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王国华

关键词: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期体检的50例人员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25例,静脉血组采用清晨空腹肘静脉,末梢血采用清晨空腹指尖血.结果:静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小板(PLT)与末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偏差小,值得推广.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蒺藜总皂苷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IL-6、TGF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模型血清IL-6、TGF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正常普通饲料无任何添加;A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6.3mg/kg-d,大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12.6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高脂饲料添加辛伐他汀2.35mg/kg.d.实验动物在不同配伍饲料喂养6用后,同时检测:①血清TG、TC水平;②血清IL-6、TGF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中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IL-6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同时TC、TG、TGF浓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STT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和促进抗炎因子TGF的释放而实现的.

    作者:张波;赵晓莲;杨宇;张明远;梁衍锋;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氨溴索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和对照组(美洛西林舒巴坦)各40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作者:苏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婴幼儿喘息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耍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10~2013-10收治的80例耍幼儿喘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记录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婴幼儿喘息,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娄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模型形成机制并进行比较.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饲料喂养,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动脉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兔模型组TC、TG、LDL、NO、TNF-α升高,HDL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豚鼠TC、TG、LDL、HDL、NO、TNF-α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两种动物模型组组动脉病理检测均不同程度出现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纤维隆起明显,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缺失,内弹力膜断裂、模糊,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细胞增生,胞体变大,排列紊乱,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诱导时间比豚鼠短,成模率比豚鼠高,病变更显著.

    作者:卞勇;鞠晓云;范乃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期体检的50例人员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25例,静脉血组采用清晨空腹肘静脉,末梢血采用清晨空腹指尖血.结果:静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小板(PLT)与末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偏差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医学教育特点,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

    基于高校医学教育与阶段性反馈教学的特点,论述阶段性反馈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的优势及注意事项,提出应着力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这一新论点.阶段性反馈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学生整体素质而因材施教,并通过调整教学计划达到佳教学效果.

    作者:张东东;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欧叶涛;韩曦;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02~2013-12外科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8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了显微断指再植手术,观察手术后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完全成活9例,部分成活38例,存活及部分存活7例,失败4例,其中1例发生术后严重感染,3例发生血管危象,总成活率为93.10%.结论:在断指再植手术中,清创、准确的血管、神经吻合及修复是患者断指存活并恢复功能的关键,此外患者受伤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也与手术的成功有关.

    作者:冯科亮;李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对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两组各4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验组:用超声对L3~4硬膜外间隙进行定位,在超声直视下观察进针方向,以低阻力注射器确认硬膜外间隙,将腰麻针置入、注药,退出内针,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其置入的过程与注药后的变化.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均行术后硬膜外镇痛两天;观察住院期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有异常者继续随访.结果:400例孕妇的实验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21例,无处理,拔除镇痛泵后自行恢复,无中、重度神经并发症;400例孕妇对照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54例,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神经并发症3例,经脱水、营养神经、康复治疗后基本恢复,但与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重度神经并发症.结论: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对预防神发经并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袁爱武;赵阳;黄剑波;刘威;刘东涛;王威;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林省健康儿童的冠状动脉Z值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并得出吉林省健康儿童经体表面积(BSA)调整的冠状动脉的Z值,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异常,从而指导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研究收录了2009-05~2012-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超声门诊检查的15岁以下健康儿童,共998例.将其分成6组,分别为≤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12~15岁.使用东芝SSH-880CV仪器分别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和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将测量的内径值转换为经BSA调整的Z值.结果:在不同年龄组的健康儿童之间经BSA调整的LMCA和RCA内径Z值存在明显差异.Z值在低年龄组之间以及高年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吉林健康儿童冠状动脉Z值的正常区间,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扩张,对于指导川崎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敏;Amrita Shrestha;徐阳;王淑静;李春玉;赵冬梅;朴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格列美腺片联合甘精胰岛素作用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优泌乐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试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满意.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杆菌A-2代谢产物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乳杆菌A-2通过降解制备相应的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SPM1和LSPM2(1.875mg/mL、3.75mg/mL、7.5mg/mL、15mg/mL和30mg/mL)对CAL-2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AL-27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可以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LPSM1可明显诱导CAL-27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结论:乳杆菌A-2代谢产物可以在体外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CAL-27细胞凋亡.

    作者:张国梁;吴江;关键;关宏;李德超;王心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明辉;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慢性阑尾炎患者误诊43例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内慢性阑尾炎患者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01~2014-01首诊发生误诊的43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的临床诊治方法,观察误诊原因与治疗结局.结果:43例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治愈30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疾病进程缓慢并且缺乏明显症状特征,使临床诊治存在较大的难度.获得准确诊断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还不错,所以可先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进行切除.

    作者:张学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脑卒中后留置尿管患者未采用膀胱冲洗的循证护理实践

    通过对28例脑卒中后普通留置尿管的患者不采用膀胱冲洗的循证护理实践,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尿路感染率,经过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循证结论,进行护理决策:脑卒中后普通留置导尿的患者,不必采用膀胱冲洗这一护理措施,只需按照规范的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即可预防尿路感染.并将该结论提供给临床医生,建议科室医生纠正认识,对普通留置尿管的患者停开膀胱冲洗的医嘱.这样既为患者节省了药品、治疗费用,也减免了因膀胱冲洗操作不当带来的尿路逆行感染,同时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医患双方面的住院成本,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提升了我科的护理水平.

    作者:李亚虹;张文涛;郭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90例手足口病门诊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05~2012-10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90例的患儿家长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口腔卫生知识、发热护理和饮食护理知识教会给患儿家长,提高他们的家庭护理能力.结果:进行手足口病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达91%、对服务的满意率达93.6%,患儿均在门诊治愈,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以耍幼儿多见,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以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儿科门诊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护理知识教育,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和家庭护理能力,抑制手足口病在社会上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凤荣;于文丽;曹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隐性护理知识在脑瘫康复护理临床教学的运用

    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提升护生临床操作能力及护理意识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来院实习的30名护生为实验组,护理部进行常规的理论授课外,组织带教老师之间、老师与护生之间进行隐性护理知识的传递、建立小儿脑瘫康复优质护理服务手册、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教学查房及组织各种护理活动等共享机制;2011年来院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护理部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培训及专业理论授课.结果:实习6个月后对护生进行小儿脑瘫康复护理隐性知识能力评估,比较两组的小儿脑瘫理论知识、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方法、疾病观察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护生进行多途径隐性护理知识教学,能加快临床实习护士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姜长彬;吕明亮;刘红静;池星臣;陈楠;姜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对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检测

    目的:研究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对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对80例上呼吸道患者,依据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40例,非细菌感染组40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可明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情况,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44例2期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健康宣教与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使其获得较佳的血糖控制效果,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申雁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适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适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方面(P<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朱方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NADPH氧化酶在氟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5,10,25,50,100 mg/L的氟化钠处理BV-2小胶质细胞6,12,24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I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V-2小胶质细胞细胞氟化钠染毒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染氟组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荆API能够显著降低氟化钠诱导的BV-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论:氟能引起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的ROS产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胡玉华;颜凌;刘子酉;席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