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固化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张淑媛

关键词:光固化瓷化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状缺损
摘要: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中老年多发.由于楔状缺损好发生于牙齿的唇,颊侧颈部,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差,故临床效果不满意.作者使用光固化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球面对称设计在大肠杆菌JM109电穿孔转化优化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的电穿孔转化条件.方法:应用球面对称设计组合电穿孔转化条件,拟合出各条件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用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可以得到高于化学方法的转化率.转化时间一定,外加电场强度,细菌生长状态、细菌密度是影响转化率的关键因素,而DNA的投入量对转化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利用球面对称设计,可以获得细胞外源DNA分子电穿孔法导入的优化条件.

    作者:张斌;任秀宝;郝希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壳胺-白及胶缓释微囊的研制

    目的:以甲壳胺-白及胶混合作为囊材料,以甲硝唑为芯料制备微囊,研究其释药性.方法:改变微囊材料甲壳胺和白及胶的配比,测定药物在水中的溶出度.结果:甲壳胺中混有白及胶后改善了甲壳胺囊材的水溶性,且随着白及胶比例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加快.结论:甲壳胺-白及胶混合作为囊材料制备微囊是可行的,调整甲壳胺和白及胶的配比,可改变微囊的缓释性能.

    作者:苗靖;薛春兰;马世坤;李纪红;刘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9 955例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和临床追踪观察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对感染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临床追踪观察.方法:随机选择9 955例育龄妇女,其中妊娠妇女7 141例、非妊娠妇女1 838例、异常孕产史的育龄妇女97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尿中CMV-DNA.部分阳性者取绒毛组织或羊水细胞进行产前诊断,并通过新生儿脐带血检测CMV-DNA验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正常育龄妇女CMV-DNA阳性率为4.45‰(40/8 979),妊娠妇女阳性率为4.48‰(32/7 141),非妊娠妇女为4.35‰(8/1 838).有异常孕产史的妇女与正常妊娠妇女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5.37‰(15/976)和4.48‰(32/7 14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常无自觉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原因之一.PCR适用于育龄妇女检测潜伏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对感染者进行产前诊断.

    作者:张颖;李岩;张秀玲;施克珠;刘纯洁;徐前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23例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和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乳腺导管内癌病人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原发癌表现和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3例病人经治疗后,7例非乳腺癌原因死亡,2例因乳腺癌死亡,其余病人均健在;不同术式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加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管内癌的治疗应根据发现方式、病变大小、组织学特点等因素综合设计个体化治疗;除非临床高度怀疑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应以较保守术式为宜;核分级为Ⅲ级者预后不佳,应采取根治性手术和积极的综合治疗.

    作者:于泳;方志沂;刘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80名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92名,调查病史、个人史和并发症情况,并观测心电图、体质指数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并发冠心病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尿蛋白肌酐比率、血尿酸(P<0.01)及血清甘油三酯(P<0.05)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在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中,血肌酐、腰臀比和体重指数先后进入方程(P<0.05).经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血尿酸水平高者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提高(OR=1.008,95%可信区间为1.0041.013),且在加入吸烟或高血压因素后差异更加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雒瑢;樊继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腺癌全胰切除术后的血糖管理

    目的:探讨胰腺癌全胰切除术后血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胰切除术后的血糖管理以及术后常见代谢紊乱.结果:全胰切除术后每日糖摄入量在150g左右,糖摄入量与胰岛素比例维持1:3~4可以维持血糖代谢的稳定.结论:全胰切除术后恰当的血糖管理及控制糖代谢紊乱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作者:马维东;柳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野生型P53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P53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的作用.方法:以PCR、免疫组化、SSCP方法筛选P53突变型细胞系,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并以空质粒pCMV-neo做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以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所转染的野生型P53质粒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经筛选发现Calu-6细胞系为P53第六外显子突变株,204处密码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经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转染后,发现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质粒的Calu-6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生长无差异,同时发现pC53-SN3转染后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0.6%.结论: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可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钠/碘转运体的生物学特性、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必需组成成分,由甲状腺捕获和蓄积.碘被转运到甲状腺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第一和主要的限速步骤.

    作者:叶振坤;阎玉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会经济地位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02例CHD病人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受教育时间、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职业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劳动是其保护性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后发现个人收入、职业与CHD的发病有关.结论:高收入、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发生CHD,OR分别为3.256(95%CI 1.749~6.060)、1.211(95%CI 1.037~1.414).

    作者:李长平;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关于MRI反转恢复技术中零信号点的研究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反转恢复技术中零信号点.方法:从理论上对核磁共振成像反转恢复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获得零信号点的数学表达式.结果:零信号点的恢复时间T10=T1Ln2/(1+e-TR/T1).结论:如果所选取的恢复时间T1正好是根据某种组织的弛豫时间T1、所选取的脉冲序列重复时间TR计算出的T10,则该组织不提供信号,达到抑制信号的目的.相反也可根据需要,选择远离T10以提高信号强度.

    作者:吉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急性联合变性18例分析

    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及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周围神经病变等.随着检查手段的增多,特别是磁共振(MRI)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对SCD的早期诊断有了较大提高.现将收治18例SCD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军;周广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天津汉族群体TH01、TPOX基因座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TH01、TPOX基因座在天津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和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天津地区无血缘关系个体,TKM法提取DNA,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分离及银染技术,对天津汉族人群164例无关个体TH01、TPOX基因座分型.结果:TH01检出5个等位基因,14种基因型;TPOX共检出5个等位基因,14种基因型.两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TH01、TPOX基因座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658 5、0.628 1,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0.817 4、0.813 7.结论:TH01、TPOX基因座在天津汉族人群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洪燕敏;张竞超;纪红;董伟林;井连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肌红蛋白和碳酸酐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35例AMI、15例骨骼肌疾病和75例健康人的Mb和CA.结果:Mb与Mb/CA在AMI诊断中的灵敏性分别为97%和91%,特异性分别为70%和94%.结论:Mb/CA在AMI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高,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张艳君;李明润;高向耘;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1,25-(OH)2D3与钙磷镁代谢

    目的:探讨1,25-(OH)2D3水平改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48例该病患者血1,25-(OH)2D3和血、24h尿钙、磷、镁(SCa、SP、SMg,UCa、UP、UMg)含量及肾小管钙、磷、镁重吸收率(TRCa、TRP、TRMg).结果:1,25-(OH)2D3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Ca、SMg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P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降低;患者组UCa相对增加者占37.5%,UMg相对或绝对增加者占75.0%;TRCa相对或绝对减少者占66.7%,TRP减少者占35.4%.结论:1,25-(OH)2D3降低是该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方剑;王春丽;王昶;杨劲松;黄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122名正常对照者和92名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12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64(52.5%)例、56(45.9%)例、2(1.6%)例,糖尿病组9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52(56.5%)例、32(34.8%)例、8(8.7%)例,糖尿病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X2=5.86,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X2=0.12,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GG基因型者具有2型糖尿病高易感性.

    作者:靳立忠;刘德敏;于德民;李戈;汪玮琳;范新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及其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硫代磷酸修饰型反义核酸封阻C-myc基因,抑制癌细胞代谢、生长的作用.方法:培养端粒酶高活性的人肺癌细胞系LTEP-a-2,合成针对C-myc基因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封条和随机序列寡核苷酸片断,导入LTEP-a-2细胞系,作用72h,分析反义封条对细胞端粒酶,琥珀酸氧化脱氢酶(SDH),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C-myc反义封条PS-ODN12 5μmol/L抑制LTEP-a-2细胞34.87%的端粒酶活性;10μmol/L抑制62.71%端粒酶活性;20 μmol/L抑制89.18%端粒酶活性.反义封条PS-ODN12还有抑制LTEP-a-2增殖(39.22%~85.29%)和SDH活性(42%~80%)作用.其对DNA合成亦有抑制作用(71.49%~87.35%).随机序列硫代修饰寡核苷酸PS-ODN920μmol/L仅抑制LTEP-a-2细胞2.37%端粒酶活性,抑制4.5%的细胞增殖和4%SDH活性.结论:C-myc反义封条对肺癌细胞LTEP-a-2的增殖、端粒酶活性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梅玫;许静;石建党;余虹;张维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主因剖宫产术后30 h,突发晕厥伴呼吸困难10 h于2002年10月8日18时入院.

    作者:周伟;吴琦;陈宝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悉尼大学心理咨询部简介

    作者:钱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治疗的原则和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已确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下简称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1]是一种新出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是由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它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2].

    作者:翁福海;康毅;徐隆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7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及BMD,观察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BMD的影响,同时与6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老年糖尿病组男性及女性BMD与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男性t=0.266,女性t=1.377,P>0.05).2.病程超过5年组BMD比病程少于5年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别(t=2.092,P<0.05).经单相关分析,BMD与病程显著负相关(r=-0.297 3,P<0.05).3.不同的空腹血糖浓度对BMD无影响.4.血钙、血磷对BMD无影响.结论:糖尿病的病程对BMD的影响主要在前5年,而空腹血糖、血钙、血磷水平对BMD的影响不大.

    作者:王艳萍;杨学韫;黎云燕;张士明;李慎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