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

那丽莎;刘夕琳;李想;孙长海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 代谢组学, 生物效应网络
摘要:目的:运用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研究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结合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考察空白组与人参皂苷Rg1给药组的内源性物质差异,并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筛选出对分组贡献较大的25种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数据库确定了6个目标物的结构、代谢途径,相关酶和作用靶点,分别为吡哆醛与醛氧化酶、氨基葡萄糖和已糖激酶、甲基尿酸及黄嘌呤脱氢酶、多巴醌转化酪氨酸酶、氟尿苷与胸苷磷酸化酶、卵磷脂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文献解释了人参皂苷Rg1在嘧啶代谢通路中为胸苷磷酸化酶的抑制剂;还可促进卵磷脂通过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成血浆胆固醇酯.结论: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能用于人参皂苷Rg1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斯奇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组75例,两天一次肌注,地氯雷他定对照组75例,两天一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46.67%,有效29.33%,好转18.67%,总有效率达94.67%,对照组显效16.00%,有效10.60%,好转6.67%,总有效率3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该药具有提高和调节体内免疫功能的作用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振杰;李再荣;崔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WPBL教学法用于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研究

    按照问题为基础方式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国内已经被一些重点医学院校逐步接受、采纳和开展,与此同时该学习方法也引起国外学者高度重视,并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其中以美国Barrows神经病学教授的研发开启了全新PBL的先河,并逐渐发展应用,在国内外医学院校获得了较卓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芳芳;马小茹;刘蕾;王淑秋;刘君星;梁衍锋;吴佳梅;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会阴体按摩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0例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自愿接受正常分娩不保护会阴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拨露后,进行产道按摩,助产士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接生;传统法保护会阴接生的初产妇为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的会阴情况(侧切率和裂伤)、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40例,占8.0%;对照组会阴侧切128例,占25.6%;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上效果显著,可在产科治疗中实施.

    作者:肖文萍;谢萍;林朝英;邹前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SREBP-1c mRNA的影响

    目的:分别研究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对比不同中药对于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比不同分组(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灵芝孢子干预组)小鼠肝脏SREBP-1c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明显增高,而在姜黄素干预组及灵芝孢子干预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中药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模型组肝脏中SREBP-1c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于NAFLD小鼠肝脏SREBP-1 cmRNA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作者:韩东东;张东东;赵芸鹤;梁衍锋;贾楠;毕博;张洋洋;黄如;徐永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 ~2014-1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断后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流血量,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VAS分和椎体高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51.2±6.3) min,失血量(6.6±0.5)mL,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均得到缓解或消失,患者术前和术后VAS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以及脊椎后凸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具有起效快,创伤小,止痛和稳定效果良好的优点,在治疗高龄老年人时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建国;黄泳标;刘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CBS法培养超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研究

    目的:研究CBS教学法培养超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效果及适用范围,针对超声专业实践操作这一教学难点,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推广.方法: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能够完整掌握CBS教学法.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60人,每组分成20小组,每小组3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使用CBS教学法教学.分别于每学期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1次实践考试,共3次.结果:运用CBS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查阅质料,小组讨论.运用CBS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本研究为探索超声专业学生培养的新教学方法.确定CBS教学法在不同实践操作教学阶段的作用均有效.CBS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黄雪兰;解云川;梁阔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FBXW7和SR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F-BOX家族F框/WD-40域蛋白7(FBXW7)、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RC-3)在乳腺癌中是否表达及期在临床中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BXW7、SRC-3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是否有表达.结果:FBXW7在乳腺癌的表达率是64.00%、FBXW7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是86.00%,乳腺癌与癌旁乳腺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R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为70.00%、SRC-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为52.00%,乳腺癌与癌旁乳腺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BXW7与SRC-3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5856,P<0.01).结论:FBXW7表达水平的下降和SRC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FBXW7、SRC-3两因子将有助于提前预测乳腺癌进展和转移情况,它们还可能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找寻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廉奇鑫;苏俊强;王新;周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在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Hcy与D-D水平,观察组于治疗后3d与7d时复查Hcy与D-D.结果:观察组Hcy与D-D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对照组两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Hcy及D-D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3d及7d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7d与3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cy与D-D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王克建;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与RBP4及IR相关性分析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与RBP4及IR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3-12~ 2014-10收入院的60例CHF患者(排除糖尿病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选Ⅱ~ⅣV级.对照组30例,均选自同期经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明确为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后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用来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和RBP4并可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CHF组较对照组胰岛素抵抗(IR)逐渐增大(P<0.05),RBP4值逐渐增大(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提示胰岛素抵抗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可作为心衰预后的一项观测指标;同时也提示控制体内胰岛素水平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可能是预防心衰进一步加重的又一思路.

    作者:卢冬雪;王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催产素静脉点滴,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观察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两组成功引产比较中,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引产时间、经阴道分娩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短时间内使宫颈软化,促进宫缩,利于胎膜早破引产.

    作者:郭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01 ~ 2014-06本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互利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的HAMD、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便秘的总发生率为15%,护理总满意度9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便秘的总发生率为55%,护理总满意度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铽-诺氟沙星-邻菲洛林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目的:溶剂法合成了铽-诺氟沙星-邻菲啰啉三元稀土配合物.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结果:配合物Tb (NFLX)3Phen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配合物显示出Tb3+的特征发射,没有出现配体的吸收峰.结论:两配体诺氟沙星和邻菲啰啉通过协同配位能有效的敏化Tb3+发光,增强铽离子发光强度.

    作者:王莹;马冬云;赵艳丽;吕正鑫;张杰;张海峰;李烨;吕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奥拉西坦干预组.除假手术组以外的两组大鼠均需制备缺氧缺血模型.每组再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h组、12h组、24h组、3d组和5d组,每亚组8只.各组给药情况如下:将奥拉西坦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3mg/mL,干预组于HIBD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奥拉西坦2mg/kg,每24h给药一次,假手术组及HIBD组不做处理.在各时间点取样测定各组大俗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表现为假手术组低,HIBD组高,奥拉西坦干预组居中,与HIBD组相比奥拉西坦干预组在各采样时间点AQP-4免疫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偏高(P<0.01).结论:奥拉西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脑水肿,提高AQP-4的表达量,提示其缓解脑水肿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QP-4蛋白的表达实现.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AQP-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作者:张洋;白莉;顾镜月;杜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泪囊炎治疗进展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的阻塞和鼻腔内的慢性炎症,使泪液不能导入鼻腔内而积存于泪囊内,继发的慢性阻塞性感染.被称为眼球旁的定时炸弹,可见其危害性之严重,因其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备受重视.

    作者:康凯;郑继伟;杨兴东;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07~2013年佳木斯地区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调查

    近几年男男同性恋人群(以下简称MSM人群)通过性传播艾滋病的速度不断加快,对该人群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已经是势在必行.研究表明,MSM人群人群流动性大,活动频繁,更易造成HIV传播扩散[1].我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也将MSM人群作为干预的主要目标人群.

    作者:王莉;赵继民;陆子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和高频超声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高不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乳腺癌的防控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医学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早期准确地发现乳腺癌是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针对乳腺癌诊断包括磁共振成像等新方法层出不穷,但钼靶和超声因其简洁、经济、重复性好、患者依存度高等优点仍然是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本文选择我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56例,旨在分析单纯钼靶、单纯超声以及两者联合诊断方法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秋;周绪蕾;王淑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寻找更合适的残端宫颈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07~2014-06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与腹腔镜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结果: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均因宫体良性疾患及年轻要求保留宫颈,20例行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或CINⅢ级)11例,宫颈肌瘤4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5例;20例行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或CINⅢ级)10例,宫颈肌瘤6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4例.结论: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贺捷;唐洁;田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赫哲族6~15岁青少年心智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富锦、依兰、敖其镇等地.赫哲族人口不足5000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随机抽取上述地区的6 ~15岁青少年及居住在该地区的相同汉族青少年为样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收集及其乳酸含量变化和意义

    目的:验证胶质瘤细胞(C6)可能的一种乳酸快速排泌机制.方法:C6按6组不同浓度(0.5×105;0.75×105;1×105;1.25×105;1.5×105;2×105)接种,24h收集上清液,检测乳酸,乳酸脱氢酶含量,以海马神经元HT22作为对照.结果:接种浓度为1×105 个/L组细胞24h密度适中处于指数增生期,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除1.25×105个/L浓度组).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含量明显高于HT22细胞培养上清液(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可能有一种快速排泌机制,使得其代谢产生的大量乳酸在细胞外液中堆积.

    作者:高丹丹;刘君星;辛华;李雅江;王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出血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以脑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清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出血组(C组),每组30只.分别设6h,24h,3d,7d,14d五个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IL-17,IL-23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同一时间点IL-17,IL-23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内各时间点IL-17,IL-23的表达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IL-23的表达在脑出血后7d高于出血其他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发病6h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增加;IL-17,IL-23的表达在脑出血后7d高于6h,24h,3d,14d.IL-17,IL-23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毕胜;李冬;王李鸣;赵岩岩;田嘉莹;李培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