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及CA19-9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栾功一;王建杰;罗文哲

关键词:骨桥蛋白, 糖类抗原19-9, 胰腺癌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PN)和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OPN和CA19-9含量,数据采用SPSS1 7.0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OP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OP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含量高于正常人和胰腺炎患者,患者血清中CA19-9的含量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无关.结论:血清OPN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同时对疾病的进展程度和术后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淫羊藿苷与固邦人工骨复合,植入兔下颌骨的缺损区.分别在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现察、X线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新骨的形成观察.结果:时间点大体观察、X线、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新骨的形成,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固邦人工骨具有明显加速颜面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作者:李善昌;宁尚波;姜炳华;闫磊;董兴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血脂异常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关系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脂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高脂血症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探讨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文就22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脂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万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州市白云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内白云区农村妇女生殖道疾病患病情况,为当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广东省白云区农村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为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广东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各年龄段间有显著性差异.②我区妇女患生殖道较高,患病率依次为宫颈糜烂(35.7%),宫颈肥大(23.3%),宫颈腺囊肿(24.6%),细菌性阴道病(15.4%),宫颈息肉(6.3%),卵巢囊肿(5.1%),盆腔炎(9.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7.1%),滴虫阴道炎(3.9%),子宫肌瘤为(1.6%).结论:加强我区农村妇女的健康宣教,提高大龄及低文化程度妇女的受检率,合理引导农村妇女生殖疾病的就诊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述芬;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藜芦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NF-κB通路的干预作用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白藜芦醇在氧化应激、NF-kB活性方面改善STZ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方法:以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别给予不同剂量Res连续灌胃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NF-κB的表达及ELISA法检测SOD、GSH-PX活性.结果:白藜芦醇可降低NF-kB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阳性表达,升高SOD、GSH-PX活性,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影响氧化应激/NF-kB通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

    作者:张笃贞;王大丽;杨笑天;王冬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环氧化酶-2与骨桥蛋白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 (COX-2)与骨桥蛋白(OPN)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检测34例初发未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时期的78份标本,以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OX-2及OP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中COX-2及OPN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患者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及OPN在未治组、未完全缓解组及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每二者之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OPN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COX-2及OPN的高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检测COX-2及OPN的表达水平对AML患者的早期诊断、监测疗效、预测复发和评价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于广晴;鲍莹莹;倪蕾;赵悦荣;段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应用

    自从1983年,Hurwitz等[1]解剖24例标本证明双侧颏下动脉均源于颌外动脉,且颏下动静脉一般较恒定,为颏下皮瓣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以颌外动脉的分支之一,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皮瓣[2]具有手术简单,不影响根治,整复效果理想,供区损伤畸形小,成活率高等优点,常被应用于修复面中部及下部软组织的缺损[3].我科自2000-08~2010-09开始将此皮瓣用于临床,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共进行该皮瓣手术25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姜炳华;曹香林;李善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CF-7细胞原位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电化学法检测原位收集获得的MCF-7细胞电化学信号,建立操作简单,快速、敏感、价廉、细胞用量少的原位细胞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原位细胞收集法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采用电化学法检测原位收集获得的MCF-7细胞质,其电化学信号高于传统收集的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结论:原位细胞收集缩短了检测前细胞处理的准备过程,提高了细胞电化学响应强度.

    作者:程冠华;张树萌;陈年丰;武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挫伤性视网膜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挫伤性视网膜损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108眼眼挫伤分别经FFA及OC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震荡表现轻,预后较好,而视网膜挫伤表现重预后差.结论:对于眼挫伤都应常规检查眼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行FFA及OCT检查,他们是评价视网膜损伤的有效客观工具.

    作者:徐瑶;顾灵玲;田虹;袁士仿;黎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完善医学专科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多、范围广,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该学科属形态学范畴,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操作技能,独立工作思维能力等的发展.在完善解剖学实验课的同时,我们也遇到过许多困难,部分设施还不完善,学生注重理论课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忽视实验课的重要性.数年的教学给我们证实了实验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及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多年以来,我们逐步改善解剖实验教学的规范化,以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治疗的新理念:自主神经干预疗法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治疗已经不单纯局限于处方药,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大剂量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药物治疗难以规范普及,且花费巨大,因此,不依赖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正引起广泛探讨,其中,神经干预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自主神经干预疗法进行综述.

    作者:柴颖;车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涎腺肿瘤中的p-AKT蛋白表达与彩色多普勒影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表现、病理分级、分型与p-AK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p-AKT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p-AKT蛋白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p-AKT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AKT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82%,p-AKT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为17.5%,1明显低于恶性涎腺肿瘤组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中p-AKT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p-AKT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④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p-AKT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p-AKT蛋白表达越高.结论:p-AKT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p-AKT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作者:温鹏涛;吴绍宇;李荣雪;王英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去除鱼尾纹48例

    目的:微创去除鱼尾纹同时提升外跐角的方法与技巧.方法:通过眉下切口去除眉下松弛皮肤,尤其是外侧段皮肤;游离出眼轮匝肌瓣、悬吊眼轮匝肌上外侧于眶上缘外1/3处的骨膜瓣上.结果:临床应用48例,鱼尾纹全部消失45例,3例明显减轻减轻.结论:眉部切口眼轮匝肌辩上提来去除鱼尾纹.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天琦;刘学源;刘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飞秒激光制瓣辅助LASIK术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及角膜上皮内生1例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tiu keratomileusis LASIK)是目前屈光手术的主流方式,手术主要步骤①通过一些特殊的装置机械显微板层刀或飞秒激光制作戴蒂的角膜瓣.②在角膜基质床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消融,以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其中制作角膜瓣是手术关键,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通过机械显微板层刀制作,主要不足是角膜瓣厚薄不均边缘不平整、纽扣瓣、角膜瓣过小、角膜瓣偏中心,角膜瓣边缘出血,误装刀具角膜瓣切穿等.而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其波长为1053nm,通过光爆破原理对角膜组织进行切削,主要优点是制作的角膜瓣具有厚度均一性、规整性和精准性[8],角膜瓣的大小、瓣蒂的位置宽度及边切角度可调,且对角膜周围组织,不产生热效应,比传统的显微板层刀制瓣产生的高阶像差明显减少,故被广泛应用到角膜屈光手术中制作角膜瓣,但随时间的延长,其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我院自2012-05~2013-09引进飞秒激光手术后,术后病人发生严重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iffuselamellar keratitis DLK)及角膜上皮内生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秋菊;王冬兰;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ys-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糖尿病肾病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61例,对照组61例.测定其血清Cys-c和mALB/Cr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mALB/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郭朝阳;麻春莹;范学财;高丹丹;袁福金;隋少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微血管密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在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对照组中,SDF-1的表达率为10%;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2.3%,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越高,则SDF-1表达率越高,与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MVD在NSCLC中计数为36.74±11.708,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与性别、病理类型无相关性.癌组织中,SDF与MVD正相关.结论:在NSCLC癌组织中,SDF-1和MVD呈现高表达,说明SDF-1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参与肺癌的浸润转移,是肺癌血管形成的正性因子,为临床有效评估肺癌浸润转移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阎红娥;王帅;鲍文华;孙云晖;王春玲;刘甡;李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舍格伦综合征腮腺功能改变研究

    目的:研究MR弥散加权成像(DWI)腮腺弥散系数(ADC)值在味觉刺激前后的改变.方法:对21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及酸刺激后行1.5T MR扫描.结果:静息状态下腮腺的ADC值(0.8±0.05)×10-3mm2/s,酸刺激后的初1~2min内腮腺的ADC值升高,之后的3~9min内ADC值降低较明显,之后ADC值缓慢升高,18min达到高峰,之后同静息状态水平.结论:合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弥散加权成像ADC值的测量,对评价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功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洪言;孟凡荣;刘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例分析

    目的: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经验及疗效.结果:28例疼痛完全缓解,治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良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霁鑫;陈涵坤;仲玉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的水平测定,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测定8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CST,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C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与血压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C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ST与血压呈负相关,提示CST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可成为高血压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吴振东;高伟勤;孔繁和;陈伟达;张峰;魏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化学法合成葡萄内酯的研究

    目的:研究葡萄内酯的化学合成方法.方法:以自制的香叶基溴和伞形花内酯为原料,经Williamson反应合成葡萄内酯.结果:结构被确证为葡萄内酯,其收率为36%.结论:此合成方法简单,纯化容易,产品收率较高,适于工业化开发.

    作者:冯诗杨;焦淑清;蒋婷婷;杨博文;李岩;尚煜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0例老年妇女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卵巢癌患者的发病及临床特征、诊疗经验.方法:对2012-03~2013-03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70例老年妇女卵巢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70例老年妇女卵巢癌患者中55例接受了手术治疗,15例因术前合并症较多或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或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化疗、放疗等其它保守治疗方式.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化学治疗组患者(P<0.05),化疗的主要并发症为胃肠道不适及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等,而放疗的并发症主要是放射性直肠炎及阴道发生粘连等,而手术组则主要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切口愈合不良、延期愈合,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性疾病等,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对于老年卵巢癌患者更宜尽早采用手术为主的治疗,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关键,老年卵巢癌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多.为防止因心肺功能障碍导致的死亡,必须在术前做好心肺功能的评估.若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再采用化学或放射治疗.

    作者:徐佳佳;吴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