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鹏超;杨军
当1988年日本学者Sudon从猪脑中提取出脑钠肽(BNP)[1]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这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在心血管临床上的研究.左心室功能不全时,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为BNP和没有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前,更多研究集中于成熟BNP的生物学功能上,忽略了对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的研究.下面就NT-proBNP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艳霞;李娟;李树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科教学评价工作是对院校教学工作状态和水平进行的综合性质量评估活动.本文介绍了以本科教学评价为契机,让学员明确本科评价的意义、狠抓学风建设、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做好和教研室的教学联系,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抓好教学管理,来促进学员综合素质提高的方法.
作者:罗玉容;杨菁;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无论大小轻重对病人都是一个打击,若忽略了对门诊手术病人的护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医院正常秩序都有一定影响,病人希望手术后尽快离院,减少经济费用,随之出现了门诊手术病人的当日护理,虽然门诊手术病人不同于其他住院手术病人,手术简单,病程短,与护士初次接触等因素,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这给医护技术和医疗体制提出了许多问题.笔者对门诊手术当日护理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体重63kg.乙肝肝硬化病史10年,主因腹胀、上腹部不适半年,加重10d,于2008-04-07入院.查体:T37℃,BP140/80mmHg,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肝掌(+),蜘蛛痣(-),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饱满,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显露,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肝区无叩痛.
作者:方阳阳;徐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于2007-10~2008-10应用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138例,并以维胺酯治疗作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超;马永娟;裴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众所周知,根管预备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根管预备中主要的操作技术是扩锉根管.根管扩锉器械应用于根管的扩大成形中,在根管预备中使用频率极高,其设计特点和理化性能直接影响根管预备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医患对根管治疗疗效的要求提高,多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根管预备方法和器械的研究,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出使根管治疗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保存患牙和牙体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根管预备扩锉器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健平;冯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积累双侧顶孔的位置形态,孔径,颅内外相通,孔道方向的资料.方法:测定顶孔的位置是采用测顶孔至颅外矢状缝的垂直距离与顶孔至人字点的距离,其他内容用软体探针测之.结果:①顶孔的出现率为84%,右侧略多于左侧.②侧别孔数,以单孔型多.③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形态以深波型,愈合型,锯齿型和微波型居多,占据了总数的95%,顶孔到矢状缝的平均垂直距离为6.87±1.90mm,顶孔至人字点的平均距离为34.32±4.75.④孔径以小于2mm的小孔为常见.⑤有64.91%与颅内相通.⑥孔道方向以斜前型,斜前内型,斜前外型和垂直型居多占总数的86.49%.结论:顶孔位置都是位于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所见顶孔以单孔型为多,顶孔段矢状缝以直型少其他各型相差不多,孔径多为小于3mm者,孔道以斜前型入颅腔者居多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孔道与颅内相通.
作者:徐振宇;陈克功;韩淑云;陈立强;王凤臣;孙权;李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术前后病人血钾浓度的变化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7-01~2008-03共86例手术病人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胃肠道动力、肌力及出现尿潴留等情况.结果:手术后立即补钾者较2d后补钾者机体恢复快,相关并发症少.结论:术后及时调整钾离子的水平对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百秋;许加信;张荣荣;牛广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应激性溃疡是颅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激性溃疡与机体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严重感染、休克等侵袭后的应激性溃疡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表现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缺血坏死和溃疡出血,是重症颅脑术后多器官衰竭过程中重要环节.早期预防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重症颅脑术后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文就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内源性硫化氢(H2S)在大鼠肺纤维化中的表达.方法:①实验分组:将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肺纤维化组).②模型制备: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A5)建立肺纤维化模型.③评价:通过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病理学观察,评价模型成功与否.④观察指标:于试验的第7、14、28天时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采用去蛋白分析方法测量血浆中H2S含量,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llory三色染色.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浆中H2S含量第7天时较对照组降低50%,第14天时降低32%,第28天时降低21%(P<0.01).②造模后首先出现肺泡炎,随着时间的延长,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肺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结论:①经过观察,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A5)的方法成功的制备了大鼠肺纤维化模型.②正常大鼠体内存在一定量的硫化氢.③硫化氢参与了大鼠肺纤维化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鲍文华;赵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60岁以下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肿瘤.在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肿瘤和急性胃黏膜病变.
作者:郑慧;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 T2R) 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CysL T2R在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对比CysL T12R和CysL T22R两者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COPD患者60例及健康人30例血清中检测CysLT12R和CysL T22R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能检测到CysLT12R和CysLT22R基因mRNA表达,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两种受体有显著性表达(P<0.05).结论:在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ysLT12R和CysLT22R的表达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CysLT12R和CysLT22R表达存在差异,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之间无显著差别.
作者:杨丽;鲍文华;杜井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对重症肝炎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观察护理、治疗,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至关重要.
作者:赵吉荣;薛久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2006-01~2008-1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5% (28/32);革兰阴性G-杆菌占12.5%(4/32);结论: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和宣传,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吴祥红;孟庆云;聂磊;康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我院收治翼状胬肉103例(136只眼), 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用曲安奈德5mg于术中,术后2周、术后一个月局部球结膜下注射.结果:术后随访1年,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药物,可以作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常规用药.
作者:杨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并研究了杨梅酮在MWNTs/GC上的电化学性质.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杨梅酮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杨梅酮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结论:多壁碳纳米管对杨梅酮有良好的催化活性,MWNTs/GC对于测定杨梅酮呈现良好的响应特性和较高的测定灵敏度, 该传感器应用于杨梅酮的分析.
作者:高洪福;付光磊;吴蓟;田丽华;胡玲;李锦莲;武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奇口服液总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99~9.95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28%;3批样品所测得的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87、2.95、2.92 mg·mL-1.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双奇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剂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佟丽华;梁启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俯卧位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海绵枕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头下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使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无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介绍甲床损伤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对于102例120指甲床损伤的患者进行显微修复,分别使用单纯缝合、断层甲床游离移植及全甲床游离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120指疗效评定,优67指,良32指,可17指,差4指,总优良率82.5%.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进行甲床的修复与重建,可以减少后期畸形,有利于美观和功能.
作者:任远飞;梁海东;王春生;董玉金;曾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远志原药材木部及皮部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75 nm处测定远志总皂苷含量.结果:以此方法对远志木部及皮部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远志皮部总皂苷含量为3.33 %、木部总皂苷含量为0.69 %.结论:远志中皮部总皂苷含量远远大于木部,远志总皂苷主要存在于根皮中.因此,在提取远志中的总皂苷时,应选用根皮为原料药材.
作者:姜博;季伟鑫;盛宝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