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国玉芝;栾凯迪;张羽男;刘立新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致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揭示兴奋氨基酸对神经发生的作用,为多种神经缺失性病变的修复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取孕16d胎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Glu高浓度组和Glu低浓度组.台盼蓝检测细胞死亡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100μmol/L Glu干预24h后有30%神经干细胞死亡,300μmol/L Glu干预24h后有70%的神经干细胞死亡.300μmol/L Glu干预24h后可诱导(1000.25±104.67)pA内向电流与正常对照组和100μmol/L Glu干预24h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神经干细胞死亡率增加,同时细胞内向电流增大,可能是其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欣;胡国林;张宇;齐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组75例,两天一次肌注,地氯雷他定对照组75例,两天一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46.67%,有效29.33%,好转18.67%,总有效率达94.67%,对照组显效16.00%,有效10.60%,好转6.67%,总有效率3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该药具有提高和调节体内免疫功能的作用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振杰;李再荣;崔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验证胶质瘤细胞(C6)可能的一种乳酸快速排泌机制.方法:C6按6组不同浓度(0.5×105;0.75×105;1×105;1.25×105;1.5×105;2×105)接种,24h收集上清液,检测乳酸,乳酸脱氢酶含量,以海马神经元HT22作为对照.结果:接种浓度为1×105 个/L组细胞24h密度适中处于指数增生期,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除1.25×105个/L浓度组).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含量明显高于HT22细胞培养上清液(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可能有一种快速排泌机制,使得其代谢产生的大量乳酸在细胞外液中堆积.
作者:高丹丹;刘君星;辛华;李雅江;王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CYP1B1基因表达对紫杉醇化疗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Ishikawa细胞经过细胞培养诱导其表达,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给予紫杉醇,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通过PCR技术检测CYP1B1 mRNA表达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观察CYP1B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可以诱导CYP1B1基因表达.紫杉醇了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不同浓度抑制率不同.在0、0.1、1.0、5.0、10.0、30.0μg/mL抑制率分别为1.38%、25.41%、40.37%、59.78%、73.67%、89.34%.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呈负相关(P<0.05).结论:CYP1B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体外化疗中起抑制作用.
作者:刘媛媛;孙华威;刘志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共情在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充分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及时做好释疑工作,开诚布公地反馈治疗信息,与患者共同应对恐惧和内疚等共情手段,应用于我科2011-01~2014-01实施手术的121例癌症病人.结果:患癌症病人通常普遍内心焦虑,其中有部分病人伴有恐惧、绝望和孤独感.共情心理护理干预可部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绝望感,同时也能明显释放患者的恐惧和孤独感.结论:充分、良好的护患沟通,深人细致的情感分享.可有效缓解癌症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判定吸入性气管内全麻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肺组织是否有损伤,通过检测BALF中ICAM-1及VEGF的标志物.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的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Ⅰ)七氟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Ⅱ)丙泊酚-瑞芬太尼-仙林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i)、拔管后(T2)、采集三组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进行检测.结果:①麻醉维持期间细胞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Ⅰ组略高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麻醉维持期间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Ⅰ组略低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在全麻维持时气管内分泌物盥洗液ICAM-1,VEGF无明显变化,说明这两种全麻药物对肺组织均无损伤.
作者:王宇娜;曾凡荣;刘海萍;孙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实施综合护理办法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方法:96例老年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日常护理,实验组常规治疗与综合护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适量吸氧、指导营养护理、适时监测,预防交叉感染),治疗12W后,检测两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与肺活量(FVC);以及心功能脑利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评价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肺功能FEV1/FVC、FVC水平在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BNP及6min步行试验在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办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使生活质量有所好转,对疾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瑞雪;赖平平;邢凤霞;段凯英;王孪妹;赵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获得超声波提取关黄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关黄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利用正交试验法确立佳提取条件.考察关黄柏中总黄酮提取液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用IC50值表示.结果:关黄柏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温度为70℃,料液比20:1,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31%.关黄柏中总黄酮提取物对OH·、O2-·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9525mg/L、1.6827mg/L、1.395 1mg/L.结论: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法可用于提取黄柏中总黄酮类物质,其提取工艺高效、安全、简便、稳定,且关黄柏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张少君;罗时旋;赵稷;侯巍;高金波;滕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血清TIMP-1水平的测定,分析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及4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TIMP-1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TIMP-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TIMP-1水平高于临床缓解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随着哮喘程度加重,TIMP-1的浓度呈上升趋势.
作者:韩沛君;鲍文华;孙云晖;霍健民;闫红娥;刘甡;王凤玲;孙启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以脑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清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出血组(C组),每组30只.分别设6h,24h,3d,7d,14d五个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IL-17,IL-23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同一时间点IL-17,IL-23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内各时间点IL-17,IL-23的表达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IL-23的表达在脑出血后7d高于出血其他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发病6h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增加;IL-17,IL-23的表达在脑出血后7d高于6h,24h,3d,14d.IL-17,IL-23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毕胜;李冬;王李鸣;赵岩岩;田嘉莹;李培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奥拉西坦干预组.除假手术组以外的两组大鼠均需制备缺氧缺血模型.每组再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h组、12h组、24h组、3d组和5d组,每亚组8只.各组给药情况如下:将奥拉西坦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3mg/mL,干预组于HIBD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奥拉西坦2mg/kg,每24h给药一次,假手术组及HIBD组不做处理.在各时间点取样测定各组大俗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表现为假手术组低,HIBD组高,奥拉西坦干预组居中,与HIBD组相比奥拉西坦干预组在各采样时间点AQP-4免疫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偏高(P<0.01).结论:奥拉西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脑水肿,提高AQP-4的表达量,提示其缓解脑水肿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QP-4蛋白的表达实现.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AQP-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作者:张洋;白莉;顾镜月;杜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明显.
作者:魏春杰;江清林;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收治的32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优质的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85例,有效42例,无效33例,有效率79.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输尿管结扎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应用缬沙坦进行干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在肾间质纤维化时的表达,探讨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肾间质纤维化(RIF)的病理生理改变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三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并制备UUO模型(单侧输尿管结扎),其中假手术组不结扎和剪断输尿管.每天一次对假手术组、模型组用0.9% Nacl等量灌胃.缬沙坦治疗组日一次以6mg/kg缬沙坦给药量灌胃.连续用药2w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血后处死取肾脏.将剩余大鼠继续给药至4w后同样方法取材及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TGF-β1、BMP-7表达情况;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缬沙坦组在术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法发现模型组TGF-β1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而缬沙坦组TGF-β1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结论:缬沙坦可能对肾间质纤维化起到拮抗作用,可能对临床用药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作者:何琦;刘中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富锦、依兰、敖其镇等地.赫哲族人口不足5000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随机抽取上述地区的6 ~15岁青少年及居住在该地区的相同汉族青少年为样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爽舒宝、瑞健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10~2014-10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病人和40例对照组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收治.对照组患者行爽舒宝联合瑞健治疗,观察组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爽舒宝、瑞健联合.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为93.07%,对照组为78.14%,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治后,患者在观察组的血浆SP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爽舒宝、瑞健的基础上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IBS的治疗效果,调节NPY、Sp平衡分泌,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烨;崔佳宾;赵明翀;张楠;李婕姝;司立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F-BOX家族F框/WD-40域蛋白7(FBXW7)、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RC-3)在乳腺癌中是否表达及期在临床中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BXW7、SRC-3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是否有表达.结果:FBXW7在乳腺癌的表达率是64.00%、FBXW7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是86.00%,乳腺癌与癌旁乳腺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R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为70.00%、SRC-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为52.00%,乳腺癌与癌旁乳腺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BXW7与SRC-3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5856,P<0.01).结论:FBXW7表达水平的下降和SRC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FBXW7、SRC-3两因子将有助于提前预测乳腺癌进展和转移情况,它们还可能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找寻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廉奇鑫;苏俊强;王新;周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我院于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5%;B组左室射血分数<35%,同时将同时期的30例健康患志愿者纳入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通过研究发现,A、B两组的心率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B组的心率变异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密切相关,同时心率变异性参数可以间接的反应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值得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英;兰军;涂昌;程飞;董家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虫草素为天然中药材冬虫夏草和人工培养蛹虫草的有效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白血病等药理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溶性Aβ1-42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且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本文探讨了虫草素在Aβ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郑衍芳;吕文昌;孙田静;郑丽萍;张文权;宋志语;周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 MDM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1~2014-11存档病例中121例子宫内膜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情况分为正常组、异位组、癌变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的PTEN、MDM2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PTEN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癌变内膜组织中MOD值分别为0.151±0.012;0.032±0.011;0.011±0.007.MDM2在正常组、畀位组、癌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42.29%、87.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MDM2表达明显升高,PTEN的MOD值明显降低,说明PTEN和MDM2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中起重要作用,与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存在关联.
作者:徐丽超;吴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