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颅脑术后应激性溃疡诊治体会

赵建中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 颅脑损伤, 脑出血, 手术
摘要:应激性溃疡是颅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激性溃疡与机体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严重感染、休克等侵袭后的应激性溃疡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表现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缺血坏死和溃疡出血,是重症颅脑术后多器官衰竭过程中重要环节.早期预防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重症颅脑术后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文就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PTEN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研究现状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与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一些家族性癌症综合征以及许多散发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形成中,均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与丢失,然而,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基因的突变发生率高,而且在已被认为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中,也以PTEN基因的突变发生率高.由此可见,PTEN基因的突变、丢失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

    作者:于洋;王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氮酮对盐酸环丙沙星透皮吸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水溶性氮酮和月桂氮酮对盐酸环丙沙星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对盐酸环丙沙星进行体外透皮吸收研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其透皮吸收速率.结果:2%的水溶性氮酮、1%的月桂氮酮对盐酸环丙沙星均有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结论:2%的水溶性氮酮对盐酸环丙沙星的透皮吸收效果好.

    作者:高金波;侯艳秋;周海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俯卧位手术所导致并发症的术中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介绍俯卧位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海绵枕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头下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使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无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芬太尼静脉应用和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芬太尼静脉麻醉和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的应用,观察两者应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300例自愿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与300例自愿使用笑气吸入镇痛的早孕妇女比较,观察芬太尼和笑气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结果:芬太尼和笑气均有镇痛作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效果明显,无痛率100%;与笑气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者宫口松弛及术中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流手术期间,芬太尼静脉麻醉镇痛法优于吸入笑气镇痛法.

    作者: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针对我院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做血常规检测,从采血到检测之间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不统一,运用日本Syemex KX-21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对放置时间不同的血液标本做血细胞计数,以探讨放置时间是否对血细胞计数有影响.

    作者:王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质量比和聚合方式对PMMA/CaCO3纳米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研究CaCO3纳米颗粒和低温水浴相结合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义齿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解决在临床应用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易折易断的问题[1~4].

    作者:商维荣;王冬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02例甲床损伤的急诊修复

    目的:介绍甲床损伤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对于102例120指甲床损伤的患者进行显微修复,分别使用单纯缝合、断层甲床游离移植及全甲床游离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120指疗效评定,优67指,良32指,可17指,差4指,总优良率82.5%.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进行甲床的修复与重建,可以减少后期畸形,有利于美观和功能.

    作者:任远飞;梁海东;王春生;董玉金;曾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护理体会,提出作为产科护士,应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理论知识与护理常识,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展护理.方法:对在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期及分娩前后心理护理、血糖的控制、产科监护、分娩时机及方式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娩出的新生儿无1例发生低血糖.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分娩、产后及新生儿的相关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任重贤;崔玉凤;王艳英;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部手术后补钾时间的探讨

    目的:观察手术前后病人血钾浓度的变化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7-01~2008-03共86例手术病人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胃肠道动力、肌力及出现尿潴留等情况.结果:手术后立即补钾者较2d后补钾者机体恢复快,相关并发症少.结论:术后及时调整钾离子的水平对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百秋;许加信;张荣荣;牛广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根管预备扩锉器械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根管预备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根管预备中主要的操作技术是扩锉根管.根管扩锉器械应用于根管的扩大成形中,在根管预备中使用频率极高,其设计特点和理化性能直接影响根管预备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医患对根管治疗疗效的要求提高,多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根管预备方法和器械的研究,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出使根管治疗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保存患牙和牙体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根管预备扩锉器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健平;冯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期分离焦虑的自我调理

    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1].

    作者:褚福柳;魏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双奇口服液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双奇口服液总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99~9.95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28%;3批样品所测得的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87、2.95、2.92 mg·mL-1.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双奇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剂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佟丽华;梁启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理特征,多发生于绝经前年轻妇女,预后较其它类型乳腺癌预后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刘洪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A-TCP/ CS/骨碎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骨密度测定

    目的:HA-TCP/CS/骨碎补复合支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能性.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在下颌骨设计两处方形缺损,A组植入相应大小的骨碎补粉型复合材料,B组植入骨碎补溶剂型复合材料,分别于第2、4、8周末处死动物并取标本,行骨密度测定.结果:A组骨缺损区修复后骨组织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新生骨质量较高,骨愈合情况优于其他组.结论: HA-TCP/ CS/骨碎补复合材料应用于骨缺损修复可促进骨生成,且骨碎补粉型效果较好.

    作者:毛艳;杜晓岩;李慕勤;桑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密切配合是临床实验质量的基本保证

    密切配合意为配合得适当,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管理办法>的引导下,各临床实验室应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密切配合,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强;刘玉杰;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COPD患者的不同表达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 T2R) 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CysL T2R在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对比CysL T12R和CysL T22R两者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COPD患者60例及健康人30例血清中检测CysLT12R和CysL T22R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能检测到CysLT12R和CysLT22R基因mRNA表达,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两种受体有显著性表达(P<0.05).结论:在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ysLT12R和CysLT22R的表达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CysLT12R和CysLT22R表达存在差异,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之间无显著差别.

    作者:杨丽;鲍文华;杜井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C6胶质瘤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将接种成瘤后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给予生理盐水,Ⅱ组给予榄香烯,Ⅲ组给予VEGF多克隆抗体,Ⅳ组给予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其中肿瘤细胞可见较多的核破裂,对照组肿瘤标本血管数量较实验组多,血管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和血管的减少量Ⅳ组多于Ⅲ组和Ⅱ组.结论: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能更好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具协同的作用.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均可促进细胞凋亡,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廉晓宇;李显伟;李英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N端脑钠肽前体与心血管疾病

    当1988年日本学者Sudon从猪脑中提取出脑钠肽(BNP)[1]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这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在心血管临床上的研究.左心室功能不全时,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为BNP和没有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前,更多研究集中于成熟BNP的生物学功能上,忽略了对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的研究.下面就NT-proBNP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艳霞;李娟;李树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声门下吸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在ICU收入的较多病人因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等因素常需要进行气管切开行人工气道来辅助呼吸.人工气道的建立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失去了正常呼吸道粘膜的滤过作用,使气体经开放的气道直接进入到肺内、加之灰尘及胃内容物反流等诸多因素,常常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据报道,气管切开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约为29.1%.

    作者:马英君;周秀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妥布霉素肾毒性保护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减轻妥布霉素的肾毒性,应用川芎嗪进行预防其肾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中毒模型组、Ⅲ组川芎嗪预防组.给大鼠腹腔注射妥布霉素制成中毒模型,注射川芎嗪预防肾毒性,用药前、后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等指标,实验结束后进行肾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模型组尿NAG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比正常组增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正常组,血中的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均比正常组增高,形态学检查可见模型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川芎嗪预防组各项功能指标有所改善,形态学检查变性情况减轻.结论:川芎嗪对妥布霉素的肾毒性有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刘晓梅;王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