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路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02~2012-02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值得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颅窝锥孔引流治疗小脑出血

    进入21世纪后,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应用与发展引起同道们广泛注视,不仅用于挽救病人生命,而且能更好地保护和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生存质量,能大限度地达到解剖复位,把并发症降到低限度,使手术简单化,手术过程时间大大缩短,麻醉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手术的花费也大大降低,由于创伤小,患者需要康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本人及家属也容易接受此类手术方案.

    作者:顾志成;张明石;杨军;宋广福;李洪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PBL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施

    随着PBL教学形式的不断开展,高校需要一种新型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体现PBL的优势.传统教学及传统教学效果的评量方式束缚了PBL的效果及优势的体现.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学院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多元化的评量方式,全方位评价了学生的素质及能力,充分体现PBL教学优势,该评量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宋汉君;郭梦凡;姚海涛;孟庆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直径为2mm长度为10mm锚定钉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锚定钉(我院使用的规格为直径2mm,长度为10mm),在后路单开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9-01~2011-01间应用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为3.6年.其中3个节段17例,4个节段8例.20例合并有爱育性或者是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经临床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到压迫的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7±2.2)分,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治疗,开门的节段数均为C3~C7,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进行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5~10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总量为100~400mL,平均200mL,无损伤脊髓、脊髓受到压迫并发症等.2例患者术接受了相应的对症处理2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2.5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0~16分,平均(13.8±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68.1±7.5)%,优良率为88%.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中矢状径与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平均为1:1.2,锚钉无松动、没有出现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固定开窗椎板方法简单可靠,手术时间短,对颈部肌肉,椎体周围小关节及软组织的破坏小,出血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乔建民;刘可鑫;崔绪民;李创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下颌骨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下颌骨是8块面颅骨中主要的组成骨骼,它对整个面部型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国人下颌骨作进一步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积累国人资料,为解剖学、人类学、法医人类学、营养学及医疗保健提供形态学基础及临床医学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测量工具为精密度0.01mm的直脚规和下颌骨测量器,将下领骨置于基底平面按有关文献所定标准测量.结果:计算出男女各项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结论:国人下颌骨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左下颌切迹宽、右下颌切迹宽、左下颌切迹深、右下颌切迹深差异明显.

    作者:尹兴忠;赵冬梅;杨智;罗树彬;赵欣;高永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感咳双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共121例患者,采用单盲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感咳双清胶囊组和病毒唑组,观察感咳双清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感咳双清胶囊组总有效率95.0%,痊愈率25.0%;病毒唑组总有效率78.7%,痊愈率14.8%.结论: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明显有效,疗效明显优于病毒唑.

    作者:刘金凤;刘丽;钟晓丽;马雪梅;张亚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met基因与COX-2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C-met基因和COX-2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met基因和COX-2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病变长度、癌组织浸润深度、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C-met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呈高表达,而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低表达.C-met基因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长度和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COX-2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呈高表达,而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低表达.COX-2基因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长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食管鳞癌组织中C-met基因表达与COX-2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结论:C-met基因和COX-2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二者具有正相关性,在食管鳞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针对COX-2和C-met的双靶向治疗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志田;崔祥星;胡宗权;朱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病例分析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效研究

    目的:探讨病例分析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病例分析法教学,对照组讲授法教学.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例分析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R及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标本中ER及E-cad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ER、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ER、E-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增高、组织分化降低、深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R和E-cad阳性表达率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变过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白兰;王迪迪;朱贵明;姚海涛;卢北燕;王春敏;佟秀凤;张燕;佟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NF-κB信号传导与疾病研究进展

    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肿瘤,调节多种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NF-κB系统组成、信号转导过程、相关疾病及其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唐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目前医患关系危机频发,部分医患纠纷已经影响到了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新一轮医改形势下,积极探索医疗纠纷的成因与如何依法、规范、高效处理好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对更好的保护患者权益、推动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赵峰;孙炳伟;陈吉祥;周亚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53例体会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咽科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塞,鼻出血,头痛等,手术是其主要治疗办法.由于青少年鼻部发育尚未完全,临床上对青少年患者行手术治疗持谨慎观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且逐渐被接受.

    作者:周旭峰;范宗宪;李江华;詹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茵陈降黄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了茵陈降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茵陈与栀子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采用TLC法鉴别土大黄苷.结果: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茵陈降黄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沈洪宽;宋岳;刘晓凤;白立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影响

    目的:通过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NIHHS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药物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进行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表达及NIHHS评分.结果:两组血清中BDNF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NIHHS评分变化提示康复程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华;王国辉;金玉玲;秦丽红;王志群;郭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07例三江地区健康成人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X线测量

    目的:通过对三江地区健康成人膝关节X线的测量,了解三江地区膝关节相关数据,从而对三江地区正常成年人膝关节的X线解剖结构及其几何学形态特点进行研究,以及为临床人工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07例163膝(男:女=53:54)膝关节无疼痛及内外翻畸形的三江地区成人,年龄18~79岁,平均48.4岁.根据年龄分三组,18~39岁为A组,40~59岁为B组,≥60岁为C组.用DR机拍摄标准膝关节侧位X线片并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男79膝(左38膝,右41膝)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左11.4°±4.5°,右10.9°±4.7°;女84(左38膝,右46膝)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左12.0°±4.3°,右11.1°±4.0°.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A组10.0°±4.3°,B组10.6°±4.8°,C组12.4°±3.5°.经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证实三江地区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与年龄、侧别,性别无关.结论:三江地区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值大多在7°~17°,平均值为11.3°±4.4°大角度21,2°,大于西方人.

    作者:杜文延;魏福缘;卫星;李嫄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海人酸致痫大鼠血清S100β与IL10的含量及左乙拉西坦对其含量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海人酸致痫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S100β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的含量,以探讨LEV与神经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6只28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2只、KA组32只、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治疗组(LEV组)32只.在立体定位仪的精确定位下向右侧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点燃大鼠,并观察癫痫行为分级,治疗组在KA注射前12h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灌胃治疗每日一次,并分别于6h,12h,24h,72h处死各组大鼠,以免疫酶联吸附反应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100β和IL-10的含量.结果:①KA组与LEV组在KA注射后1~2h内出现痫性发作.②KA组与LEV组血清S100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6h无明显变化(P>0.05),12h开始升高(P<0.05),24h达高峰(P<0.01),72h接近正常(P>0.05).LEV组与KA组比较血清S100β含量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③KA组与LEV组血清IL-10含量比较,6h开始升高(P>0.05),12h达高峰(P<0.01),24h开始下降(P<0.05),72h接近正常(P>0.05).LEV组与KA组比较血清IL-10含量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KA致痫大鼠血清中S100β含量显著增高,其升高可能与癫痫所致的脑损伤有关,血清IL-10含量显著增高,提示IL-10与癫痫的病理生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EV对癫痫大鼠血清中S100β和IL-10的含量无影响,提示LEV不会导致脑损伤但亦不能减轻癫痫所致的脑损伤程度.

    作者:王海燕;刘洁薇;胡云秋;孙健飞;邹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林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SSCP方法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目的:利用SSCP方法对一血小板减少症伴巨型血小板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确定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结合SSCP的方法对血小板减少症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此家系为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结论:遗传学分析可以辅助确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作者:吴祥红;李金梅;康晓明;孟庆云;王凤芝;杨占双;陈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时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4~7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组)和全身麻醉(GA组).GEA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间隙选择T8~9,局麻药选用2%的利多卡因.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采用静注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0.15mg/kg,维持采用吸入1%~3%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GEA组每小时持续经硬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6mL直至手术结束.GA组单纯用全麻,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案与GEA组相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均<200mL,手术时间<2h,保持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用肌松监测仪监测使两组患者达到相同的肌松程度.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4h(T2)和术后8h(T3)抽取静球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CK-MB和cTn Ⅰ浓度在手术结束后逐渐升高,全麻复合硬膜外组与单纯全麻组相比,复合组的血浆CK-MB和cTnⅠ浓度在T1~T3各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可以降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崔中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fos/c-jun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再灌注24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芪组3组.造模前1h时黄芪组给与黄芪200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切片,进行HE染色、c-fos和c-jun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缺血2h再灌注24h后,黄芪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可检测到凋亡细胞,黄芪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未见凋亡细胞;黄芪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皮层c-fos/c-jun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组大鼠缺血侧皮层c-fos/c-jun表达降低.结论:黄芪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质的细胞凋亡.

    作者:王景霞;邓文伟;刘晓梅;齐亚灵;王淑英;李尧;张辉;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凋亡调控因子生存素(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两种种因子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①Survivin和Cox-2在宫颈癌的组织检测中呈上升趋势(P<0.05),Survivin与Cox-2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r=0.834,P<0.01).②Cox-2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两种因子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参与了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并使之失衡.

    作者:宋继荣;董颖;潘月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