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迎;张媛;崔焱
目的:建立硝酸甘油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C18(Φ20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52∶5∶43)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测定硝酸甘油口腔崩解片中硝酸甘油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硝酸甘油浓度在0.035~0.065 m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15%(n=9).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稳定、准确,能有效地控制硝酸甘油口腔崩解片的质量.
作者:杜芃;李晓华;杨金荣;房志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仍然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病因学已从群体医学、细胞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OX-2)在包括恶性血液病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表达增加,并认为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1].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PTEN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缺失,导致PTEN蛋白的表达减低,其与疾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21.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
作者:张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高血糖素和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排除中期和晚期肾损害患者,并收集其一般信息.空腹取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白蛋白;收集24 h尿,查尿总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MDRD法).待血糖平稳后,空腹取血查血糖以及胰高血糖素.按照胰高血糖素是否正常分为两组.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两组之间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总蛋白、24h尿肌酐之间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胰高血糖素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较差,空腹胰高血糖素异常是导致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
作者:丁嵘;胡睿;张洁;漆洁;谢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查体人群体检资料240例,根据体检结果分为CHD组和正常对照组.记录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并通过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所占比例随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而增高(P<0.01).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呈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与CHD相关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从而促进CHD发生与发展.
作者:郭世杰;王林;吴存瑾;杨丽敏;刘柏年;马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CHF患者根据NYHA诊断标准分为4组,同时选择13例无CHF和肾功能损伤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结果:各组间年龄、血常规、肝功能及血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逐渐升高,而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未见明显变化,其中NYHA-Ⅳ升高为明显,较其他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和β2-MG分别自NYHA-Ⅲ级和Ⅳ级开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Cys-C自NYHA-Ⅱ级即开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血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自NYHA-Ⅱ级开始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均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检测指标,其中血清Cys-C能够更早地反映肾损伤.
作者:高玉雷;柴艳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CCTC位点结合蛋白(CTCF)对Igκ基因重排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地下调CTCF的表达,然后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祖B细胞(pro-B cell) 38B9的分化.利用PCR来定量分析不同的Vκ基因hf24和Vκ21G的重排情况.结果:CTCF在38B9细胞中表达下调后hf24和Vκ21.的重排都有所上升.结论:在pro-B细胞中CTCF对Igκ基因的重排起抑制作用.
作者:秦利涛;李西川;杜玮;王豪;刘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变化,为高血压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常规降压治疗,第2组在第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观察治疗前基线、治疗12周Hcy、ADMA浓度的变化.结果:第1组治疗基线、治疗12周血浆Hcy、ADMA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组治疗12周Hcy浓度比基线值明显降低(P<0.01),ADMA浓度亦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压水平也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的Hcy浓度与ADMA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补充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ADMA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达到降压作用.
作者:吴存瑾;王林;马金萍;李新;刘柏年;杨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铜配合物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为了更深入了解金属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两个多吡啶铜配合物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以及与HSA结合位点个数和作用方式.结果:配合物1和2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动态猝灭.两个配合物与HSA的结合位点个数为1,通过热力学参数推断出两个配合物与H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步荧光色谱指出两个配合物影响了HSA中色氨酸的周围环境.结论:两个铜配合物能够与HSA有很好的结合能力,为成为药物提供了可能性,也为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两个铜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和依据.
作者:赵晓飞;徐靖源;谢承志;欧阳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血流情况,探讨脑血流量在AD中的作用及其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记忆障碍门诊的AD病人51例及健康查体中心的健康老年人5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及TCD检测,比较两组人群的脑血流量.结果:AD组血流降低异常率为88%,前循环全部血管平均血流速度(MFV)低于对照组,平均脉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5).AD组病人按照MMSE成绩分组,重度组平均血流速度比轻度组降低(P=0.02),平均脉动指数值明显增高(P=0.00).结论:AD患者存在脑血流量减低,认知功能重度受损者脑血流量降低比轻度受损者严重,且脑血流量的减低程度可能与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关,TCD检查可为AD患者改善脑供血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陈雅静;程焱;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牛磺酸(TAU)在血浆和组织中HPLC的测定方法,进行TAU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Wistar大鼠在清醒状态下以60 mg/kg尾静脉注射TAU,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10、15、20、30、45 min,l、1.5、2h,从內眦静脉取血0.5mL,分离血浆后,以乙腈沉淀蛋白,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后,采用RP-HPLC法,以A:乙酸钠溶液(pH7.0),B:乙腈-水(40∶60,v/v)为二元流动相,经Venu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于波长360 nm处测定血浆中TAU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制TAU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TAU以40 mg/kg、80 mg/kg、160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中能迅速检测到TAU,其在大鼠体内药时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在房室模型的拟合上,符合一房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0.61、37.36和77.55 min,C0分别为317.28、477.63和818.02μg/mL,AUC(0-t)分别为10 132.0、18 305.5和59 508.6μg/(mL· min);3个剂量之间T1/2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剂量增加而延长,AUC(0-1)明显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并且与剂量不成比例;统计矩参数MRT(0-t)分别为28.579、42.549和49.701 min.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AU的方法,能满足研究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一房室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作者:赵宏涛;黎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在人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通过降低K-Ras表达研究其在自噬中的作用.方法:磷酸钙方法转染K-RasshRNA,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的变化.结果:在A549细胞中,通过K-Ras-shRNA慢病毒转染显著地降低了K-Ras 的蛋白水平,同时自噬标志物LC3Ⅱ水平降低,自噬调控分子Beclin-1水平降低.结论:K-Ras knockdown引起细胞自噬水平的降低.
作者:郑志超;李西川;杜玮;刘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RVOT起搏组1个月及6个月感知阈值高于RVA起搏组,术中两组间无差别;100%起搏QRS波时限RVA起搏组明显长于RVOT起搏组;两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差别;与RVA起搏明显不同,RVOT间隔部的电极导线固定后张力不受膈肌运动的影响;导线螺旋旋出后,提拉电极导线呈接近“L”型,起搏无脱失、电极导线不脱落及心内膜图ST段抬高比旋前大于3mV是其固定牢固的指标.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电极导线有良好的可操作特性,短期随访电极导线固定牢固、电参数稳定.
作者:于向东;张文娟;万征;朱可佳;程晔;张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l)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肾盂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盂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3例肾盂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和c-Met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肾盂癌组织中MACC1和c-Met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盂黏膜组织(P<0.05).MACC1和c-Met的高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吸烟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无关,而与病理分期相关(P<0.05).肾盂癌中MACC1的高表达与c-Met的高表达呈正相关(r=0.450,P<0.01).结论:MACC1和c-Met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肾盂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肾盂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伟粽;王莹;陈星禧;胡海龙;吴长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使用现状,揭示抗菌药临床使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的三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主要临床科室2012年1-6月的出院病历抽样后进行抗菌药使用相关分析.结果: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75.31%;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为26%;单联、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60.42%、35.93%、3.65%;抗菌药物使用人次多的类别和品种分别为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抗菌药使用率偏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偏低;联合用药符合药理学配伍原理及原则;优质的复合制剂是抗菌药的主力军和研发方向.
作者:韩迎;张媛;崔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检出病灶情况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对64例临床疑诊DAI的患者常规行头CT和核磁T1WI、T2WI、DWI和SWI序列扫描,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的检出率和检出体积差异,并与GCS评分、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WI较其他序列上能更多清楚地显示脑内微小出血灶(P<0.01),而DWI较其他序列能更好更多检出水肿灶(P<0.01).SWI、DWI检出病灶体积均明显高于T1WI和T2WI,前两者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检出的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D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以及各主要病灶分布部位病灶数均与入院时GCS评分、检查前1 hGCS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S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量与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也具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SWI和DWI序列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DAI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和小水肿灶,为DAI的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作者:冯振广;李牧;夏爽;冯学泉;王嵩;杜宏生;郭睿;柴超;王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Suture anchor重建髋臼后壁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1例髋臼后壁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1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5岁.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伤5例,左侧21例,右侧30例.术后采用d' Aubigne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结果:5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2年.术后无深部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级)1例;末次随访时采用d' Aubigne等临床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为优33例(64.7%),良8例(15.7%),一般7例(13.7%),差3例(6.9%);Matta的X线标准评估骨折复位结果为优20例(39.2%),良18例(35.3%),一般7例(13.7%),差6例(11.8%).结论:使用Suture anchor重建髋臼后壁严重粉碎性骨折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增加髋臼的稳定性以及促进髋关节早期功能康复.
作者:王昊;王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蛋白质酪氨酸酯酶1B(PTP1B)选择性抑制剂.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2009研究4B3与PTP1B的结合模型,修饰结构,建立小分子库,分子对接,预测小分子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TP1B选择性抑制剂.分子对接研究表明,新抑制剂与已报道的4B3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都可与第一活性位点和第二活性位点形成氢键,而原始配体只能与第一活性位点残基形成氢键.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TP1B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抑制剂4B3.
作者:王歆;马英;郁彭;王润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纳米材料又称超微颗粒材料,是指颗粒尺度为纳米数量级的粒子.纳米碳管(carbon nano tube,CNT)是一种常见的纳米材料,早由日本科学家Iijima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发现,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nano tube,SWNT)[1]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nano tube,MWNT)[2],其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应用更加广泛.经过近20年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属于富勒(fullerene)碳系,是由碳的六元环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纳米级中空管[3],两端由半球形的大富勒烯分子罩住,其中每个碳原子通过sp3杂化与周围3个原子发生完全键合.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表面原子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及易与周围的其他化合物发生电子转移等特点[3],在电化学方面对于碳纳米管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鉴定化工原料、药物分子和生物分子等不同物质上.管壁也很方便修饰上羧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有效降低某些反应的过电位,可以特异性鉴定一些物质[4].
作者:王顺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术前使用门静脉直径作为预测丰肝体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筛选行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的40例供体CT影像资料,使用IQQA-liver肝脏诊断辅助分析系统,测得左右半肝体积百分比(A组),同时分别测量门静脉左、右支直径,通过公式左半肝体积百分比=L2/(L2+R2)、右半肝体积百分比=R2/(L2+R2),计算得到相应的半肝体积百分比(B组).比较两组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验证利用门静脉直径计算左右半肝体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40例供者其门静脉左支直径为(8.75±1.45)mm,门静脉右支直径为(10.45±1.49)mm.A组左半肝体积百分比为(36.76±4.11)%,右半肝体积百分比为(63.24±4.11)%;B组左半肝体积百分比为(41.12±3.99)%,右半肝体积百分比为(58.88±3.99)%,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曲线回归及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门静脉直径与相应半肝体积之间无统计学联系.结论:左右半肝体积影响因素较多,单独使用门静脉直径尚不能准确地预测半肝体积.
作者:葛亮;魏林;朱志军;高伟;孙丽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同期手术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82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病人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40例(1组)行同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42例(2组)行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肿瘤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9),术后3月随访1组残尿量显著减少(P<0.001).结论:早期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若肿瘤体积小于3 cm、病理分期Ta、T1期、肿瘤未侵及肌层,可以同期行TURBt联合TURP,该术式并不增加膀胱肿瘤的复发及种植转移的概率.
作者:滕志刚;李海波;乔宝民;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