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刺五加注射液对谷氨酸所致离体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贾琳琳;杨笑天;张涤;张雪岩;张玚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 谷氨酸, Ca2+浓度
摘要:目的:刺五加注射液(ASS)对谷氨酸(Glu)所致离体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s)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分离耳蜗外毛细胞后用Fluo-3染色,观察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静息状态下和加入ASS后OHCs内钙浓度保持稳定;Glu作用于OHCs后,细胞内的钙浓度迅速升高,与静息状态下的OHCs钙浓度相比差异明显;OHCs同时加入ASS和的Glu后发现,细胞内的钙浓度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与单独加入Glu所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增加的幅度相比明显降低, 而与正常静息状态下的OHCs[Ca2+]i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SS能明显减低由Glu引起的单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的钙浓度增加,提示ASS对Glu的毒性作用有拮抗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2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治疗3个月.结果:CHF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患者TNF-α和IL-1β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而B组治疗后TNF-α和IL-1β下降明显(P<0.01).结论:TNF-α、IL-1β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卡维地洛可降低CHF患者的TNF-α、IL-1β,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贺兆发;韩立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例腹腔妊娠的护理

    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1∶15000次分娩[1].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后者多见.腹腔妊娠对母婴威胁极大,孕妇死亡率5%,胎儿存活率1‰[1].处理上较困难而危险,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2007-10~2008-03我院收治腹腔妊娠患者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维;赵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密切配合是临床实验质量的基本保证

    密切配合意为配合得适当,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管理办法>的引导下,各临床实验室应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密切配合,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强;刘玉杰;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C6胶质瘤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将接种成瘤后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给予生理盐水,Ⅱ组给予榄香烯,Ⅲ组给予VEGF多克隆抗体,Ⅳ组给予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其中肿瘤细胞可见较多的核破裂,对照组肿瘤标本血管数量较实验组多,血管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和血管的减少量Ⅳ组多于Ⅲ组和Ⅱ组.结论: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能更好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具协同的作用.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均可促进细胞凋亡,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廉晓宇;李显伟;李英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骨顶孔的观测

    目的:积累双侧顶孔的位置形态,孔径,颅内外相通,孔道方向的资料.方法:测定顶孔的位置是采用测顶孔至颅外矢状缝的垂直距离与顶孔至人字点的距离,其他内容用软体探针测之.结果:①顶孔的出现率为84%,右侧略多于左侧.②侧别孔数,以单孔型多.③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形态以深波型,愈合型,锯齿型和微波型居多,占据了总数的95%,顶孔到矢状缝的平均垂直距离为6.87±1.90mm,顶孔至人字点的平均距离为34.32±4.75.④孔径以小于2mm的小孔为常见.⑤有64.91%与颅内相通.⑥孔道方向以斜前型,斜前内型,斜前外型和垂直型居多占总数的86.49%.结论:顶孔位置都是位于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所见顶孔以单孔型为多,顶孔段矢状缝以直型少其他各型相差不多,孔径多为小于3mm者,孔道以斜前型入颅腔者居多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孔道与颅内相通.

    作者:徐振宇;陈克功;韩淑云;陈立强;王凤臣;孙权;李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N端脑钠肽前体与心血管疾病

    当1988年日本学者Sudon从猪脑中提取出脑钠肽(BNP)[1]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这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在心血管临床上的研究.左心室功能不全时,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为BNP和没有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前,更多研究集中于成熟BNP的生物学功能上,忽略了对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的研究.下面就NT-proBNP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艳霞;李娟;李树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化疗患者渗透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延缓癌细胞的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一旦渗到血管周围组织中,轻者局部肿胀剧痛,重者可引起红斑、水疱、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等,甚至导致神经、肌腱、关节损害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精神上、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药物外渗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玉荣;周英;李蕴博;王金梅;宋丽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114例病因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60岁以下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肿瘤.在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肿瘤和急性胃黏膜病变.

    作者:郑慧;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谷氨酸、β-内啡肽(β-EP)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与纳络酮关系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谷氨酸(Glu)、β-内啡肽(β-EP)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纳络酮(FDPM)组,两组各分为(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采用放免技术检测脑出血周边组织β-EP含量;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出血周边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后4h血肿周边脑区Glu含量开始升高(P<0.01),在血肿形成的高峰期12h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后4h血肿周边脑区β-EP含量开始升高(P<0.05)在血肿形成的高峰期72h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时仍存在较多凋亡细胞.纳络酮干预后Glu、β-EP含量,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β-EP含量增高,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Glu、β-EP可以促进其凋亡;纳络酮干预后Glu、β-EP含量降低,纳络酮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黎明;韩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诊手术当日护理的探讨

    手术无论大小轻重对病人都是一个打击,若忽略了对门诊手术病人的护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医院正常秩序都有一定影响,病人希望手术后尽快离院,减少经济费用,随之出现了门诊手术病人的当日护理,虽然门诊手术病人不同于其他住院手术病人,手术简单,病程短,与护士初次接触等因素,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这给医护技术和医疗体制提出了许多问题.笔者对门诊手术当日护理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护理体会,提出作为产科护士,应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理论知识与护理常识,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展护理.方法:对在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期及分娩前后心理护理、血糖的控制、产科监护、分娩时机及方式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娩出的新生儿无1例发生低血糖.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分娩、产后及新生儿的相关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任重贤;崔玉凤;王艳英;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人青年耳廓的观测

    目的:测量黑龙江省青年学生(19~23岁)男75例、女45例耳廓外形的形态耳长、形态耳宽、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屏间切迹至耳下点间距、屏间切迹至耳上点间距6项指标进行活体测量,提供黑龙江省青年耳廓资料,也为耳郭的修复、整形、美容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在读大学生(19~23岁)120例,用游标卡尺对其左右耳廓的6项指标逐一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形态耳长平均值24.49mm、形态耳宽平均值53.36mm、容貌耳长平均值61.54mm、容貌耳宽平均值31.37mm、屏间切迹至耳下点间距平均值17.78mm、屏间切迹至耳上点间距平均值46.51mm.结论:耳廓的形态个体差异较大,在测量数据同时发现我省青年学生达尔文结节不明显.

    作者:尹兴忠;赵冬梅;王嘉淇;陈立强;王培军;陈克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讨论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我院收治翼状胬肉103例(136只眼), 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用曲安奈德5mg于术中,术后2周、术后一个月局部球结膜下注射.结果:术后随访1年,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药物,可以作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常规用药.

    作者:杨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07-08~2008-04,56例在我科住院的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观察15d两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死亡、心力衰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事件主要发生在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未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立波;金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代替病变的关节,以达到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先天性髋脱位、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强直及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的成功与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我院自2006-03~2007-03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戚晓华;熊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针对我院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做血常规检测,从采血到检测之间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不统一,运用日本Syemex KX-21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对放置时间不同的血液标本做血细胞计数,以探讨放置时间是否对血细胞计数有影响.

    作者:王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俯卧位手术所导致并发症的术中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介绍俯卧位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海绵枕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头下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使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无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从临床角度对多层螺旋CT(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钙化性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效果和冠状动脉变异中的作用,及其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鹏超;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2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2006-01~2008-1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5% (28/32);革兰阴性G-杆菌占12.5%(4/32);结论: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和宣传,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吴祥红;孟庆云;聂磊;康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靶向胶囊定位研究

    目的:考察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体内靶向性.方法:利用X-射线跟踪技术验证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胶囊在人体内的靶向性.结果: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在结肠黏附性、靶向性较好.结论:该实验为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

    作者:于莲;张喆;郝建萍;董宇;张传美;李爱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