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贝雷;赵忠莉
衰老是人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己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现代衰老分子生物学进展中的交联学说、差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基因调节学说、剩余信息学说、转座因子假说和端粒学说.
作者:张丹丹;白云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2-甲基-2-丁醇的合成进行常量与微量、半微量合成的对比研究.用常量合成2-甲基-2-丁醇试剂量的20%和10%进行微量、半微量合成,与常量合成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半微量法所得产率比常量稍高,试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因此,可由微量、半微量法合成2-甲基-2-丁醇替代常量合成.
作者:张洪权;郑平;金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诊治短暂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发作时间≤48h的2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一次进行头颈CT平扫,脑部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值时间,并与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侧相比,表现为其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但两者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脑灌注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信息,配合头颈部CTA检查了解其责任血管情况,具有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嵌体用于一类阻生齿保留治疗3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适应证的一类阻生齿用嵌体补楔式充填,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诊观察.结果:经过3年临床观察,阻生齿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嵌体用于一类阻生齿保留治疗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席俊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蝉脱95%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并探索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的可行性.方法:参照文献中浓氨水引咳法进行该药的镇咳实验,然后根据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用自制简易浓氨水引咳法制造小鼠咳嗽模型,进行实验.以小鼠在给药1h后的咳嗽潜伏期和3m in内的咳嗽次数为观察指标,评价蝉脱95%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和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的可行性.结果:受试药物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小鼠3min内咳嗽次数,两种方法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致.结论:蝉脱提取物具有很好的镇咳作用,且自制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李进京;沈德凤;缪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比值)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以及这一比值在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方法:选择19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5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这一比值的变化.结果:胆固醇(TC)水平及TC/HDL-C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例组间TC、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TC/HDL-C比值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无关.
作者:郝杰;李琳;吕礁;施云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原因,解决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治疗的关键,基于此,自2007-05~2008-05我们采用自制胸痛消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兴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防风抽薹与未抽薹植株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是持续上升.未抽薹植株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赵闽家;刘娟;张跃华;李江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患者在门诊就医发生投诉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门诊病人的投诉情况,分析投诉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结果:门诊投诉的原因主要涉及服务态度、医疗护理质量、就医流程、医疗体制、医院规章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结论:为有效降低门诊患者的投诉率,医院应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门诊指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供人性化服务,重视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马英君;周秀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生活质量起重要影响的视觉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视力、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调查表等五个方面阐述角膜移植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角膜移植手术的意义.
作者:廖福红;刘远光;王冬兰;吕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回顾性分析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结果,观察因素包括病灶大小、部位及穿刺部位肺组织结构(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结果:穿刺活检60例,成功57例,成功率95%,出现气胸10 例,咯血5例.结论: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洪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易患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机制,已为广大学者所证实,但它是否是牙周炎的易感因素,是否会促进牙周炎的发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库莉博;朱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会出现晕厥反应,为了保证献血员的身心健康,及时的救治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130例献血晕厥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平均死亡率达30%~50%,约60%的病人死于无法控制的出血[1].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治疗方法亦有多种.本文于2004-10~2008-06采用奥美拉唑注射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和法莫替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58例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娄晓光;金一淑;孟庆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致精子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损伤与不孕关系.方法:分别对不孕女性(实验组)和正常妊娠女性(对照组)生殖道分泌物温育后精子进行低渗肿胀试验及直线和曲线运动速度的测定.结果:不孕女性各测试指标与正常妊娠组测试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致精子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损伤与女性不孕相关.
作者:韩筱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测定微量砷的方法,分别考察了硼氢化钾浓度、体系酸度和原子化器外加电压对吸收强度的影响,在佳条件下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1~30 μg·L-1,检出限为0.3μg·L-1,对10μg·L-1砷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方法用于海藻样品中微量砷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李卫华;刘玉海;查燕技;李宜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血液、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离子通道等不同水平的冻融损伤和低温保护物理化学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Spectrumlab22PC分光光度计分别观察-22℃~37℃复温情况下冻融蟾蜍血液氧自由基与茯苓合剂保护作用.结果:茯苓合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LPO),保护GSH-PX酶活力功能,减少MDA生成.结论:茯苓合剂对冻融血液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凯霞;秦飞;秦世武;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 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纳络酮(FDPM)组,两组各分为( 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出血周边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4h开始升高(P<0.05),24h到7d显著升高(P<0.01),大约72h 左右NO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凋亡细胞达峰值,与NO峰值对应.纳络酮干预后NO含量及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增高,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NO可以促进其凋亡;纳络酮干预后NO含量降低,纳络酮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黎明;韩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pH 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同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素甲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5.0×10-6~1.0×10-7mol/L,检出限3×10-7 mol/L.
作者:陈效忠;李守君;江欣;赵志宇;单静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壮骨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6月龄,随机分为4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壮骨冲剂组,分组饲养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骨密度、血清中骨钙素(BGP)、降钙素(CT)及雌二醇(E2)指标.结果:壮骨冲剂组去势大鼠骨骨密度(BMD)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壮骨冲剂组和模型组相比,血清E2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及C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壮骨冲剂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可提高骨密度值,改善其生化指标.推测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王爱莉;沈忠达;安胜龙;袁琳;黄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