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霞;杨义;付小平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对疑似ACS的胸痛患者早期作出诊断.方法:选自2008-09~2009-03在佳大一附院急诊科和心内科就诊和收治的疑似ACS的患者,所有受检对象均于胸痛发作6h内采肘静脉血4mL,离心后分离血清放-20℃冰箱保存.应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以比色法测定IMA水平,整个过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完成,心脏肌钙蛋白I(cTnI)由本院生化室采用免疫层析测定,比较各组间的IMA水平,即ACB值.结果:ACS组的ACB值明显低于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54.93±4.07U/mLvs64.50±4.35U/mL,P<0.01)和健康对照组(54.93±4.07U/mLvs67.12±3.03U/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A对ACS诊断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NPV)明显高于ECG和cTnI,而联合应用IMA进行诊断后其敏感度和NPV较单独应用ECG和cTnI明显提高.结论:IMA可用于疑似ACS的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与现有的检查手段(cTnI ECG)结合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对胸痛病人进行鉴别,减少误诊和漏诊,但特异性较低,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作者:李艳君;李娟;王孔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对NGU主要采用四环素族(如美满霉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1].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作者:栗晓冬;杨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院校的手术学教研室隶属于医学系及外科教研室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经过1981~2009年近30年的建设,现已具备完善的电化教学、标准化的实验手术间及相配套的设备.并由系部直接配置三名实验管理及护理编制人员定岗在实验室进行护理教学工作,每年协同外科教研室选派的带教小组共同完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留学生的手术学教学工作.
作者:曹秋莉;李义强;刘金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异烟肼(INH)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NH损伤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组,灌胃染毒,每天1次,14d后测定大鼠血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NH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INH所致的大鼠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卢春凤;陈廷玉;王丽敏;白雪;商宇;王淑湘;谭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提高重度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应用SWS2000型血液灌流机和廊坊爱尔YTS150型碳肾,对39例重度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充分做好灌流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36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加强血液灌流中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凤君;曹玉杰;杨桂云;崔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对胸腹水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计数法、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莹;孙玉鸿;王英敏;张文陆;王宇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癌症化疗患者常会发生便秘.便秘可致患者腹胀、食欲差甚至情绪烦躁不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任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中常出现的毒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分为Ⅳ度.Ⅳ度骨髓抑制我们常用人重组集落刺激因子配合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本文对Ⅰ度、Ⅱ度、Ⅲ度骨髓抑制单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的67例放化疗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参芪十一味颗粒在治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中疗效显著.
作者:马庆彤;李增云;张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全髋置换术术后病人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病房2005年开展循证护理前后收治的全髋置换术患者240例,分别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组的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髋置换术后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提高了骨科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王献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临床上癌症患者一旦确诊为骨转移,则失去了手术治疗原发灶的佳时机.对于骨转移尤其是伴有剧烈疼痛的患者,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余生的生存质量则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路长巨;王艳;温义成;李微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关系. 方法:男15例,女5例;年龄16~72岁,平均43岁;伴股骨头后脱位8例,坐骨神经损伤5例.按照Tile分型,A1-1型5例,A1-2型12例,A1-3型3例.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7个月.用Matte X线标准判断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用改良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评定临床结果:优1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通过准确的复位和钢板固定可使骨折获得满意的疗效;三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不同.
作者:李亚峰;杜文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黄、金银花、黄连和鱼腥草四种中药材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中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大黄抑菌效果好,其次为黄连和金银花等.结论:大黄等中药材可作为抑菌剂来开发,更好地应用于医疗与食品工业等方面.
作者:费娜;杨俊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对比性研究,选择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降糖加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应用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魏守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腹水瘤(H22)小鼠为对象,观察对照组和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小鼠H22肿瘤细胞对微米冬凌草甲素较敏感,不仅能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P<0.01),与丝裂霉素结果相近(P>0.05);而且实验后小鼠体重没有明显下降,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结论:不同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caspase3基因表达,引起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培军;扈清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01~2008-12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肺透明膜病早产儿32例,对照组14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单给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组18例在给与nCPAP前给与气管插管内应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组用药前、用药后0.5、2h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固尔苏8h内紫绀、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等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在应用固尔苏治疗后0.5、2h检测动脉血血气分析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显著降低,血pH值显示酸中毒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伊春地区野生与栽培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成分的含量差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 mm × 4.6 mm,5 μm)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13:7);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柱温:室温.结果:各产地的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均大于0.4%.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贝雷;刘娟;王力;沈洪宽;赵忠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小钙化在发现乳腺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包括:钙化总数、单位面积钙化数、钙化大小一致性、钙化平均密度,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微小钙化总数及单位面积钙化数目多,微小钙化点大小不一致,微小钙化平均密度较低,提示乳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结论:乳腺钼靶X线片中微小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义成;沈彦萍;李兴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0-03~2008-12住院病例6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黄疸及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总胆红素均在171umol/L以上,黄疸期4周以上,ALT、AST、ALP、r-GT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临床诊断:急性淤胆型肝炎32例,慢性淤胆型肝炎1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23例.入选病例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型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岁.
作者:高凤成;任贺庄;张启龙;马雄飞;白云磊;刘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小儿腹股沟疝的疝环、疝囊、疝内容物进行观察.结果:本组超声提示为腹股沟疝的38例患者经手法复位及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李丹;黄雪兰;曹霞;邹晓娉;金国应;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搔痒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7例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的患者,开始连续三次串联HA130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以后,每个月连续做2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缓解尿毒症皮肤搔痒有明显作用.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解决尿毒症皮肤搔痒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吕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