两组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然后同样对该30例外周静脉穿刺患者采集1mL肘正中静脉血作为对照组,接下来通过流式分析仪器检查相关血常规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后分析所有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记录分析发现:观察组1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71.6593、39.5610、250.1336、62.9592,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和对照组几乎一致,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凝血四项进行检查后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1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t分别为0.2979、1.0954、0.2586、0.2901).差异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四项指标和对照组几乎是一致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采集血常规对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凝血四项基本没有影响,应该弃掉前面1mL血液,然后再对进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张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虫草素在Aβ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虫草素为天然中药材冬虫夏草和人工培养蛹虫草的有效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白血病等药理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溶性Aβ1-42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且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本文探讨了虫草素在Aβ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郑衍芳;吕文昌;孙田静;郑丽萍;张文权;宋志语;周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 10年,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7 ~33周愈合;2例19个月仍未愈合,再行内固定植骨后6个月愈合.5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3~ 30周愈合;2例1年未愈合则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治疗方案应根据股骨干骨折部位与股骨颈骨折位移程度判断内固定方式.

    作者:陆洪军;李长德;李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心理暗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9例.心理暗示组在活动义齿修复前采用心理暗示干预的方法,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暗示,按照快速适应型、渐进适应型及弃用型三个等级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理暗示组的快速适应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渐进适应型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弃用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干预应用于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可有效减轻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初戴时的异物感,增强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使用的信心,缩短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时间,能够使患者坚持戴用,且简单易行,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迟艳侠;肖月;张杰;麻春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尿MA、α1-MG、β2-MG联合血Cys-C检测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ic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血清胱抑素-C(Cys-C)变化,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肾脏损害,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关注早期肾脏损害.方法:入选1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尿MA,采用双光镜比浊法检测尿液α1-MG及β2-MG,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并与186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组:MA、BUN及Cr异常率分别为2.1%0.6%,1.04%.Cys-C异常率3.2%,α1-MG异常率22.9%,β2-MG异常率78.1%,其中,β2-MG及α1-MG感染组及健康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早期肾脏损害,在MA、Cys-C、Cr及BUN未出现异常时,α1-MG及β2-MG异常改变提示支原体肺炎引起早期肾脏损害.

    作者:王丽敏;王超;韩小唯;王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寻找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 2014-05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男2例,女9例,年龄25~ 70岁,平均48岁.组织学形态:肿瘤由两种细胞组成,即圆形/多角形细胞及表面细胞,可形成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实性结构及出血区.免疫组化结果:两种细胞均表达TTF-1、EMA,部分表达Vim;表面细胞表达CK、CK7、部分表达NapsinA,圆形/多角形细胞表达PR、ER;两种细胞均未表达CgA、Syn;Ki67约2%.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常发生于中年女性,多表现为孤立性肺部结节,X线、CT及术中冰冻检查易误诊,术后常规HE切片加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01 ~ 2014-06本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互利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的HAMD、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便秘的总发生率为15%,护理总满意度9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便秘的总发生率为55%,护理总满意度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预防60例开胸术后肺并发症体会

    目的:为了探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选择临床开胸手术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2014-01 ~2015-01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选择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只进行振动排痰,不应用呼吸器训练,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试验组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发热10%、胸腔积液6.67%、肺炎6.67%、肺不张3.33%,对照组:发热20.00%、胸腔积液13.33%、肺炎13.33%、肺不张23.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x2=11.279,P<0.01).结论:开胸术后应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比单纯用振动排痰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红伟;张茹冰;常雪峰;周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明显.

    作者:魏春杰;江清林;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共情在癌症病人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共情在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充分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及时做好释疑工作,开诚布公地反馈治疗信息,与患者共同应对恐惧和内疚等共情手段,应用于我科2011-01~2014-01实施手术的121例癌症病人.结果:患癌症病人通常普遍内心焦虑,其中有部分病人伴有恐惧、绝望和孤独感.共情心理护理干预可部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绝望感,同时也能明显释放患者的恐惧和孤独感.结论:充分、良好的护患沟通,深人细致的情感分享.可有效缓解癌症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07 ~ 2014-07收治的92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电图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研究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输尿管结扎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应用缬沙坦进行干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在肾间质纤维化时的表达,探讨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肾间质纤维化(RIF)的病理生理改变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三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并制备UUO模型(单侧输尿管结扎),其中假手术组不结扎和剪断输尿管.每天一次对假手术组、模型组用0.9% Nacl等量灌胃.缬沙坦治疗组日一次以6mg/kg缬沙坦给药量灌胃.连续用药2w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血后处死取肾脏.将剩余大鼠继续给药至4w后同样方法取材及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TGF-β1、BMP-7表达情况;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缬沙坦组在术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法发现模型组TGF-β1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而缬沙坦组TGF-β1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结论:缬沙坦可能对肾间质纤维化起到拮抗作用,可能对临床用药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作者:何琦;刘中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干细胞对AD大鼠行为及突触素Ⅰ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内突触素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注射到大鼠海马组织内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动物模型,通过Y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和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蛋白表达量均低(P<0.05),与AD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大鼠海马组织内Synapsin Ⅰ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0.05).结论:NSCs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突触素Ⅰ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红蕾;宋春雨;魏春杰;王泽宇;韩凤;杨晓玉;盛宝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催产素静脉点滴,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观察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两组成功引产比较中,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引产时间、经阴道分娩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短时间内使宫颈软化,促进宫缩,利于胎膜早破引产.

    作者:郭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寻找更合适的残端宫颈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07~2014-06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与腹腔镜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结果: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均因宫体良性疾患及年轻要求保留宫颈,20例行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或CINⅢ级)11例,宫颈肌瘤4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5例;20例行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或CINⅢ级)10例,宫颈肌瘤6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4例.结论: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贺捷;唐洁;田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MDM2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和探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 MDM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1~2014-11存档病例中121例子宫内膜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情况分为正常组、异位组、癌变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的PTEN、MDM2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PTEN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MOD值分别为0.151±0.012;0.032±0.011;0.011±0.007.MDM2在正常组、畀位组、癌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42.29%、87.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MDM2表达明显升高,PTEN的MOD值明显降低,说明PTEN和MDM2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中起重要作用,与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存在关联.

    作者:徐丽超;吴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 ~2014-1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断后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流血量,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VAS分和椎体高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51.2±6.3) min,失血量(6.6±0.5)mL,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均得到缓解或消失,患者术前和术后VAS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以及脊椎后凸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具有起效快,创伤小,止痛和稳定效果良好的优点,在治疗高龄老年人时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建国;黄泳标;刘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七氟醚和丙泊酚气管内全麻对肺泡内I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判定吸入性气管内全麻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肺组织是否有损伤,通过检测BALF中ICAM-1及VEGF的标志物.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的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Ⅰ)七氟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Ⅱ)丙泊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i)、拔管后(T2)、采集三组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进行检测.结果:①麻醉维持期间细胞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Ⅰ组略高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麻醉维持期间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Ⅰ组略低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在全麻维持时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ICAM-1,VEGF无明显变化,说明这两种全麻药物对肺组织均无损伤.

    作者:王宇娜;曾凡荣;刘海萍;孙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并探讨MMP-14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MMP-14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结果:3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中MMP-14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阳性表达.其中胆脂瘤上皮表达的染色结果表现强,多在中至强阳性,其余上皮组织中各层细胞均有不同表达,基底膜染色强.结论:MMP-14可能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的增值与骨破坏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华;周一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