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CE基因多态性在佳木斯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频率

杜美霖;方洪壮;张天英;雷力力

关键词:ACE基因,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等位基因
摘要:目的:分析ACE基因在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进行ACE基因型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Ⅱ型39.8%、ID型44.1%、DD型16.1%,Ⅰ等位基61.8%、D等位基因38.2%;高血压组Ⅱ型36.4%、ID型42.4%、DD型21.2%,Ⅰ等位基57.6%、D等位基因42.4%.两组数据经x2检验P>0.05.结论:黑龙江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别.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赫哲族6~15岁青少年心智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富锦、依兰、敖其镇等地.赫哲族人口不足5000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随机抽取上述地区的6 ~15岁青少年及居住在该地区的相同汉族青少年为样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寻找更合适的残端宫颈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07~2014-06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与腹腔镜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结果: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均因宫体良性疾患及年轻要求保留宫颈,20例行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或CINⅢ级)11例,宫颈肌瘤4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5例;20例行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或CINⅢ级)10例,宫颈肌瘤6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4例.结论: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贺捷;唐洁;田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0例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自愿接受正常分娩不保护会阴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拨露后,进行产道按摩,助产士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接生;传统法保护会阴接生的初产妇为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的会阴情况(侧切率和裂伤)、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40例,占8.0%;对照组会阴侧切128例,占25.6%;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上效果显著,可在产科治疗中实施.

    作者:肖文萍;谢萍;林朝英;邹前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三种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后出血的比较

    目的:评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作为一线预防用药及术后追加使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0例,分析比较各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失血量及产后出血、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A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以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手术结束后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0.5mg,间隔50 min再次给药.B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以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手术结束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C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常规缩宫素10u子宫肌内注射、20u静脉滴注,若出血多、子宫收缩不佳,在按摩子宫同时予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以后可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若子宫收缩佳,切口出血不多,可迅速缝合子宫切口,手术结束后继续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结果:①三组失血量比较: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中、术后2h、术后24h失血量明显低于C组(P<0.01);A组与B组比较,A组术后2h失血量低于B组(P<0.05),术中、术后24h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三组产后出血、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比较: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产后出血(例)、输血(例)明显低于C组(P<0.01),子宫切除(例)无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高风险孕妇在剖宫产术中推荐使用强烈子宫收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一线预防用药,术后2h内追加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芳;徐珊;黄永芳;严琦;赵婉红;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CBS法培养超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研究

    目的:研究CBS教学法培养超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效果及适用范围,针对超声专业实践操作这一教学难点,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推广.方法: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能够完整掌握CBS教学法.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60人,每组分成20小组,每小组3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使用CBS教学法教学.分别于每学期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1次实践考试,共3次.结果:运用CBS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查阅质料,小组讨论.运用CBS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本研究为探索超声专业学生培养的新教学方法.确定CBS教学法在不同实践操作教学阶段的作用均有效.CBS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黄雪兰;解云川;梁阔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尿MA、α1-MG、β2-MG联合血Cys-C检测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ic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血清胱抑素-C(Cys-C)变化,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肾脏损害,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关注早期肾脏损害.方法:入选1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尿MA,采用双光镜比浊法检测尿液α1-MG及β2-MG,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并与186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组:MA、BUN及Cr异常率分别为2.1%0.6%,1.04%.Cys-C异常率3.2%,α1-MG异常率22.9%,β2-MG异常率78.1%,其中,β2-MG及α1-MG感染组及健康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早期肾脏损害,在MA、Cys-C、Cr及BUN未出现异常时,α1-MG及β2-MG异常改变提示支原体肺炎引起早期肾脏损害.

    作者:王丽敏;王超;韩小唯;王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CE基因多态性在佳木斯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频率

    目的:分析ACE基因在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进行ACE基因型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Ⅱ型39.8%、ID型44.1%、DD型16.1%,Ⅰ等位基61.8%、D等位基因38.2%;高血压组Ⅱ型36.4%、ID型42.4%、DD型21.2%,Ⅰ等位基57.6%、D等位基因42.4%.两组数据经x2检验P>0.05.结论:黑龙江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别.

    作者:杜美霖;方洪壮;张天英;雷力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虫草素在Aβ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虫草素为天然中药材冬虫夏草和人工培养蛹虫草的有效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白血病等药理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溶性Aβ1-42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且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本文探讨了虫草素在Aβ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郑衍芳;吕文昌;孙田静;郑丽萍;张文权;宋志语;周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心理暗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9例.心理暗示组在活动义齿修复前采用心理暗示干预的方法,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暗示,按照快速适应型、渐进适应型及弃用型三个等级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理暗示组的快速适应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渐进适应型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弃用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干预应用于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可有效减轻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初戴时的异物感,增强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使用的信心,缩短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时间,能够使患者坚持戴用,且简单易行,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迟艳侠;肖月;张杰;麻春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寻找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 2014-05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男2例,女9例,年龄25~ 70岁,平均48岁.组织学形态:肿瘤由两种细胞组成,即圆形/多角形细胞及表面细胞,可形成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实性结构及出血区.免疫组化结果:两种细胞均表达TTF-1、EMA,部分表达Vim;表面细胞表达CK、CK7、部分表达NapsinA,圆形/多角形细胞表达PR、ER;两种细胞均未表达CgA、Syn;Ki67约2%.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常发生于中年女性,多表现为孤立性肺部结节,X线、CT及术中冰冻检查易误诊,术后常规HE切片加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WPBL教学法用于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研究

    按照问题为基础方式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国内已经被一些重点医学院校逐步接受、采纳和开展,与此同时该学习方法也引起国外学者高度重视,并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其中以美国Barrows神经病学教授的研发开启了全新PBL的先河,并逐渐发展应用,在国内外医学院校获得了较卓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芳芳;马小茹;刘蕾;王淑秋;刘君星;梁衍锋;吴佳梅;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黄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获得超声波提取关黄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关黄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利用正交试验法确立佳提取条件.考察关黄柏中总黄酮提取液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用IC50值表示.结果:关黄柏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温度为70℃,料液比20:1,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31%.关黄柏中总黄酮提取物对OH·、O2-·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9525mg/L、1.6827mg/L、1.395 1mg/L.结论: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法可用于提取黄柏中总黄酮类物质,其提取工艺高效、安全、简便、稳定,且关黄柏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张少君;罗时旋;赵稷;侯巍;高金波;滕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研究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结合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考察空白组与人参皂苷Rg1给药组的内源性物质差异,并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筛选出对分组贡献较大的25种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数据库确定了6个目标物的结构、代谢途径,相关酶和作用靶点,分别为吡哆醛与醛氧化酶、氨基葡萄糖和已糖激酶、甲基尿酸及黄嘌呤脱氢酶、多巴醌转化酪氨酸酶、氟尿苷与胸苷磷酸化酶、卵磷脂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文献解释了人参皂苷Rg1在嘧啶代谢通路中为胸苷磷酸化酶的抑制剂;还可促进卵磷脂通过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成血浆胆固醇酯.结论: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能用于人参皂苷Rg1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那丽莎;刘夕琳;李想;孙长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收治的32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优质的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85例,有效42例,无效33例,有效率79.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预防60例开胸术后肺并发症体会

    目的:为了探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选择临床开胸手术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2014-01 ~2015-01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选择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只进行振动排痰,不应用呼吸器训练,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试验组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发热10%、胸腔积液6.67%、肺炎6.67%、肺不张3.33%,对照组:发热20.00%、胸腔积液13.33%、肺炎13.33%、肺不张23.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x2=11.279,P<0.01).结论:开胸术后应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比单纯用振动排痰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红伟;张茹冰;常雪峰;周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目的: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花苜蓿挥发油;以得到的紫花苜蓿挥发油包合物的包合率为指标,对挥发油包合的佳包合工艺进行优选;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产物进行定性鉴定.结果: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搅拌时间120min,β-环糊精与挥发油投料比6g∶1mL.结论:饱和水溶液法可以高效地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作者:李冬;国玉芝;栾凯迪;张羽男;刘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药对陈皮—干姜与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药对陈皮-干姜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陈皮,干姜药材及药对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陈皮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4-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壬醛、大根香叶烯等成分和干姜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甲基庚烯酮、α-法尼烯、5-甲基-2-(1-甲基乙烯基)-4-己烯-1-醇乙醇酯、α-长叶蒎烯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均未检出;而药对陈皮-干姜中新增成分冰片、2-甲基丙酸-3,7-二甲基-2,6-辛二醇酯、β-桉叶醇、肉桂苯氨基甲酸酯等.结论:药对陈皮-干姜配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与单味药相比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淑贤;牟璐璐;吴洪斌;陆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奥拉西坦干预组.除假手术组以外的两组大鼠均需制备缺氧缺血模型.每组再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h组、12h组、24h组、3d组和5d组,每亚组8只.各组给药情况如下:将奥拉西坦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3mg/mL,干预组于HIBD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奥拉西坦2mg/kg,每24h给药一次,假手术组及HIBD组不做处理.在各时间点取样测定各组大俗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表现为假手术组低,HIBD组高,奥拉西坦干预组居中,与HIBD组相比奥拉西坦干预组在各采样时间点AQP-4免疫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偏高(P<0.01).结论:奥拉西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脑水肿,提高AQP-4的表达量,提示其缓解脑水肿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QP-4蛋白的表达实现.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AQP-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作者:张洋;白莉;顾镜月;杜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SREBP-1c mRNA的影响

    目的:分别研究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对比不同中药对于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比不同分组(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灵芝孢子干预组)小鼠肝脏SREBP-1c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明显增高,而在姜黄素干预组及灵芝孢子干预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中药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模型组肝脏中SREBP-1c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于NAFLD小鼠肝脏SREBP-1 cmRNA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作者:韩东东;张东东;赵芸鹤;梁衍锋;贾楠;毕博;张洋洋;黄如;徐永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CYP1B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CYP1B1基因表达对紫杉醇化疗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Ishikawa细胞经过细胞培养诱导其表达,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给予紫杉醇,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通过PCR技术检测CYP1B1 mRNA表达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观察CYP1B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可以诱导CYP1B1基因表达.紫杉醇了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不同浓度抑制率不同.在0、0.1、1.0、5.0、10.0、30.0μg/mL抑制率分别为1.38%、25.41%、40.37%、59.78%、73.67%、89.34%.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呈负相关(P<0.05).结论:CYP1B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体外化疗中起抑制作用.

    作者:刘媛媛;孙华威;刘志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