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姚小燕;聂秀玲;孙丽荣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痛风, 促甲状腺素, 瘦素, 代谢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gout)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痛风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并分为Ⅰ组[血清尿酸(SUA)≤416 μmol/L]和Ⅱ组(SUA>416 μmol/L),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等.结果:(1)病例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16.7%,对照组3.1%(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体质量指数(BMI)、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促甲状腺素(TSH)、血清瘦素(leptin)水平较高(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低(P<0.05);(3)在病例组患者中TSH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TSF与性别、BMI、SUA、lepti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2、0.244、0.234、0.579,P均<0.05),与fT4呈显著负相关(r=-0.214,P<0.05).结论:痛风病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增加,且BMI、TG、CHO水平升高,可能与其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导致的leptin水平变化有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薯蓣皂苷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水浴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完整内皮组和去内皮组,观察薯蓣皂苷(0.1~3.2 mmo1/L)对苯肾上腺素(PE)、氯化钾(KCl)预收缩的大鼠主动脉环的作用,进行组间比较,并观察薯蓣皂苷对离体血管作用的内皮依赖性.结果:(1)对PE预收缩内皮完整血管环,薯蓣皂苷在0.1 mmo1/L即产生显著舒张作用(vs对照组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2)对PE预收缩去内皮血管环,薯蓣皂苷在1.6 mmo1/L产生舒张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在3.2 mmo1/L产生舒张作用(P<0.05);(3)在相同浓度薯蓣皂苷(0.1~0.8 mmol/L)条件下,PE对内皮完整组舒张程度显著高于去内皮组(P<0.05),表明薯蓣皂苷对PE预收缩的血管环舒张作用有一定的内皮依赖性;(4)对KC1预收缩内皮完整血管环,薯蓣皂苷在0.8 mmol/L产生显著舒张作用(vs对照组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5)在KC1预收缩的去内皮血管环,薯蓣皂苷1.6 mmol/L产生舒张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薯蓣皂苷3.2 mmol/L产生舒张作用(P<0.05);(6)在相同浓度薯蓣皂苷(0.8~1.6 mmol/L)条件下,薯蓣皂苷对内皮完整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显著高于去内皮组(P<0.05),表明薯蓣皂苷对KC1预收缩的血管环舒张作用有一定的内皮依赖性.结论:薯蓣皂苷通过内皮和非内皮作用机制舒张血管,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刘俊秀;朱克然;马德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idkine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K)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MK AS-ODNs在早期DN中的治疗前景.方法:将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DN组和MK AS-ODNs组各20只,DN组和MK AS-ODNs组行单肾切+高糖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第6周,MK AS-ODNs组尾静脉注射MK AS-ODNs,正常组和DN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4d后处死并留取肾脏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MK及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DN组大鼠肾脏MK和CTGF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 AS-ODNs组大鼠肾脏MK和CTGF的表达水平较DN组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与CTGF在大鼠肾脏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8,P<0.05).结论:早期DN大鼠肾脏MK和CTGF的表达增多,MK AS-ODNs通过抑制MK的合成降低CTGF的表达水平,延缓DN进展.

    作者:王俊伟;张丽梅;杨慧;苑记清;任晓军;冯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鼠皮下气囊慢性炎症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索建立小鼠皮下慢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在小鼠皮下制作气囊,然后向气囊内注入不同致炎物(脂多糖和卡介苗),建立两种慢性炎症模型,观察皮下慢性炎症发生、发展情况及慢性炎症生成率.对照组小鼠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小鼠皮下气囊壁慢性炎症生成率均为100%,对照组小鼠气囊壁无慢性炎症反应发生.使用t检验对各组小鼠皮下气囊壁的重量进行统计分析.脂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造模后第5、7、12、14和16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介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5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后第7、12、14和16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多糖和卡介苗组的气囊壁均在造模后第7天出现典型的慢性炎症表现.脂多糖和卡介苗组气囊灌洗液的中性粒细胞在造模5d逐渐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取代,对照组灌洗液未检出炎细胞.结论:在小鼠皮下制作气囊,注入脂多糖或卡介苗可以成功地建立小鼠皮下气囊慢性炎症模型.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在单一致炎因子存在情况下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唐荣亮;陈爱霞;邢敬龙;韩健;马跃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3C-辛酸呼气试验测定肝硬化胃固体排空功能研究

    目的:观察13C-辛酸呼气试验测定肝硬化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选取4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测定胃固体食物排空时间并与10例健康对照者的胃固体食物排空时间进行比较,按Child-pugh分级进行A、B、C3级之间胃固体排空时间的比较.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GET1/2和Tlag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乙肝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A级与健康对照组GET1/2无统计学差异(P>0.05),B级、C级患者GET1/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越高胃排空能力越弱;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患者与健康正常者比较胃排空无明显延迟.

    作者:泽塔多吉;吕洪敏;向慧玲;李凤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天津市某区农村中老年人群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制定肥胖和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研究依据.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区某镇农村2969名4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血压等.结果:2 969人中高血压患者1 258人,患病率为42.4%;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8%、50.1%和6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质量者相比,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OR(95%CI)值分别为2.061(1.740~2.441)和3.163(2.525~3.961),经年龄、性别调整后,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联仍然存在,其OR(95%CI)值分别为2.194(1.847~2.606)和3.411 (2.714~4.287);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44.4%)高于腰围正常的人群(3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OR(95%CI)为1.822(1.477~2.249),经年龄、性别调整后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联仍然存在(OR=1.796,95%CI 1.454~2.218).结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超重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危险增加.

    作者:贾俊婷;徐忠良;井淑英;齐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调节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目的:探讨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的活性调节机制.方法:利用Desmond 9.0软件对GSK-3β-轴素复合物和GSK-3β-FRATtide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与GSK-3β-轴素复合物相比,在GSK-3β-FRATtide复合物中,Lys205同Glu211、Asn21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Lys205与Glu211不能形成稳定的盐键;FRATtide的Arg219与GSK-3β的Asp264,GSK-3β的Gly259与Arg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氢键.此外,Phe67和Phe93显示出位置的偏移.这些都将导致GSK-3β活性环的构象变化进而抑制GSK-3β的催化活性.结论:GSK-3β的活性调节是通过改变其活化环构象来实现的.

    作者:胡鳞方;刘梦源;董卫莉;徐为人;王树青;王润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71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复发的类型和危险因素及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相关因素,为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胃癌复发病例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和原发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同期治疗的94例无复发胃癌病例作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及复发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复发主要为腹腔内复发,共64例(90.1%).单因素x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在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清扫范围、TNM分期及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个数、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TNM分期及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是胃癌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复发者2年内复发57例,占复发总数的80.3%;COX回归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个数、TNM分期和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术前相对准确的TNM分期以及标准的胃癌根治术和术后规范化疗,加强术后2年内的随访程度,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振;李卫东;朱理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3(VK3)的电化学方法.方法:镀汞膜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pH=9.4、浓度为1.0 mol·L-1氨水-氯化铵缓冲液的底液中,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对血清中VK3进行测定.结果:峰电流(ip)与VK3的浓度(C)在0.23~1.6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3 ng·mL-1,并具有很好的平行性,对于0.92 ng·mL-1的VK3,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RSD为1.64%.应用此方法对血清中VK3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03%.结论: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血清中VK3的高敏检测方法.

    作者:史学丽;左志宇;王方;魏翠梅;周宝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st -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手术麻醉后患者出现定向、记忆、思维、注意力、自知力等中枢神经功能改变,这种改变可影响疾病的恢复和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可影响出院后的生活质量[1].按照北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Ⅳ -R)对认知障碍的分类,POCD属于轻度神经认知障碍.POCD常见于接受大手术、急诊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将越来越多,因而,POCD造成的医学及社会问题将日趋严重,所以必须重视POCD.

    作者: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hEPO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其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rhEPO预处理组(C组)3组,每组12只.A组只给予剖腹手术,C组缺血前10min预先皮下注射rhEP0 1 000 U/kg,B、C组均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5 min后恢复再灌注2h,取血清及小肠组织行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TNF-α检测及HE染色和ZO-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B组比较,A、C组小肠绒毛排列整齐,破坏程度明显减轻,ZO-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ELISA结果显示:血浆DAO、D-乳酸和TNF-α水平在B组和A、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和C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注射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道有保护作用,并且其对ZO-1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静;沈中阳;宋红丽;郭瑞雪;杜杰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一种以疼痛性、复发性、自限性为特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人群患病率高达20%,居口腔黏膜病之首[1].根据溃疡大小、深浅及数目不同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3种,其中以轻型为常见,约占此病的80%.复发性口腔溃疡为非特异性炎症,其病损虽具有自限性,但疼痛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促进溃疡早日愈合、减轻疼痛是局部治疗的原则[2].临床上常用喷剂或散剂贴片、贴膜等施于溃疡处,以消除炎症、减轻疼痛、缩短病程[4].笔者两年来采用康复新液与溃疡糊分别用来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共138例,并进行了疗效比较.

    作者:任春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YH9和ABI2基因SNP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MYH9和ABI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773例天津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MYH9基因的8个SNP位点和ABI2基因的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以PLINK软件进行数量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MYH9和ABI2基因SNP位点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表型存在较广泛的关联,包括糖化血红蛋白、2h血糖、空腹和2h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ABI2基因SNP位点rs62183937(P=0.000),rs11675251 (P=0.008)等均与血压相关.结论:MYH9和ABI2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相关表型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

    作者:于萍;蔡春友;魏凤江;凌超;时文涛;林静娜;陈莉明;李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踝臂指数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其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并测定踝臂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受试者踝臂指数异常的比例明显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男性是踝臂指数异常的常见影响因素.早期进行踝臂指数筛查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管病变,避免或延缓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雅兰;金莹;冀秋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甲状腺颗粒中芍药苷和橙皮苷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甲状腺颗粒中芍药苷和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 mm ×4.6 m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和橙皮苷分别在18.88~141.6μg·mL-1 (r=0.999 9)和21.44~160.8 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0%(RSD=0.71%,n=9)和99.66%(RSD=0.74%,n=9).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状腺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波电交替及心率变异性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以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探讨其对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117例AMI患者(AMI组),男性86例,女性31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1±11)岁.分析其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有无室速或室颤,将11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37例)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80例).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MWA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MTWA≥25 μV为截点,MTWA预测A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0%、80.28%、54.84%、77.03%.MTWA以及SDNN (SDANN)联合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0.59%(20.59%)、94.37%( 95.77%)、63.64%( 70.00%)、71.28%( 71.58%).结论:MTWA及HRV对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可用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

    作者:张媛;陈元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早期复极、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无创检测指标心率变异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复极、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检测100例心肌梗死时间超过30d,出现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左室功能、早期复极和碎裂QRS波,并与6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比较.(2)将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按室性期前收缩Lown’s分级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 index)、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及LVEF均明显降低(P<0.05),早期复极发生率和碎裂QRS波发生率均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Lown’s 3~5级的患者与Lown’s 1~2级相比,SDNN、SDANN index降低(P<0.05),LVEF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明显降低,早期复极及碎裂QRS波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的受损程度与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郭晓玲;李广平;许纲;刘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环孢素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嘌呤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环孢素A( Cs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嘌呤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药物处理组,每组16只.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逆行灌注.对照组应用K-B液持续灌注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再灌组):离体心脏逆行灌注平衡10 min,再持续灌注20 min后转变为30 min心脏缺血,之后30 min再灌注.药物处理组(CsA组):离体心脏逆行灌注平衡10 min,用含有0.2 mol/L CsA的K-B液灌注20 min后转变为30 min心脏缺血,之后30 min再灌注.每组取8只心脏进行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其余8只于总过程90 min后接取冠状动脉流出液2mL用于嘌呤碱各组分的测定及LDH活性的测定,并将心肌研磨后离心,上清用于测定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NPase)的活性.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CsA组心肌梗死面积及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嘌呤释放明显减少,次黄苷和腺苷明显增多,尿酸明显减少.CsA组心肌匀浆液中PNPase活性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结论:Cs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影响了心肌嘌呤的代谢过程.

    作者:甄江涛;樊燕燕;赵晓丽;王丽艳;曹颖;于公元;康英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择期行肺癌根治术,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40例)和丙泊酚组(P组,40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6h、1d、3d、7d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 MSE),并于麻醉前10 min、术毕10 min及术后1d取血测定血清S100 β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MMSE评分及术前S100β蛋白亦无显著差异(P>0.05).S组患者术后6h、1d、3d的MMSE评分均高于P组(P<0.05),术后7d两组的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10 min相比,两组患者术毕10 min的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S组术后1d的S100 β蛋白水平低于P组(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均可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烷与丙泊酚相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作者:于学超;王延国;高鲁渤;赵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胰腺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活性的干预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慢性胰腺炎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和核因子-κB活性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制备慢性胰腺炎模型后,每日给予柴胡疏肝散1.4 g/kg和2.8 g/kg体重灌胃4周,然后进行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分离肝细胞进行葡萄糖释放实验,检测肝脏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结果: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时离体肝细胞葡萄糖释放的抑制率减弱,肝脏核因子-κB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柴胡疏肝散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上述变化(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抑制肝脏核因子-κB的过度活化,进而改善慢性胰腺炎引发的肝脏胰岛素抵抗.

    作者:周晓磊;尤胜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隐斜测量方法可重复性的比较

    目的:探讨几种常见隐斜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方法:随机选取56名大学生自愿者,分别使用不同的隐斜测量法对其水平眼位进行测量,远距离(5 m)隐斜测量方法为:VG 0.6、FVG 0.6、VG 0.9、FVG 0.9、MR、FMR及SCT;近距离(40 cm)隐斜测量方法:VG 0.5、FVG 0.5、VG 0.9、FVG 0.9、MR、FMR以及SCT,VG 7×7、FVG 7×7.各种方法对同一人分别进行前后连续两次远、近距离隐斜的测量,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及“Flash”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远距离VG 0.9与FVG0.9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方法“Flash”参与后,测量的结果与无“Flash”的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后两次结果间的差异比较,远距离VG0.6、VG 0.9、FVG 0.9及SCT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lash”可彻底破坏融像,从而排除融像性辐辏量改变对隐斜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远距离FVG 0.6、MR以及FMR的可重复性较高,近距离所有的测量方法均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作者:崔耀珍;高祥璐;张艳龙;刘文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